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平 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

2020-10-23 09:13王志琴
中国新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连平鸿雁辅导

王志琴

2020年2月29日,安徽和县,一位身材瘦削、精神矍铄的老人来到当地一家银行柜台前。此时,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很简单——捐钱。他先捐了2万元,用于疫情防控。随后,他又转了10万元到“叶连平奖学金”里,这10万元是他前阵子获得的全国道德模范奖金。

这位捐款的老人名叫叶连平,是一名退休教师、老党员,也是中国好人、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

孩子们的好爷爷

“我不叫他老师,叫他爷爷。”已经毕业的江明月在谈起对叶连平的称呼时这样说。2005年,当时的江明月正在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读初一,因为语文老师临时有事,她遇到了已经退休却来代课的叶连平老师。在随后的一次家访中,叶连平发现江明月家庭经济很拮据,于是就主动把她接到自己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不仅免费补课,而且免费提供吃住。这一住,就是两年。回忆起在叶老师家的情景,江明月说:“叶老师辅导我的学习、照顾我的生活,还联系不同科目的老师来帮忙。”在叶连平的精心辅导下,江明月2009年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此后不久,叶连平又将江明月的妹妹江敏接到家中,为她免费“开小灶”补课并提供食宿。两年后,江敏考上了和县重点高中。如今在南京工作的江明月,有空就回来探望爷爷。她们姐妹俩每每谈起这些经历都很激动:“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像江明月姐妹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杨鸿雁也是其中一个,她是叶连平早期资助过的学生。初中三年,她都吃住在叶老师家。去县城上高中后,杨鸿雁双休日住在叶连平家,用她的话讲:“初中和高中的六年,生活中的事情大多是爷爷在关心着。”就在杨鸿雁去宿州师专报名的前一晚,叶连平在家哭了一晚。“虽然我们可以电话联系,但爷爷舍不得我走。”杨鸿雁说。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开学那天,也是叶连平送她到学校报到的。送完杨鸿雁,因为没有赶上返程的车,又舍不得住旅馆,叶连平在大桥洞下凑合了一夜。直到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杨鸿雁仍然泣不成声,“如果没有叶爷爷,我可能跟我大部分同学一样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还有可能就误入歧途了。”

说起叶连平和学生们的故事,要从1978年开始。那一年,卜陈初中因一名初三语文老师考上大学,一个毕业班连续一个月没老师来教课,有人推荐了当时已50多岁的叶连平。就这样,叶连平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因为初中不能组织晚自习,他就把40个孩子按照自然村分成5个组,晚上打着煤油灯,辅导孩子学习。一番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叶连平所带的班级中考考上11个,比乙班多9个。

1991年,叶连平退休了,而此时他已经超龄工作两年了。退休那一天,叶连平捧着教材、参考书,和两个省下的黑板擦,交到教导处。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縣卜陈初中教导处原主任戴继明对于叶连平退休那一天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当时叶老师把他的教学工具交给我的时候,就趴在办公桌上痛哭流涕。”在叶连平心中,他对于三尺讲台和自己的学生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

退休后,叶连平几乎一天没歇,附近学校但凡有老师生病了、离职了,他不问待遇、不讲条件,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们面前,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

就这样,叶连平往来于各个学校代课,一晃就是10年。

2000年那一年,叶连平有了一个新的想法。看到孩子们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叶连平腾出来家里的一间房子,在家开设英语课堂(后更名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他把孩子们分为启蒙、初级、中级、高级班,周六周日4个半天分别给4个班的孩子补习英语,寒假大约3天上一次课,免费给周边孩子补习英语。

起初,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只是摆了两三张桌子的补习班,在街坊邻里看来,这个补习班肯定办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由于功底深厚、发音纯正,叶老师的英语课深受孩子们欢迎。后来,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放学后来这里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每次上课,孩子们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这些孩子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家离得很远。每逢放学、周末,叶连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就会挤满前来上课、看书、写作业的孩子们,左一声“叶爷爷”右一声“叶爷爷”地围着叶连平叫个不停。

尽管来补习班的孩子换了一拨又一拨人,但叶连平的补习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收费。除了上课不收费,孩子们所用的教材、辅导资料,也都是叶连平用自己的退休金买的。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也为了让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2010年,当地政府出资,把叶连平家对面的两间仓库改造成教室和图书室,正式成立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从教40余年,许多经叶连平辅导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看到自己的学生们学业有成,叶连平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孩子们则真心把他当作自己的长辈,亲热地喊他叶爷爷。

生活中的“抠”老头

2019年,是叶连平“收入”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他因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获得国家奖励的10万元奖金。不过这笔奖金他却一分都没花,在生活中还是那个出了名的“抠”老头——住着30年前的旧平房,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20年舍不得扔,一个搪瓷杯水杯里面全黑了还在用,甚至为了省一块、几毛钱不惜骑车7公里到镇上去买菜。

最开始,对于他的这些行为,老伴并不理解,抱怨说家里的煤炉漏气封不紧,买个新的20块钱不到都不给买。叶连平则表示,该花的钱绝不小气,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能花。“物质生活我是低水平,我不跟人家比那个,我追求的是精神生活!”

对自己异常吝啬的叶连平,给学生花起钱来却一点都不含糊,充满着无限的慷慨和爱。这些年,无论是退休金还是奖金,叶连平都有着自己的规划——退休工资,拿来给孩子们买学习资料和家用;慰问金和奖金,转到基金会里,留给孩子。

自从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没有收过学生一分钱,为了村里的留守儿童,叶连平先后花光了自己的30万元积蓄。2012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退休金,连同乌江镇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基金成立8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又陆续投入七八万元。至今共发放奖学金138400元,奖励资助留守儿童177名。“如果这个地方值,那我就花,不值,我就不花,所以我过得很充裕。”叶连平说。

有人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很多人对叶连平的做法不理解,觉得他很傻,净是瞎折腾自己,一些开设收费辅导班的人则认为叶连平的免费辅导班抢了自己的生意。面对他人的质疑,他的回答是:“有人问我,你工资不高,哪来这么大的劲?其实,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它用在孩子的身上,值!”的确,在这位老人心中,只有孩子和教书育人,学生是老師的一切。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成立之后,叶连平不光教书,还要育人。

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叶连平经常带孩子们外出参观。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都留下他们的足迹。考虑到安全问题,每一次带孩子出去,叶连平都会做足准备,包括路线,防暑防晕的药,食物等等。每出去一趟,常常要花掉叶连平一个月的退休金。

“孩子们需要我”

2020年疫情发生后,叶连平给每一个孩子打电话,告诉他们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我叫他们在家里,多看书,写写作业。如果出来玩,一定要戴口罩。谁知道这些个(孩子)有没有调皮捣蛋,天天在家看电视。”叶连平调侃道。

对孩子们的真情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关心。有些孩子也会主动给叶连平打来电话:“叶爷爷,你要乖乖地戴好口罩,老人家最容易生病了!”叶连平则笑着表示:“哎哟我可不敢生病,这时候可不能给国家和组织添乱,再说疫情过去,这么多孩子可都等着我上课呢。”

这段时间算是叶连平给自己放的最长的一个“假”。

之前,叶连平一直操心着孩子们的课程,就连生病住院也把时间缩到最短。

2018年暑假,90岁的叶连平骑车外出给孩子们买菜,意外撞伤了腰椎,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伤筋动骨100天,医生嘱咐叶连平要长期卧床休息,但他放不下家里的孩子们,坚持出院。“孩子们需要我,我必须回家。”手术没过多久,他就出院了。医生拗不过他,让他在一张自愿提前出院的证明上签了字,才肯放人。出院时,叶连平的头上还缠着纱布,伤口缝合线还没拆,根本不能走路。“站着不行我就拄拐棍,拄拐棍还不行我就坐着讲,你说这对学生不是一种教育吗?”

2020年这个“假期”,虽然学生们不能来叶连平这里学习,但是大部分时间,叶连平仍然是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度过的:提前备课、给每个孩子做好课业分析、用旧的打印纸装订纠错本……在他看来,即便学生们暂时不能来上课,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次延迟开学,课业应该会非常紧,必须提前备好功课。”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这16个字是叶连平对自己的要求。自知年事已高,叶连平每天跟时间争分夺秒,希望在有生之年,更多地帮助这些留守的孩子。

在教育路上,高龄的叶连平一直与时间赛跑着。平日里,叶连平把一周的辅导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周末两天上课,周一、周二改作业,周三印讲义、上书法课,周四、周五备课、家访,一天忙到晚,像个陀螺团团转。

在教室的墙上,叶连平细心地将每个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成绩都记录在纸上,不及格的都用红笔记录。为争取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们补课,叶连平总是坐在教室门口随便吃几口午饭,然后接着辅导学生做作业。

有人劝他不能再这么劳累,身体吃不消。他说:“我再不干恐怕没时间了。”他感叹自己“在和时间赛跑”。也有人问他:为什么退休不好好享清福?他笑言:“我已享清福,而且非常幸福。这样的工作比休息强多了!”

已到鲐背之年的叶连平,兢兢业业地守着三尺讲台和自己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尽着自己的努力。他说:“我希望我最后的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

“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萤火虫”

一年又一年,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总是相似的场景——三尺讲台,几十个学生,还有这位对教育事业心怀无限热爱的老者,义务辅导学生20年,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当地人提到叶连平,无不敬佩,赞他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对此,叶连平笑着说:“我没有烛光那么明亮,我充其量就是一只萤火虫,只要能够照亮孩子们念好书,我就是快乐的。”

在叶老师的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中来。

曾经的留守儿童杨鸿雁,大学毕业后在马鞍山市开了一家室内设计工作室。她时常回辅导站帮叶连平辅导学生,并兼做打理叶连平奖学金基金会工作。她表示:“叶爷爷点燃了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是光照下一代的楷模。叶爷爷今年已经92岁,万一他哪一天不在了,我会把这个辅导站接过来,让叶爷爷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在听说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后,来自巢湖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利用假期前来支教。他们的到来,不仅英语,孩子们的数学、物理等课程都可以得到辅导。

2020年1月20日下午,来自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萤火”支教团结束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支教活动。在10天的支教过程中,支教团成员每天按时给留守儿童们上课。通过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类,音乐、舞蹈、手工创意等艺术类,足球、篮球、舞蹈、安全、卫生等体育卫生类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同时,来自支教团的大学生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感悟。“虽然10天的支教时间很短,但收获却很大,脑海里都是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来自“萤火”支教团的大学生陶伶智表示,支教生活让他们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关爱,也学会了成长,特别是叶连平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他们前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他们,一定要学习和传承好叶老的精神,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不仅如此,叶连平老师更是成为身边众多教师学习的鲜活榜样。2019年秋季学期伊始,马鞍山市教育局便印发了“我帮叶老上一课”的活动通知,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积极响应。例如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就面向全体党员教师开展了“我帮叶老上一课”活动,并设立了“叶连平课堂”,开展午间义务辅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叶连平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教育事业后继有人,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如今,这个愿望正在慢慢变为现实。叶连平,这束如萤火虫一般的亮光,照亮了乌江边上小村庄,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看到了乡村的希望。

猜你喜欢
连平鸿雁辅导
连平:房地产政策宽松仍需发力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连平:房地产政策有必要进一步释放维稳信号
鸿雁飞
雄鸡和鸿雁
雄鸡和鸿雁
叶连平和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