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 了解历史语境 读懂文本真义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传》的《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通过《左传》相关章节和《史记·晋世家》相关段落,试图从“秦晋之好”“秦晋恩怨”和“晋郑之怨”三个方面梳理出《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历史事实,以助读者了解其历史语境,透彻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一、秦晋之好今天,“秦晋之好”指的是两家联姻。该成语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史实:秦、晋是相邻的大国,秦是嬴姓,晋是姬姓,由于晋的其他邻国都是姬姓,以及自古以来就有“同姓不婚”习俗和门当户对的观念,秦、晋王室往往会进行联姻。具体到《烛之武退秦师》这篇

    中学语文 2023年28期2023-11-30

  • 烛之武“退”秦师的逻辑再思考
    要 《烛之武退秦师》让不少人疑惑:为什么两国交战这样一件大事,最后仅凭烛之武的一番口舌就被解决?这太不合常理。要化解这一疑惑,就必须梳理清楚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逻辑,只有弄清楚这一逻辑,才能对事件的走向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理解文本背后深刻的含义。对于秦国而言,在出兵之后要想退兵,合理的逻辑就是原先出兵的逻辑不存在了,或者说出兵的利益小于退兵的利益了。烛之武的聪明之处在于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准确地判断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并为秦伯做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从逻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8期2023-09-22

  • 巧用地理历史知识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插图在理解文意、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引教师在使用课文插图时要注意运用有效策略,既要把插图与课文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又要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巧妙融合语文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将课文涉及的各类知识贯穿到对文章的讲授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造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的“大语文”课堂。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插图;历史;地理《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8期2023-08-29

  •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
    价值。《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烛之武只身犯险,前往秦军大营说服秦国君主退兵,成功保全郑国的故事。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一、脉络清晰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群雄并起,彼此间征伐不断。公元前628年,晋国联合秦国共同攻打郑国。郑伯迫于无奈,只能向烛之武求助,希望他能够前往秦军大营面见秦王,说服他退兵。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事件涉及多方势力、多个人物,但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始终紧扣“烛之武退秦师”展开。他先说明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6期2023-08-29

  • 从《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记叙文写作技巧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虽然只有375 字,非常简短,但写得十分精彩,结构上、语言都很有特色,值得深入研读,作为写作记叙文的借鉴范本。一、叙事结构上的完整性、严谨性、波澜性课文紧扣标题从为何要“退秦师”,如何“退秦师”,“退秦师”之后怎样三个方面组织材料,构思成文。“为何”部分写“退秦师”的背景,概括交待“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简短的句式,突出晋秦联军来势之凶,郑国处境之险,引出下文郑国如何应对的叙写。“如何”部分写郑国如何应对晋秦入侵,

    中学语文 2023年20期2023-08-27

  • 从《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记叙文写作技巧
    要 《烛之武退秦师》在写作上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一是叙事结构上的完整性、严谨性和波澜性,二是叙事语言上的简洁性、口语化和情感性。深入探究、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 记叙文 写作借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虽然只有375字,非常简短,但写得十分精彩,结构上、语言都很有特色,值得深入研读,作为写作记叙文的借鉴范本。一、叙事结构上的完整性、严谨性、波澜性课文紧扣标题从为何要“退秦师”,如何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7期2023-08-26

  •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文章,不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部编版教材,它都作为“定篇”进入了必修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劝说语言、爱国情怀、辩才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因此一直以来也都是众多语文教师所关注到的教学方向,然其文本尚有更多与语文核心素养相关之处值得教师开发。本文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核心素养教学研究。关键词:《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烛之武退秦师》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8-25

  • 烛之武退秦师》中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
    。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要人物如晋侯、秦伯、烛之武与次要人物如郑伯、佚之狐、子犯,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 两类人物 形象分析《烛之武退秦师》刻画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主要人物如晋侯、秦伯、烛之武,一类是次要人物如郑伯、佚之狐、子犯。深入分析这两类人物的形象,有助于全面深刻把握本文的丰富意蕴。一、《烛之武退秦师》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在这个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晋侯、秦伯、烛之武三人是主要人物,应作重点探究分析。先说晋侯。应该说,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6期2023-07-24

  • 烛之武退秦师》补释三则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目,多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通过深入探讨课文中关于“鄙”“封”“阙”的注释,以期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鄙”本作“啚”,为城邑外所建的粮仓;“封”本义为堆土植树为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均用其引申义,但用法有别;“阙”读音有三,读quē多与“缺”有关。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鄙;封;阙《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目,记载了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合围郑,在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烛之武以高超的外交辞令不费一兵一卒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6期2023-07-06

  • 比较思维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用好“比较思维”。一、识文断字,在比较中归纳语言规律《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文言文教学中,“言”自然是重要的。因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会形成较多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具体语境中,勾连学生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让新旧材料建立联系,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规律。如通过“梳理”的方法将语言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6期2023-06-29

  • 精妙 精当 严密
    要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该文情节紧凑,具有高超的叙事艺术技巧。它高超的叙事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妙,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密。本文对《烛之武退秦师》精巧的叙事艺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 叙事艺术 语言精妙 选材精当 结构严密《烛之武退秦师》是经典名篇。它塑造了烛之武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风云激荡的历史。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原因固然与其内容相关联,但也与其高超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这高超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2期2023-06-11

  • 学习任务群视阈下《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策略研究
    文围绕《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案例,针对如何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探索对标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辨性文言文教学策略。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思辨性文言文教学 学习任务群 核心素养周佳俊,上海市控江中学教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指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1]因此,有必要跳脱出单一学习目标的教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5期2023-05-28

  • 盲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作业设计 ——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
    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介绍盲校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前、课堂、课后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以期为盲校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一、课前预习作业:渗透教学内容《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一单元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单元核心任务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能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领略传统智慧,在此基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23期2023-01-24

  • 烛之武退秦师》思辨性阅读中的文化建构 ——由两个追问引发的三重思辨
    张 华所谓“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又有“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历史上对于烛之武在这次严重到可能会灭国的军事冲突中所起到的作用评价是很高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那学生一定会有一个疑问: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就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这个理由显然是不充分的也是不理性、不辩证的。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不去退晋师”,而课文开篇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提到了两个“礼”与“利”两个方面的原因,但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造成其隐含性很强,理解起来很

    中学语文 2022年2期2023-01-11

  • 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
    ■赵玥在过去的普高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强调力求单篇精讲细读,彰显文本的内涵。而对于新课程标准来讲,它更加侧重于学习方案的制定,注重课文的对比以及统整,同时进一步衔接以及组织课文,以便能够更好迁移以及应用碎片化知识。在统编本新教材中,这两篇都属于必修的课文,都是游说国君推行个人的政治主张,从单篇文本来说已取得了不错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过缺少把两篇课文开展对比阅读的论述。一、游说难度、立场、将来利益、效果等方面的相似点1.游说难度都较高孟子所面对的齐宣王,在他登上

    中学语文 2022年11期2023-01-11

  • 这样的注解合理吗? ——对人教版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一处注解的商榷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当看到“无礼于晋”这一注解时,对其所作的注解产生了疑问。教材对这一句的注解是:指晋文公早年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对待他。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这种注解对高中生来说,无异于云里雾里,原因在于人教版的注解没有采取直译的方式,没有做到字字落实。同时,人教版对这句话的注解与文言翻译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培养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学生作为初学者,应当在积累120 个文言实词和18 个文言虚词的基础上,采用直译和意译的原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0期2022-12-26

  • 一言之辩胜于百万雄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性散文《烛之武退秦师》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也收录了该篇,这是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肯定。该教材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化、体会论理说事的技巧、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教学设计主要运用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标“立德树人”的目标,课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

    中学语文 2022年30期2022-11-09

  • 学科素养视域下的单篇文本教学探索
    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众所周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结构教材,其中隐含的教学价值指向是要整合单元学习目标、内容、任务等,进行大单元教学。在单元“学材”的组合中,统编教材的一个创新之处就是打破纯粹一文一课的编排模式,选择两篇或三篇文章组成一课,即一课多文,这就意味着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篇教学的固有格式。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共有3课,其中第1课就有三篇文章,这就要求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教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8期2022-10-13

  • 学科素养视域下的单篇文本教学探索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课为《烛之武退秦师》,第3 课为《鸿门宴》,作为1 篇1 课的文章,按照大单元教学的理念,要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整合式教学。然而,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大单元整合式教学的难度太大,对教与学双方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一般教师和学生还难以适应。这些现实的学情也决定了日常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难以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实施。而以单篇为核心、聚合多文本进行群文阅读,似乎是架设在单篇教学和大单元教学间的一座桥梁,在实现单篇教学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也是逐步进行整合式教学的一个有益尝试。

    中学语文 2022年22期2022-09-19

  • 判别真假原版“烛之武”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小微”任务群教学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烛之武退秦师》,需要让学生在变化的语境中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内涵,体会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古人的言语表达智慧,体会论事说理的态度、心理、方法与效果,提升言语交际能力;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进而联系现实社会状况及国际局势,古今融通,学有所用。为此,设计“判别真假原版‘烛之武’”的“小微”任务群。一、学习情境与任务“判别真假原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2年6期2022-07-22

  • 烛之武退秦师》之我见
    曲爱丽《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是统编版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中一篇比较简短的文言文,这个单元主要精选了先秦诸子和《史记》《左传》中的一些经典文章。而《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篇经典的叙事性散文,具备古代记叙散文的特色,比较简短易懂,从而备受学生青睐。今天观看这篇文章的一个课堂实录,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这堂课不仅兼顾了文言字词和烛之武的人物形象、游说艺术,同时关注了晋文公的语言和形象,关注了“礼”。晋文公所追求的“礼”和烛之武的爱国形象如何有机统一在一堂课中,是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30期2022-07-13

  •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王阳《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详细记录了烛之武说服秦庄公,成功救郑国于危难的故事。烛之武所处的时代,群雄并立,诸国之间征伐不断。大国恃强凌弱,小国朝不保夕。當时的郑国面对秦晋两国的联合攻击,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烛之武临危不惧,在秦君面前侃侃而谈,以三寸不烂之舌扭转乾坤,充分显示了其过人的胆识和智谋。初见秦君,他单刀直入,直接表明自己的来意;然后以退为进,剖析利弊,成功得到了秦君的认同;最后列举史实,对将来的局势进行合理的推测,令秦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4期2022-07-11

  • 由《烛之武退秦师》看“春秋无义战”
    大家由《烛之武退秦师》看“春秋无义战”。一、由“秦晋联盟”看“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周王室开始衰落,各诸侯纷纷扩张自己的势力,一些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发动战争。这些战争完全是诸侯间的争强斗胜,是以“利”为核心的不义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的重点篇目。该单元有这样的提示:“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烛之武退秦师》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8期2022-05-31

  • 烛之武退秦师》思辨性阅读中的文化建构
    张华摘要“烛之武他为什么能退秦师?”“烛之武他为什么去退秦师?”两个看似简单的追问引发的却是深层的思维风暴和文化追寻。当今高中语文新课堂建设应该引领学生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历史的、当代的双维视角中去“辩证地审视和评论”,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建构“深化认识”和“深刻体悟”,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外去充分挖掘“课程的隐性价值”,努力搭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关键词深度阅读教学双维视角思辨性阅读所谓“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又有“烛之武一言,贤于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1期2022-05-30

  • 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
    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教学方式在过去的普高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强调力求单篇精讲细读,彰显文本的内涵。而对于新课程标准来讲,它更加侧重于学习方案的制定,注重课文的对比以及统整,同时进一步衔接以及组织课文,以便能够更好迁移以及应用碎片化知识。在统编本新教材中,这两篇都属于必修的课文,都是游说国君推行个人的政治主张,从单篇文本来说已取得了不错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过缺少把两篇课文开展对比阅读的论述。一、游说难度、立场、将来利益、效果等方面的相似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4期2022-04-25

  •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特点
    李小霞《烛之武退秦师》中提到了三位国君,分别是秦国的秦穆公、晋国的晋文公、郑国的郑文公。当时,秦晋结为联盟,准备攻打郑国。眼看郑国灭亡已是板上钉钉,故事的结局却是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凭其过人的胆识和口才瓦解了秦晋之间的盟约,使郑国幸免于难。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花费在这三位君主身上的笔墨并不多,却很好地展现了他们的特点。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一、郑文公:善于纳谏,勇于自省当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的时候,郑国可谓是危在旦夕。对郑国来说,出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2期2022-04-09

  • 由《烛之武退秦师》看纵横捭阖之术
    向辉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主人公烛之武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巧妙地将“干戈”化为了“玉帛”,展现了其高超的外交才能,维护了郑国的利益,给郑国带来了平安。在诸侯争霸的时期,国力不够强的小国面对大国的侵扰,往往是既无处说理又无力反抗,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郑国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烛之武夜访秦伯,不仅智退强敌,而且为郑国拉来了强有力的援军。从中,我们不难看到“纵横捭阖之术”的影子。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谈谈。纵横捭阖之术是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对对手进行联合或分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1期2022-03-23

  • 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
    运用。《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作为统编版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的课文,均是在劝说他国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两篇文章的单篇教学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是却缺乏将两者进行比较阅读论述。因此本研究以比较阅读方法为核心,在引入不同文本的基础上,对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进行深度比较,不仅让学生留意到文本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还能让学生对其文本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中国有更深的认识与体悟。从教学角度,两篇文章可以先比较相同点,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然后再通过比较区别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期2022-03-18

  • 崔沁《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为1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背景分析1.1 文本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教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阅读史传文,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

    成才 2022年11期2022-03-18

  • 在质疑中培养学生史传文思辨性阅读能力 ——从《烛之武退秦师》的争论谈起
    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我这样设计课程导入:面临着秦、晋围郑的紧张形势,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烛之武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劝退秦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站起来提出疑问:“老师,秦军撤离仅仅是因为烛之武的一番说辞吗?这种说法是否过于夸张,您上节课介绍烛之武时说,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一辈子都没有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也就是养马的长官,相当于《西游记》里的‘弼马温’,而且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如果烛之武真的是能力超群,

    语文天地 2022年9期2022-03-17

  • 批判性思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而不是“退晋师”?由文章开头秦晋围郑的原因可以知道,秦晋之间不是没有缝隙的。晋国的野心秦国也能够揣测几分,而秦国实力大大强于晋国,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结合时代背景,厘清秦、晋与郑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了矛盾的根源所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词中说“郑既知亡矣”,这一句话的要害恰恰在于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关系转移,矛盾性质转化,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烛之武之所以能瓦解秦晋结盟,这正是审时度势后的高妙之

    语文天地 2022年9期2022-03-17

  •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
    ,就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这个文本字数不多,只有375个字,可是细节却传达出了很多信息,关注这些细节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一、了解历史背景,丰富课文细节想要从宏观上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委,就要从两个方面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其一,从地里位置上,秦国、晋国、郑国如何分布;其二,晋国为何与秦国合围郑国,烛之武是郑国何许人也。这些都是课文中没有表述的,教师对历史背景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课文细节,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完整的理解。在地里位

    语文天地 2022年2期2022-03-17

  • 深度阅读文本 探寻理想人格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对文本语言展开深度解析。一、读人物,理解记言叙事中彰显的人物之智《烛之武退秦师》的标题是后人(《古文观止》编者)所加,其字面意为烛之武击退了秦师,其实意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或“烛之武智退秦师”。烛之武与秦王的一番说理是整个事件的重要部分,“记言只有发展成为叙事中的人物语言,才能与叙事中的记事一起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记言向人物语言的发展变化是推动史传叙事走向成熟的最主要的方法,单纯的记言如果不能发展成为叙事中人物的语言(对话与对

    学语文 2022年1期2022-03-02

  • 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
    运用。《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作为统编版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的课文,均是在劝说他国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两篇文章的单篇教学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是却缺乏将两者进行比较阅读论述。因此本研究以比较阅读方法为核心,在引入不同文本的基础上,对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进行深度比较,不仅让学生留意到文本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还能让学生对其文本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中国有更深的认识与体悟。从教学角度,两篇文章可以先比较相同点,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然后再通过比较区别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期2022-02-23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礼”文化摭探
    文章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为例,挖掘其所蕴含的“礼”文化,明晰其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以期引导学生学习“礼”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文化自信。关键词: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礼”文化;德育;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G642;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5-0049-03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是几千年来的道德纲领,也是古今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儒家思想包罗万象,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涉及

    成才之路 2021年35期2021-11-24

  • 文言文翻译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案例
    容。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其中的“晋君”为人名可不做翻译,焦、瑕等则为地名,翻译时可将其直接代入到译文中,这便是翻译中的“留”。翻译中的“补”主要是对在省略句中将原文并未表达的内容进行补充,直到文章的阅读和表达较为顺畅。比如文章中“敢以烦执事”便省略了“之”字,在这段中“之”主要代表齐国灭亡一事,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将这一句话当做“敢以烦之执事”进行翻译。文言文翻译中的“删”主要则是通过适当的修改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将无意义的助词去掉。在文言文翻译中这一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2021-11-12

  • 以《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引领高中文言文学习
    不妨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一试例,此课为普通高中课程准標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的首篇。作为高中文言文的第一课,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不妨再细一些、实一些、广一些、深一些,这会让即将到来的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个良好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更深入地落地生根,更高标地生发生长。关键词 文言文学习;初高中衔接;教学预设;课堂生成文言文学习,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其都有明确的目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8期2021-09-24

  • 于细节处看《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艺术
    任萌萌《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著作《左传》,由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现已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这篇尚不足四百字的文章中,作者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展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争,让身处千年后的读者依然感受到当时局势的急迫感,以及在当时的情境之下烛之武所表现出的才智。这篇短文虽然简短,但行文的细节间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与高超的思辨精神,也展现出了作者高水平的叙事艺术与行文水平,在细节铺陈中实现对行文的把握,不禁令读者由衷地赞叹。一、叙事简约,塑造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9期2021-09-13

  • 学以致用,焕发文言课堂新活力
    促写;《烛之武退秦师》一、目前文言文教学困境近年来,传统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亟需突破的瓶颈,不少教师在文言文中只着重于对学生进行“言”或者“道”的教学,教学目标往往只指向提升学生的文学情趣,体验古代文化的韵味。教师很少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去创设多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至于课堂上出现“老师讲得兴致勃勃、学生却听得意兴阑珊”的尴尬现象,而文言文课堂也日渐步入曲高和寡、举步维艰的困境。然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只关注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传承与理解,还要结合语言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8期2021-09-10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分析
    论述在《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如何“四文”兼顾,进行人文性渗透的。关键词:“四文”教学法 人文性 《烛之武退秦师》人文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要求工具因素和人文因素要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人文关怀,领悟人文教化。在文言文中进行人文教化,首先必须明确“人文”所指,才能有效进行针对性教学渗透,挖掘文言教材的人文内涵,有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授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时鹏寿老师提出了文言文“四文”教学法,将宽泛的“人文性”具体化为文字、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7期2021-08-27

  • 高中语文教材“同文异样”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选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注意。《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目不仅出现在部编版、人教版教材中,同时也选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的教材中,足以显现其不朽的文化价值。因此,本文选择《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旨在从多角度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同文异样现象,并试图探寻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学略尽绵薄之力。一、于对比中寻找差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左传》,讲述了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劝说技巧游说秦穆公,打消秦穆公企图与晋国联合的念头,使得郑国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7期2021-08-06

  •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点滴体会
    ,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就如何更好的开展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学和不少的语文老师沟通交流发现,大家一致认为文言文好教。只要让学生把课文字面意思弄懂了,内容理解起来也就会畅通无阻,考试时也不像现代文那样,设置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部分语文老师长期凭着这种经验和感觉来决定文言文教学内容,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和一篇文言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出发,教学结束之后,我们也是更多从怎么教进行反思,而很少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本身加以

    锦绣·下旬刊 2021年8期2021-07-19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史传文教学探索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在人教版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收录,其作为经典的地位不容置疑。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经典如何常教常新?如何不追随他人,也不重复自己?这些都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不揣冒昧,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以求教于方家。一、在比较中确定教学内容面对一个教学文本,首先要梳理并确定其教学价值,提炼出合宜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第一步的功课做得好不好、适不适当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5期2021-05-25

  • 高中文言文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策略 《烛之武退秦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强调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批判性思维是高中语文课标着重强调的思维品质,这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在面对问题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4-12

  • 烛之武退秦师》中蕴藏着的家校沟通技巧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讲的是鲁僖公三十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7期2021-03-24

  •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特点
    刘增明《烛之武退秦师》的篇幅不长,但是作者却将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各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秦国和晋国欲合力攻打郑国之时,郑国的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使郑国免于亡国的故事。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郑伯、佚之狐、烛之武这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一、郑伯: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作者在文章开篇写道:“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1年12期2021-03-09

  • 行简辞丰 以言行事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特点
    完整。《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次较为完整的军事外交活动过程的记录,整个过程与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但是,从叙事的角度而言,文章以记录人物的语言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略。战争的成败不仅依靠战场上的搏杀,而且需要外交上的较量。该文的侧重点是军事外交活动,描述战争过程或场面自然不是重点,因此,其叙事呈现出独特的一面,那就是“行简言丰,以言行事”。一般来讲,叙事可以通过行动和话语来完成。《烛之武退秦师》的行动叙事极为简略精当,除了几处关键的交代,其余部分都依靠话语来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0期2020-12-30

  • 字斟句酌、逻辑严密的《烛之武退秦师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文言文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篇文章,短小精悍的篇幅、精准凝练的用字、逻辑严密的言辞、跌宕起伏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左传》的语言魅力。【关键词】语言;炼字;逻辑《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渑池之会,蔺相如一辩退虎狼之师;三国诸葛亮,以一当十,舌战群儒……那些因辩才青史留名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也记录了这样一个智慧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9期2020-11-23

  • 行简辞丰 以言行事
    而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以记录人物的语言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略,呈现出“行简言丰,以言行事”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烛之武出征的话语准备——赢得信任,出使有名;烛之武游说的话语策略——陈述利弊,請君入瓮;晋文公退兵的话语效果——权衡利弊,假借仁义。关键词:语用;叙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再作传。《春秋》微言大义,语言极其简略。《左传》则丰富了更多的内容,叙事也相对完整。《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次较为完整的军事外交活动过程的记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20年10期2020-11-11

  •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
    胸怀。《烛之武退秦师》是语文教材的经典,长期以来,对该文的分析多停留在烛之武的说话艺术上,强调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让有亡国之危的郑国化险为夷,以此成就了一场外交史上的奇迹。在肯定这一教学取向价值的同时,笔者以为还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要能够从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角度,去看待课文中的事与人,又或者是看待当下的事与人,将国与人对照起来,将古与今对照起来,才是解读文本的完整视角。一、国际关系的古今映照毫无疑问,《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国际关系是存在的,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6期2020-10-27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起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看一下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一、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知识。2.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赏析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3.体会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资料链接1.《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2020-10-26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文课。《烛之武退秦师》作为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起始课,也是教材多年来的经典篇目,如果将本文作为一篇文言范文来讲解,可以起到对文言学习的示范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案例描述】课前预习,布置要求: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移注字音、释义。不会读、不理解的字查字典,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一、串讲为主,贯穿思路以课题为切入点,烛之武未动用一兵一卒,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使秦国军队退军。围绕课题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如何?1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9期2020-09-27

  • 烛之武退秦师》美育初探
    来看,《烛之武退秦师》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下面就从美育角度加以探讨。一、发现美,欣赏美《烛之武退秦师》之美,美在爱国,美在责任感和使命感,凸显了烛之武的人格美和人性美。面对国家危难,烛之武毅然领命,只身赴秦营,不卑不亢,游说成功,最终不辱使命,化解了一场灭国之灾。这是烛之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表现出其崇高的爱国情怀。《烛之武退秦师》之美,美在智慧,美在逻辑。烛之武为什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瓦解秦晋联盟呢?烛之武一方面让秦国认识到这次秦晋联军灭郑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8期2020-08-20

  • 新评价体系下《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策略变化
    )引言《烛之武退秦师》是经典篇目。高中语文教材几经变化,仍保留该篇目,不单因为它是文化经典《左传》中的重要篇章,更是因为文中烛之武舌退秦师的辩才彰显了语言的魅力与效能。“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名师在线 2020年18期2020-07-02

  •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文本解读
    得上对《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具备了全面彻底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们在思维方面有所训练和启示;对他人称呼语的使用训练,可以让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语言的训练和积累。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文本解读 对谁说 说什么 怎么说所谓“教学文本”,指的就是学生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与一般文本解读不同,教学文本解读必须要以正确的一般文本解读为基础,但应对文本的内容信息有所取舍,应根据学情、因时因地因对象、更实际、更精细地考虑教学目标,确定更有效的教

    文学教育 2020年4期2020-05-20

  • 教材分析如何夯实教学设计的基础 ——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
    典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来阐述笔者的一些浅显认识。一、教材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基础性作用如图上面所说的一样,相信绝大多数高中语文同行跟笔者一样,都认同教学分析,在教学设计中有着基础性作用。更有同行明确提出,在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教材,还应当注意教师应“目中有人”,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想学、爱学,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还要放开手脚、触类旁通、掌握规律,不离开教材也不拘泥于教材,做到教有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4期2020-02-23

  •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详略文法
    传》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散文,究其原因,则是它在《左传》写史、叙事、记人、结构、文法等方面有突出的代表性。现从详略角度对《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历史剪裁、人物刻画、叙事运用上的文法布局进行探寻。1. 剪裁上的详略文法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合围郑国,郑国在自身危在旦夕的情况下派出了老臣烛之武,通过其非凡的外交手段成功瓦解了晋、秦军事联盟,解除了郑国危难,这便是《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文章在短短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2-14

  • 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探析
    一下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传统课文是积累和训练语言的好材料。这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教材,理解容易,运用起来很有意义。一般老师讲述本文,容易忽视语言的积累和整合,本文从这个角度进行剖析。一、文中人物的四说《烛之武退秦师》有四个人物:晋侯、郑伯、佚之狐和烛之武,描写了四个人的语言,文章用精练而传神的语言,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风采。1.同事推荐,言简意赅佚之狐与烛之武同朝为官,因为同事的长久了解,他用斩钉截铁的语言,极力推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11期2019-12-27

  •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的活用①烛之武退秦师()②若不阙秦()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④既东封郑()(3)形容词的活用①越国以鄙远()②共其乏困()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臣之壮也()(4)数词活用①且贰于楚也()6.特殊句式。①是寡人之过也()②邻之厚,君之薄也()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1)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敢以烦执事()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①夫晋,何厌之有()②以其无礼于晋()③佚之狐言于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11期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