小而美,城市酒店上新

2020-10-23 10:14夏莲汪诗原月亮先生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客房

夏莲 汪诗原 月亮先生

既下山·重庆出世与入世之间

在重庆的赛博朋克和江湖气之间藏着既下山· 重庆——三栋中华民国时期风格的小楼踞于龙门浩老街的半山,对望钢筋丛林般的渝中半岛,有一股“隔岸观火”的意味。

1891年重庆开埠后,外国轮船第一站便停靠于龙门浩。20世纪初,南岸沿江一带更成为重要的外事区,云集了各国使馆和别墅。这是我住过的唯一一家无法开车直达的酒店。我随管家顺着龙门浩老街的石阶曲折上升,车水马龙退隐身后,小巷相鄰处坐落着既下山· 重庆的两个院落。三栋小楼都是在美国使馆别墅群旧址的基础上修复和重建的,其中两栋百年建筑同在一个黄桷树遮天蔽日的院子里,一栋的前身是美国大使馆武官别墅,另一栋的前身是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临江而立的龙门浩9号楼则是依照旧图纸、用旧砖瓦复原的。

在既下山· 重庆,质朴的浅灰色调的空间、棉麻沙发和OlfactionN为其定制的“白苔森林”香氛是重庆烟火气的过滤剂。脚踩木质楼梯的回响声、侘寂美学的花艺陈设、从高窗射入的含蓄的光线会将人领入一种“ 非日常”的心境——宁静、内敛,可观内心,也可在你愿意时与城市重连。比如我入住的906号客房拥有酒店唯一的江景露台,右侧是21世纪的东水门大桥,对望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湖广会馆,左侧是三十年前的通勤工具长江索道,不同时空叠加出另一个立体重庆。

因循着旧建筑,16间客房几乎各不相同,因此会有阁楼、露台等有趣的房型选择。操刀室内设计的谢柯也是既下山· 梅里的设计师,这次他回到故乡创作,通过手拉窗帘的设计、刻意加厚内墙以增加窗户的进深,为日常生活呈现出仪式感。只有当你置身于这处看似素朴的空间时,你才能体会小窗之外的绿意比高楼幕墙外的更加醒目和动人。即便窗那么小,你的视线、灵魂也被那些百年老树吸引了去。

最终你在这家酒店获得的是心境的转换,很容易地你会拿起一本书读起来,或者坐在院子里静心听风,或者凝视后院水池里的天光。出世与入世之间仿佛只有一道石门的距离。

巴谷宿集闻儿时稻香

位于重庆市垫江县群山中的巴谷宿集像是还原了一处无忧童年的场景。从重庆主城区出发两小时后,车盘旋进入天然林密布的山间,随后便出现了一处由波斯菊和石墙围拢的田园。两间民宿、一间餐厅、一间书咖、两个无边泳池散落在层层叠叠的梯田周围,一起迎向开阔的山谷和山脚远处的垫江县城。

这是另一种魔幻重庆。天气晴好时,抽穗的黄色稻浪与县城中的摩天楼形成奇妙的对照;云海翻涌时,城市隐身,视线内只剩下远山的轮廓和云海,像身处仙境。

巴谷宿集是大获成功的中卫·黄河宿集的一次模式复制。围绕谷地、梯田、农作与自然元素,未来这里还会展开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宿,构成“宿集”。目前开业的两间民宿分别是飞蔦集和元白。建筑都以夯土墙建造,就着山势,直面梯田和山谷。坡顶、落地窗、玻璃连廊将自然揽入,飞蔦集特有的Loft房型尤其适合家庭。元白的客房则以黑、白为主色调构筑空间,类似于画框的窗洞设计在人与风景之间增加了层次,过滤了情绪。悬在梯田边的无边泳池既成为天空的镜子,又让你能沉浸其中,俯瞰山谷和远方城市。

最惊艳的时刻莫过于清晨与傍晚。山谷面朝东方,躺在飞蔦集的床上启动电动窗帘,新的一天就伴着日出在面前铺展开来。运气好时,翻滚的云海将这里彻底变为一片“天上人间”,金色的朝阳反射在云海上、泳池上、玻璃窗上;而傍晚,微风吹拂,一盏盏竹编灯笼映着梯田,虫鸣和青蛙跃入水塘的声音衬着漫天星空,你便像回到儿时的田野和梦里。

一艘厦门的艺文方舟

厦门着实是设计师、艺术家和旅行者的乐土,更是引领了国内设计民宿和精品酒店潮的鼻祖级网红城市。近期,曾在鼓浪屿创立设计酒店北屿的酒店人潘飞联手设计师李泷,凭借酒店新作NOA,展现了他们对旅居的最新见解。

我在一个艳阳天步入NOA,其开场是一座栽满了沙漠植物的庭院,在喷雾系统的渲染下,既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也为酒店笼罩上了一层仙境感。融合了酒吧、庭院、咖啡馆、联合办公室场景的底部公共区域“甲板”是一个轻松、潮酷、温情的多元空间,空间里弥漫着咖啡豆的芳香、温润的光晕和引人回味的旋律,壁面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火人节”和自然场景的短片,加之顶部交错着象征帆船索具的金属条和船壳造型的吧台,将诺亚方舟的概念诠释得丝丝入扣。

NOA把前台和精品店融于底楼深处的小隔间里,隔间被见南花文创、BASAO茶叶、上官喆设计的潮鞋等厦门本地原创品牌塞得满满当当。丰富的房型和3.6米层高的客房(建筑物前身是仓库)延续了“甲板”多元、包容的设计精神——阁Attick房型下层的日间榻可以秒变大床,挪开坊Block房型的镜子即可和隔壁阁Attick房型连通成双卧套房,每间客房的Husky冰柜里都有免费畅享的饮品。我入住的室Studio房型有象征海浪的弧面天花板、琥珀色玻璃墙围拢的浴室和台阶式睡眠区,这些散落各处、诙谐细腻的笔触,将旅居的安逸、创意与周全悉数揽入。在开幕迎来厦门雕塑家王坤昭的快闪艺术展后,NOA还将陆续迎来与上官喆联名的套房、蒋晟创作的艺术装置,展现厦门这处海上仙境的設计和艺术之光。

上海黑石M+酒店Art Deco复古摇摆

在作为世界三大Art Deco建筑聚集城市之一的上海,很长的时间里Art Deco风格似乎断档了。黑石M+酒店最终确定Art Deco风格也是周遭因素烘托而成的结果——一旁就是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并且最近被重整、有限开放的黑石公寓和克莱门公寓。这两栋可以竞争“上海最美公寓”的建筑保留了ArtDeco式的马赛克墙面以及占据了相当的面积的装饰艺术地砖。设计师黄全将Art Deco反客为主、张扬到极致的做法恰好补充和丰富了这个区域。

恢复Art Deco风格其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建筑本身曾经是办公楼,按照Art Deco“不仅仅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在一个整体空间当中提供独立的细节和美”的准则,酒店花了大气力,从灯具到布艺,从座椅到茶几,甚至床旗和水杯都需要特别定制。客房规整得很,即使最大的套房也非常方正、通透。上下尽可能都采用直线形,在切割和拼贴的花纹中实现空间的演进和趣味。用色不走淡雅调,但无论深蓝、鎏金还是墨绿,都被简单的直线勾勒得极为规矩和节制。站在落地窗前,你可以一览梧桐树下的上海里弄风情。不妨留意一下酒店为客房所做的配书,这也是酒店与幸福里合作而特别选择的关于历史、设计和文化的书单。

值得一提的是,房间的床头音响全部配置了拥趸众多的Marshall。它曾经被称作最适合听交响乐和老爵士的品牌,音色有独特的暖调和细致的层次感,也暗合了酒店与街对面的上海交响乐团之间密切的关系。酒店名称中的“M”正是Music的首字母。在酒店2~4层的走廊中,挂满了曾经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各位国际大师的历史照片。前来交流的国际乐者也大多会下榻在这里。酒店用音乐让客人在此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

除此之外,开业不久的黑石M+也正在陆续整理和启动周边街区的体验路线,譬如可以带领客人进入至今依然处于半公开状态的黑石公寓内部,探寻百年最美公寓的美;与Tokyo Bike合作的社区骑行正在落实中;住店客人也可以在晚上进入位于黑石公寓一层的酒吧Blackstone Exchange,来一杯特别定制的M佳人。

搭一座桥

当设计师熊星接手Neobridge的设计工作时,这不过是挤在上海万航渡路建筑丛中日渐衰弱的经济型酒店。主理人格桑喜欢这里相对安静的氛围,北望苏州河、南临天主教圣弥额尔教堂的位置也相当迷人。格桑和熊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重整这栋建筑,使其在提供独特的居停体验的同时,又能继承静谧的特质。

“桥”成为酒店演绎的最重要的主题。整个一楼将近一半的地面消失不见,地下一层被解放为宏大的、浑然一体的开放空间。这里是酒店的社交与活动中心,清晨的早餐、正午的美味、下午的闲谈和阅读、晚上九点之后的微醺都着落在这里。小型展览和沙龙亦在这里的日程之内。而从酒店入口到隐藏于后部的前台,要依靠凌空而过的桥来实现。这是设计师对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酒店之间必需且重要的“连接”和“沟通”的明喻。桥不仅营造了酒店之中最突出的戏剧感,也从功能上区隔了住店与餐厅,保持了安静与隐私。水与光线则是构筑酒店整体观感的另外两个元素。虽然酒店内部没有活水的景观设计,但设计师利用混凝土墙面上的细腻纹理、客房大量的波纹形玻璃和由其折射的光影来营造水流持续流动、波光潋滟的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天气,你能感受从不同的角度透进来的光线,是一种隐秘的乐趣。

42间客房都有所不同且趣味横生。每类客房都可被视为一个理想家居的样板。Amiro智能化妆镜、Vitra的Uten Silo墙面收纳装置、Buydeem的热水壶,家具也来自Zanotta、&Tradition、Kartell等设计品牌。采光不甚理想的角房被视觉艺术家叶子奇打造成趣味横生的Kimmik系列艺术客房,带来出位的色彩和主题。另外,你也可以关注一下熊星自己打造的只有两间的“建筑师的城市”。他利用墙面厚度的变化,在意想不到的方向开辟了两扇窄窗,让人可以望见酒店入口和地下公共空间的角落。

猜你喜欢
客房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洞穴酒店
中国主题客房发展现状及未来出路研究
都是红包惹的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高星级酒店客房睡眠服务需求研究
浅谈《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英语教学
论旅游饭店客房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无烟客房真的无烟吗?
探析现代酒店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