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

2020-10-27 10:16郭祥圣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秦伯郑国

郭祥圣

高中语文的教学视角,决定着文本解读的广度与深度。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纠结于字词的教学,只能培养雕词琢句的学生,而如果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角,则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讓学生拥有一个穿越文本、洞察世情的胸怀。《烛之武退秦师》是语文教材的经典,长期以来,对该文的分析多停留在烛之武的说话艺术上,强调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让有亡国之危的郑国化险为夷,以此成就了一场外交史上的奇迹。在肯定这一教学取向价值的同时,笔者以为还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要能够从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角度,去看待课文中的事与人,又或者是看待当下的事与人,将国与人对照起来,将古与今对照起来,才是解读文本的完整视角。

一、国际关系的古今映照

毫无疑问,《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国际关系是存在的,这包括晋国与秦国之间的关系,秦国与郑国之间的关系。两对不同的关系——一对关系是联盟关系,一对关系是敌对关系,有着一个共同的线索,这个线索是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究的。笔者在教学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晋国与秦国为什么能够联盟而去围攻郑国?另一个问题是:秦国为什么能够在烛之武的游说之下放弃围攻郑国?

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比如结合“利”字,就可以在四个层面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国际关系。具体来说,结合“利”可以具体准确地把握烛之武说辞说理透辟、逻辑严谨的特点,在认识到“利”字有提纲挈领之效时,透过“利”字,还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思想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上的教育功能,进而通过对“利”的把握,有助于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历史观。所谓利也就是利益。对上面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在课文中寻找到了答案:晋国以“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的理由出兵,而秦国则是想顺便占点便宜——得焦、瑕两座城池。当然这里是有区别的。因为晋国所说的这个理由只是出师之名,其真实的理由是烛之武所说的“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而秦国之所以接受烛之武的游说,是因为相信了其所分析的“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而综合这两个答案,则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接受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的心中更注重人情观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与协调工作:国际关系之间国家利益至上,看起来不符合人情,但实际上却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稳固寻找到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只有寻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纽带,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这正是国际关系的现实映照。

二、人际关系的不变主题

既然学生认识到了人情观念的价值,那在本节课的解读中人际关系就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常规视角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所解读到的往往是一位临危受命、有勇有谋,从容陈辞、机智善辩,挽狂澜于既倒、化干戈为玉帛的外交家。这其实只是对个体的认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认识一个人,更应当从人际关系中去寻找到准确的判断。具体可以来梳理这样两对关系。

一是烛之武与郑伯之间的关系。从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默契,郑国平安的时候,正是烛之武壮年的时候,“犹不如人”道出的是烛之武不被重用的尴尬境地。可以肯定的是,这并非因为烛之武无治国才能,事实上,当郑国有难的时候,佚之狐的第一反应就是“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说明烛之武在朝臣中仍然是有威望的,有能力的。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烛之武基于种种原因说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时,郑伯也只是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而且为了说服烛之武,还加了一句略具威胁性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由于无法掌握全部的资料,今人无法窥得烛之武与郑国之间的全部关系,但是观看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此的情形并不罕见。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人情关系的冷暖,更要学习的是烛之武这种在国家危亡之际,不记个人利害得失而勇赴国难的精神。

二是烛之武与秦伯之间的关系。从课文描述来看,两个人也就一面之缘,而且课文中只有烛之武的一段语言,并没有秦伯的话,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仍然值得分析。烛之武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利害得失,固然是外交技巧的一种体现,但也确实是站在秦国的角度所作出的思考,而且是比秦伯所想到的获得两个城池更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洞悉了晋国的野心,指出了秦国有可能面对的后患,从历史长远的角度给予了秦国新的安全观。正是这样的分析,切中秦伯的下怀,于是“秦伯说”,而且“与郑人盟”。虽然课文中没有描述两者交往的细节,但是可以想象烛之武说话时的不卑不亢、逻辑严谨,可以想象秦伯听话时的深思熟虑,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有一种一见如故的关系。

分析这两对关系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原本应当和谐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不那么和谐,而原本敌对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奏出了一丝和谐之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

任何时候,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都是社会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观念,实际上都有着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两国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能够找到利益共同点时,就能够奏出和谐的乐章。

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自然是有价值的。高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或简单、或复杂的人际关系,高中学生又是最关心国际关系的一个群体,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限制,他们在对这两对关系的认识上,总会出现摇摆。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有帮学生巩固“三观”的责任,而从经典文本中寻找这样的教育契机,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再去回答第二点最后提出的问题,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从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解析此文,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多的是为了从文本、人物角色心理和时代背景发掘出一些不太容易引起重视,又非常有助于师生理解的内容,这种内容的发掘,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有着拓展文本研读深度与广度的作用。这也就是本文一开始所强调的宏观视角。

如同上面分析的那样,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之间实际上有着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的理解与把握。烛之武年轻的时候徘徊于朝堂之外,而不刻意追求进入朝堂,国家危急之刻又奉召退敌,亦在所不辞,其实就是在不同时期对自己与国家命运之间的一种准确把握;面对敌首秦伯,烛之武也没有空洞地说一些大道理,而是晓以利害,立足长远,把秦伯说得心服口服,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利益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分析利害得失,并不是为了形成只顾利益的廉价三观,而是为了理性地寻找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处的立足点。站稳了这个立足点,才有可能去追求比利益更高级的东西。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这样的认识教育或许是亟须的。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秦伯郑国
做别人家的父母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