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设计

2020-10-26 06:44沈鸣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职课堂小组合作

沈鸣

摘要:合作,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中职课堂教学中,但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不能科学定位学生的合作者身份,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效果不太理想。要想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课堂研讨中,达到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授课中要抛开形式束缚,让合作需要产生真合作。

关键词:小组合作;礼仪教学;中职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46-03

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源于美国的“目标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49)由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提炼而来。多伊奇认为,小组成员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有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在合作中掌握知识,提升自我。美国L.A.巴洛赫在其著作《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中对合作学习从理论上进行了 分析和阐述。该书阐述了合作学习理论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境况,他所倡导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有助于学生健康地发展和快乐地成长。但真正贯彻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仍是“看客”

学生的个性是多样的,有的学生积极善言,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老师一个问题抛出来,能积极响应,他们往往成为课堂的主人。有的学生胆小、羞怯,或懒惰、懈怠,他们在课堂中常常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而这部分学生又往往在学生群体中占绝大多数。教师原本想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改变这种状况,但实际情况可能让那部分“接受者”更加产生一种消极的思想,冲淡他们独立思考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不需要积极动脑思考任何问题,因为在小组里学习能力强的好学生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若教师疏忽这部分往后退縮的学生,任由其发展,这部分学生会逐渐产生惰性心理,游离在老师的教学之外,更加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

在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是在合作探讨问题还是在说闲话,他们之间有明确的学习分工吗?他们能看到彼此之间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协调分工,共同实现目标吗?其实我们看到的学生往往还处于盲目阶段,依然会让那些占学习主动地位的学生替代了处于学习弱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会发现学生制作的课件冠以某某小组或某个成员参与,其实往往这个课件就是个人作品的展示。教师可能还在沾沾自喜,以为学生掌握了合作的学习能力。

二、小组合作中学生的真正身份应是“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会遇见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总认为自己不行,在小组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连他(她)自己也认为小组中说得最多的人的贡献最大,说得最少的人的贡献最小。这样,机会往往会被那些自信的,在小组学习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学生把握,他们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越来越强。反过来,不爱说话、不愿意参与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处于被动状态,如此,课堂中的互动不是矫正而是学习上的更加不均衡。带来的后果就是当小组无法获得大量的观点和技能,可能是由于一些成员默不作声或居于支配地位,也可能是由于成员彼此之间争夺支配权而不是通过合作以达到平等,小组的整体工作质量将遭受损失。

我们希望学生能做到“我的小组我做主”。教师要告诉学生:没有一个人拥有所需的全部能力。小组任务的完成需要成员具备不同的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有所贡献,但自己并不具备所有必需的能力,自己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对小组的工作做出贡献,而不是作为一个观望者和旁观者出现。

我们在教学课堂上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教师提出的一个话题或问题,在个人查找资料、小组集中交流后,学生所说的观点依然是自己个人预先准备好的。在学生的心目中,合作学习也许就是将四张桌子拼在一起,即合“坐”,这是现在课堂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座位形式。作为打破原有中规中矩的座位模式,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带来的好处,而需要探讨通过座位的改变就真正实现了教学策略的转变吗?学生的合“坐”真正起到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了吗?在小组活动中,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变需要深入研究,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成为主人。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需要组员积极的互助支持、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同时每个人要积极承担教师给予的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在合作中,所有学生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彼此互助信任,在出现矛盾冲突时在组内有效解决。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应该是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再加工,对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积极寻找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实现个人能力再突破。

笔者在教授“仪态礼仪”这个章节的时候,将课堂搬到了健身房,抛开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每位同学面对镜子进行训练,并两两组队纠正,小组集体训练。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提高个人学习效率。邀请学校礼仪队的同学做示范,同时请他们担任本节课的指导小老师,通过同龄人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堂课的教学就是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有的同学背靠背纠正站姿,有的互为小老师,每个同学都调动起来,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改变坐的形式是表象,合作不等于合“坐”。只有真正理解合作教学的本质,才能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同样,在讲授“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礼貌礼节”这个章节时,笔者没有逐一介绍各个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的礼貌礼节,而是让学生先4人一个小组(全班一般能分成7—8个小组)重点自学一个少数民族的礼仪方面的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由小组成员上台介绍。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将这项工作分成若干个任务,可由小组中1人或多人完成,如查找资料、制作PPT、上台讲解等,这样小组成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任务。第一节和第二节课是展示各小组学习成果。到第三节课时,教师将现有的小组打散,全班分成4个大组,原先4人一小组的成员现在不得在一个组。由于每个人不可能了解所有少数民族的礼仪,就必须通过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在需要中产生“真合作”。通过两次的小组组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总结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事情,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课堂灵活应对等要求很高,教师要找到合作点,将一项大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让小组成员各显其能,使自己成为小组的需要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旁观者”。为完成一项共同的目标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合作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身临其境,身在其中,身体力行,因而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角色,统一步调,协调一致,相互帮助,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美]L.A.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曾守锤,吴华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 凌建青.小组建设: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的基石[J].上海教育科研, 2015(4).

[3] 洪云,李德显.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5(3).

[4] 邹欣.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心理学分析及其教学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 2015(1).

[5] 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责任编辑:许洁

猜你喜欢
中职课堂小组合作
中职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研究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中职课堂效率
计算机网络运维中中职课堂教学研究
C2C网店运营课程在中职课堂的实践教学与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谈情感教育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