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对中老年“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及骨密度状况的影响

2020-10-24 03:41史文硕邵梦霓
关键词:三高体医骨骼肌

张 阳, 王 强, 史文硕, 邵梦霓

(1.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石家庄瀚林学校 体育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引 言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它具有潜伏期长、常见性、多发性、反复性、一果多因、并发症多等特点,对人们的健康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简称“三高”,是最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三种慢性病。调查发现,中国目前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人(患病率高达25.2%),高血脂患者1亿多人(患病率超过10%),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患病率高达9.7%)[2];调查还得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此外,还发现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数的86.6%,且导致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3]。由此可见,慢性病对人们危害之大。与此同时,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老龄化程度严重超标。而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并且表现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4]和肥胖症[5]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绝经致使雌性激素分泌显著降低,这使得她们的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显著下降,再加上女性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少,整体增加了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症的患病率。随后,国家先后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等政策,均提到治疗慢性病的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导致慢性病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体力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2],这些均属于体医融合的范畴。最后,再考虑到中老年阶段是慢性病(如“三高”)多发的集中时期,且中老年体力活动不足亦显著增加慢性病的发生率。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患有“三高”慢性病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体医融合干预,并测试其体医融合干预前后的体成分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研究体医融合干预对中老年女性“三高”慢性病患者体质及骨质状况的影响,为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患者肥胖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改善方面的作用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合肥市庐阳区体医融合慢性病干预人群中选取60名患有“三高”慢性病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如下:年龄57.45±8.23(岁)、身高158.92±8.67(cm)和体重61.82±9.45(kg)。研究对象的具体选取标准如下:(1)年龄均在50-70岁之间。(2)所有人均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三高”慢性病。(3)近两年内均无规律性锻炼史,即每周运动锻炼次数为1次或不锻炼。(4)所有人均无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病症,身体活动能力正常。(5)所有人均了解本研究目的(改善慢性病),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体医融合干预方案设计 体医融合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体检、体适能评估与运动处方等,具体是干预前进行医学体检和健康体适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由医疗及运动专家开设处方进行健康干预。处方主要由适当用药、健康饮食和科学锻炼三部分。适当用药和健康饮食由社区医生开设处方,用药方面主要针对慢性病症状比较严重的,用药量整体趋势由正常向逐渐降低变化,健康饮食注重饮食的多样性及规律性,且整体趋向少油、少盐、少糖饮食,同时避免一些慢性病禁忌食物的食用。

科学锻炼主要由社会体育指导员开设运动处方,体育锻炼具体分为有组织的集中练习和无组织的自主练习两种。集中练习是所有慢性病患者同时进行,运动频率为每周2次。运动时间为每次60-9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整体以中低强度为主(考虑到运动安全性及患者体质状况,强度略偏低),运动强度的评价主要由心率来确定,心率最高维持在120-140之间(心率由奥美之路提供的心率手环实时监测);运动形式主要以健身操和健身气功为主(广场舞为辅)。每次集中练习的运动前、中、后由社区医生给慢性病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如发现异常者会立刻停止运动,由社区医生进行观察。干预期间,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负责健身方法和技能的传授,社区医生场外监督,确保干预安全进行。

自主练习是慢性病患者个人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其设计个性化处方自主进行。考虑到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运动频率为每周2-3次,运动时间为每次6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仍以中等强度为主,运动频率、时间及强度整体表现出逐渐增大趋势,运动形式以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为主。考虑到自主练习的安全性,自主练习的地点规定选在社区门诊附近,同时要求慢性病患者每次运动前、中、后都要通过心率手环及简易血压仪进行测量,如出现数据异常或感觉不适立刻到社区门诊就医。

慢性病患者运动干预期间,干预团队会通过心率手环进行线上监控(血压由患者自行反馈),并且在整个干预周期的前、中、后对患者进行体检及体适能评估,干预团队会根据每个人指标的变化和感受不定期对处方进行微调。整个体医融合干预周期为5个月,社区医生及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会在线下对慢性病患者给予一定的专业医学咨询及健身指导。

1.2.2 体成分测试 采用韩国Biospace公司研发的人体体成分测试仪Inbody 370对受试者进行体成分测试,该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InBody专利技术直接节段测试法分别测量人体的躯干、上肢、下肢的生物电阻抗值。测试指标主要有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骼肌含量、体脂肪含量和体脂率。

1.2.3 骨密度测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对所有受试者腰椎和左、右股骨处的骨密度进行测试,评价指标为腰椎、左右股骨的骨密度(BMD,g/cm2)及对应T值(表示测试者骨强度高于或低于年轻成年人参考均值的偏离程度)。骨密度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T值>=-1.0为骨量正常,-1.0>T值>-2.5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

1.2.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全部采用Excel和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采用均值±标准差来呈现。分析前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以服从正态分布为前提。对干预前后的体成分及骨密度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同时,采用简单pearson相关对同时期体成分与骨密度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标准选α=0.05。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状况

表1反映了体医融合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干预后“三高”慢性病患者各体成分指标均较干预前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具体结果是体医融合干预显著降低了“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体重、BMI、体脂肪及体脂率,同时提高了她们的骨骼肌含量。

表1 体医融合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的基本状况

2.2 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骨密度状况

表2反映了体医融合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骨密度状况的变化情况,据表可知,5个月的体医融合干预也显著改变了“三高”慢性病患者的左右股骨BMD及相应T值(P<0.05),具体是增强了“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左右股骨的骨质强度。

表2 体医融合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骨密度的基本状况

2.3 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表3反映了体医融合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的变化情况,由表可知,干预前后体重均与腰椎的骨密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干预前“三高”慢性病患者骨骼肌指标与腰椎及左股骨的骨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而干预后骨骼肌指标则与所有部位的骨密度指标均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

表3 体医融合干预前后“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和骨密度指标的相关结果

3 讨论

3.1 体医融合干预对“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状况的分析

体成分反映了人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和体脂肪等成分的多少及脂肪、肌肉的分布情况,各种成分的比例是决定及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6]。其中,各成分比例的异常在中老年人中最易形成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而肥胖则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7]。因此,对中老年人体成分的干预也是预防慢性病发生和慢性病患者治疗的重要途径。当前,对慢性病患者改善体质状况的干预手段主要集中于运动干预[8]、饮食干预[9]、药物干预[10]、健康教育干预[11]以及综合干预[12]等方面,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发现,体医融合干预能显著改善“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体质状况,具体是降低患者的体重、体脂肪含量及体脂率等,增加患者的骨骼肌含量。其原因是体医融合干预是一种集运动、饮食及医疗(包括药物治疗)等三位一体的综合干预。赵薇等[12]通过对“三高”慢性病患者进行12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结果发现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慢性病患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且能显著增强身体素质,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赵薇等对慢性病采取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心态平衡等,而本研究所采取的体医融合干预与其基本相似,但是增加了运动前的体检及体适能评估以及对药物使用等医疗方面的指导。整体来说,体医融合干预相较于健康生活方式更科学、全面。当前,对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干预的研究基本都集中于理论层面,相对缺乏体医融合干预的实验效果研究,同时,国家政策提倡对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干预。因此,未来应扩大对慢性病的体医融合干预的实验研究,为推动慢性病体医融合干预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3.2 体医融合干预对“三高”慢性病患者骨密度状况的分析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风险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对慢性病患者尤甚[13]。其中,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及评价干预效果的重要手段[14]。本研究通过骨密度测试及各部位骨密度的T值,发现“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的骨量整体处于正常阶段(T值>=-1.0),其原因可能与她们的体重整体处于超重状态(干预前BMI均值为24.83)或接近超重状态(干预后BMI均值为23.72)及年龄相对较小(所有人的年龄均在65岁以下,且不满60岁的人约占总数的2/3)有关。有研究认为,体重超重或肥胖能增加血液循环中的雌性激素,而雌性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持骨内微环境的稳定性,进而维持成骨和破骨能力的动态平衡,最终有助于骨的合成[15]。同时,高BMI人群的血清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瘦素[16],瘦素不仅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而且还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通过多种途径促进骨化,最终达到骨量增加的目的[17]。本研究也发现体重对骨密度改善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体医融合干预显著提高了“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左右股骨的骨质强度,但对腰椎骨质强度的改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可能与考虑到她们都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及她们的安全性,对她们的运动干预强度相对较低有关。研究发现,在改善中老年女性的骨密度、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最佳效果量的运动处方为健步走,运动强度为60%~80%HRmax,运动次数为3次,运动时间为60min左右[18]。因此,未来对慢性病患者的体医融合干预可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加运动干预强度,尤其在干预中后期。

3.3 体医融合干预对“三高”慢性病患者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体重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多数研究均认为人们的骨密度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19-20],其原因是体重作为一种长期机械负荷源,能时刻增加对骨骼肌肌肉的刺激,有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适当增加体重能提高人体的骨密度。本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的体重与腰椎骨密度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而体医融合干预则未对体重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产生影响。Lee HR等[21]对105名绝经后妇女进行1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适当增加,且体重与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大。但是,也有研究认为体重的增加不一定能显著改善人体的骨密度,尤其是脂肪的积累对骨密度是有害的,肥胖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而降低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形成,进而影响人体的正常骨代谢[22]。同时,骨骼肌也对骨密度产生一定的效果,骨骼肌含量的降低易造成肌肉对骨骼的保护及支撑作用减弱,进而易导致腰椎或髋关节等部位骨折风险的增高。洪维等[23]发现,肌少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3倍,同时认为对肌少症的防治有可能为骨质疏松风险的降低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研究发现,“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的骨骼肌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体医融合干预显著增强了骨骼肌与骨密度的相关效果(由干预前后相关性指标的差异数量及相关系数的大小可知)。同时,通过干预前后体重与骨密度正相关性的降低且仅有一个指标存在相关性和骨骼肌与骨密度正相关性的升高且存在相关性指标的增多,这说明骨骼肌是影响中老年女性“三高”慢性病患者骨密度的核心因素。结合体医融合干预对“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在降脂及增肌方面的效果,这更加说明骨骼肌增多对骨密度改善的作用。国外研究证明[24],骨骼肌每增加1个标准差,可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30%。此外,则未发现“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然而,研究发现肥胖中老年人中也存在大量骨质疏松患者[25-26],这说明对中老年人来说,片面的通过增加体重来预防骨质疏松是不严谨的,其原因可能与人的体脂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的关系[27-28],且体重增加带来脂肪的大量堆积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影响远大于体重对骨密度的效果。

体医融合干预对慢性病患者在体质及骨质方面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运动康复及健康促进方面。具体为“三高”慢性病等患者可通过体医融合干预来改善自身的体质及骨质状况,且体医融合能增强“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骨骼肌含量与骨密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考虑到骨质疏松症多出现于中老年女性群体中,“三高”慢性病中老年女性患者可通过体医融合干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医疗监督)来维持正常体重,并适当增加骨骼肌的含量来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

4 结论

(1)5个月的体医融合干预能显著改善患有“三高”慢性病的中老年女性的体成分状况,对骨密度状况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患有“三高”慢性病的中老年女性体重、骨骼肌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且体医融合干预能显著增强骨骼肌与骨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效果。

(3)骨骼肌是影响中老年女性“三高”慢性病患者骨密度的核心因素。

猜你喜欢
三高体医骨骼肌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
剔除巨噬细胞可通过抑制肌再生因子和Akt/mTOR信号通路损害骨骼肌再生
“三高”人群可多吃空心菜
“三高”让哪里最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