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剩宴”,從餐飲浪費到環境整頓

2020-10-26 02:09凱里
澳门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食肆社區環境

凱里

隨著社會發展腳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隨之提升,餐飲浪費行為亦逐年增加。10月16日迎來了每年的“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呼籲各地政府通過提供有關減少食物浪費的充分信息和指導,以及對避免糧食浪費的行為給予獎勵等措施,實現對消費者行為的有效干預和影響。與此同時,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於近日下令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各地紛紛響應再啟2013年的 “光盤行動”,呼籲拒絕“剩宴”。

餐飲浪費議題在本澳討論多年,但是廚餘問題卻是有增無減。根據澳門環境保護局資料顯示,2019年澳門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每日約2.24公斤,其中約4成來自廚餘。浪費食物也是對資源的浪費,如土地、水、能源、土壤、種子和生產中使用的其他投物,白白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單如此,因廚餘造成的鼠患亦困擾社區居民多年。正值《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公佈之際,草案提出以“門戶”、“樞紐”、“軸帶”和“核心”,其中,多核心是“多元產業”、“旅遊娛樂”、“綠色休閒”、“綠色迴圈”、“宜居社區”、“產業升級”。本澳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澳門半島的居住人口密度高,住宅間距小,餐飲店舖多而髒亂,公共環境衛生問題層出不窮。如果單靠本澳現時的環保政策,要杜絕廚餘導致的鼠患等問題,確保達到“宜居社區”的目標仍有較遠的距離。

由於澳門一些餐廳多開設在住宅區地面層,餐飲從業員若不當保存或處理食物,容易給老鼠有機可乘。早些年的天鴿颱風襲澳,舊城區低窪地區大量積水,躲藏在食肆和民居、地穴、角落,以及渠道的老鼠到處亂竄逃命,令人毛骨悚然。曾有專家統計,回歸前,澳門的老鼠高達100萬至200萬只。這些令人作噁的老鼠,不僅引致傳染病,也會亂咬東西,甚至咬壞電線引致漏電,發生火警。2016年,澳門祐漢第一街毗鄰的牡丹樓,康泰樓及興隆樓住戶變電房電線被老鼠咬斷,導致680戶居民大受影響,無奈停電2小時。另外,老鼠咬傷人的新聞,也時有出現。曾經有一名獨居男子在家暴斃,被老鼠咬得遍體鱗傷,甚為恐怖。

據滅鼠專家指出,澳門老鼠多的原因,其一是人們生活水平高,垃圾高級,老鼠容易尋到食物;其二是老鼠繁殖迅速。本地的老鼠主要有三類:褐家鼠、黃胸鼠和小家鼠。褐家鼠常在地面活動,多見於街頭垃圾堆及食肆;黃胸鼠是胸呈黃毛,尾特長,善攀沿,多棲息古老大屋屋頂及高樓大廈;小家鼠身體特別細小,多在寫字樓及家居活動。老鼠令人生厭,居民一般都會防鼠、滅鼠,往昔多是養貓、採用捕鼠器,各有作用,但效果都不大。要根治社區鼠患問題,小到減少食物浪費,妥善處理廚餘,大到整頓環境等方面。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要求食肆配備有蓋垃圾桶。本澳雖然配備多處封閉性垃圾站,但是未必足夠應付諸多餐廳釋放出來的廚餘。如果政府在發放餐飲牌照時,強制要求餐飲企業配備有蓋垃圾桶,或劃一提供有蓋垃圾桶,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食物堆積問題。

第二,宣導食肆提升食材及廚餘處理程序。澳門環境保護局相繼推出“食肆廚餘回收先導計劃”、“澳門環保酒店獎”等措施,在環保方面作出不少努力。建議進一步進行環保宣導工作,鼓勵食肆參照外地酒店經驗,對食物的處理,預備食物以及處理廚餘的程序和標準進行提升,例如食肆對食材預先進行妥善處理,有效避免剩餘食材淪為老鼠的食物。

第三,做好城市規劃,減少居民區餐飲場所。澳門半島的規劃之所以比離島差,一方面除了住宅密度高以外,另一方面是民生區之餐廳過度集中。如果能夠減少住宅區之餐飲場所數量的話,或能夠減少給予老鼠生存的空間,避免因食物過度集中而成為老鼠集中營。

第四,避免建築垃圾堆積,降低老鼠築巢的機會。本澳各區街道不時有大型建築廢棄物堆積,如果不能及時搬走廢棄物,將給老鼠製造生活環境。建議制訂相關政策,遏止居民亂丟建築廢棄物,可考慮配合天眼實時監察,對不當丟棄固體廢棄物者進行處罰。

老鼠對居民生活環境的危害有目共睹,而鼠患防治是一項長期且持續性的工作,防治工作首重在妥善處理食材、廚餘以及環境整頓,若食物沒有收拾好,將為老鼠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雖然處理廚餘措施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對社區居民生活質量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並在城市空間規劃中扮演重要角色。

猜你喜欢
食肆社區環境
彩色笔动起来
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听不到声音?
良好的环境’”等十五则
社区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