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语境 读懂文本真义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2023-11-30 02:51
中学语文 2023年28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秦师秦穆公

胡 平

王运熙、顾易生言:“要比较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1]本文以节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通过《左传》相关章节和《史记·晋世家》相关段落,试图从“秦晋之好”“秦晋恩怨”和“晋郑之怨”三个方面梳理出《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历史事实,以助读者了解其历史语境,透彻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

一、秦晋之好

今天,“秦晋之好”指的是两家联姻。该成语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史实:秦、晋是相邻的大国,秦是嬴姓,晋是姬姓,由于晋的其他邻国都是姬姓,以及自古以来就有“同姓不婚”习俗和门当户对的观念,秦、晋王室往往会进行联姻。

具体到《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有三处体现“秦晋之好”。一是秦穆公夫人穆姬是晋献公之女,是晋文公重耳和晋惠公夷吾的姐姐,这层关系就为后来秦穆公先后拥立晋惠公和晋文公为晋国国君奠定了基础。此外,穆姬也极其顾娘家。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 年),晋国免于为秦所灭,惠公免于为穆公所杀,穆姬厥功至伟。二是晋惠公的儿子圉在秦当人质期间,秦穆公嫁女为其妻,圉后来逃回晋国即位,即后来的怀公,《左传》诸书将该女子记为怀嬴。三是秦穆公将怀嬴再嫁给逃亡列国而寄居于秦的公子重耳。从这里可以看出,秦穆公和晋文公既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又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明白这层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秦穆公和晋文公能结成军事联盟,不仅有秦穆公贪图郑国土地的这一根本原因,还有穆公和文公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也使得前者愿意追随后者“围郑”。不过,由于烛之武的成功游说,秦、晋的军事联盟被瓦解,郑国也成功地与秦国化敌为友,这也从侧面丰富了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睿智以及拥有高超的辩才。

二、秦晋恩怨

秦晋不仅有“好”,还有“恩”“怨”:秦穆公先后给晋惠公及其继任者晋怀公圉施过“恩惠”,但是这两任晋君又都得罪过他。

晋献公由于听信骊姬对太子申生的构陷,在僖公四年(公元前656 年)酿成申生自缢而重耳、夷吾等公子逃亡列国的宫闱之祸。这是“晋公子重耳之亡”以及“烛之武退秦师”发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和语境。

僖公九年(公元前651 年)九月,献公死,包括里克在内的晋国权臣作乱,先后杀掉继位者奚齐(骊姬所生之子)和公子卓(骊姬之妹所生之子),有心迎重耳回国即位。不过,重耳以“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侍丧”[2]为由拒绝,而夷吾趁此机会贿赂里克获得国内的支持,又以“晋河西之地”贿赂秦国,求得秦穆公派兵支持其当上晋君。不过,夷吾在成为国君(即“晋惠公”)的那一年,就背信弃义:一是找托词拒绝割让承诺的土地给秦国(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其托词为:“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这段文字不见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便是指这起事件;二是逼里克自杀。

惠公即位的第四年,晋国碰上严重饥荒,于是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不计前嫌,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晋国,助其渡过难关。第二年冬天,秦国也碰上饥荒之年,转而向晋国求购粮食,晋国不仅拒绝售粮给秦国,还趁火打劫,出兵攻打秦国。第三年春天,穆公讨伐晋国,并大败之,俘虏惠公。穆姬携太子在内的子女以自焚相逼,晋国才得以存国,惠公才得以归国继续当君主。

后来惠公为取信于秦,将其子圉送到秦国作人质。不过,等到惠公病重之时,圉瞒着秦国偷偷回到晋国,这种不告而别让秦国甚为恼火。于是,秦穆公指使内应将其杀掉(《左传》对于怀公之死的记录有矛盾:一处写晋文公即位后于高梁杀掉怀公,一处写秦穆公派内应杀掉怀公为重耳即位扫清障碍[3]),然后支持重耳当上晋君。

上述两度拥立晋君以及输粮济晋是烛之武口中所说的“君尝为晋君赐也”,而惠公的背信弃义则表现为“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以及趁着秦国饥荒,竟然趁火打劫……这些事情严格意义上讲,跟晋文公没有关系,晋文公也未必会做出类似的事情。但是,烛之武“夜缒而出”,面见穆公的时候,将惠公和怀公得罪秦君的所作所为一一翻出,实际上是在暗示穆公:历代晋君的背信弃义是习惯性的,现在文公所许下的承诺——共同瓜分郑国,大概率也只是说说而已,后面估计也不会践诺。在此基础上,烛之武直接点出:“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文公幡然醒悟。

三、晋郑之怨

晋文公重耳逃亡列国十九年,有三次受辱的经历:一次是在卫国,卫文公没有礼待他;一次是在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骈胁”,即腋下肋骨连成一根骨头,感到非常好奇,于是趁其洗澡的时候上前去观看;一次是在逃亡路过郑国的时候,由于郑国和晋国同为诸侯国——地位平等,且同为姬姓之国——血缘相同,因此根据外交惯例,郑国理应礼待重耳才是,但郑文公不仅未给予重耳应有的礼遇,还对礼待重耳的大臣说出一番凉薄之语:“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见于《史记·晋世家》)逃亡的重耳自然是无可奈何而且隐忍不发。

重耳当了国君之后,励精图治,终成霸主,首先便对卫国、曹国和郑国发难,以一洗当年之耻。晋文公在即位后第五年,“侵曹伐卫”,以报当年“不礼”之耻。晋文公在即位后第七年,因郑国不礼待(即“以其无礼于晋”),以及城濮之战时助楚攻晋(即“且贰于楚也”)而大兴讨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两个跟文本有关的结论:一是郑国得罪的是晋文公而非秦穆公,二是晋文公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在“秦晋围郑”这场危机中,烛之武选择游说秦穆公而非晋文公,是基于对秦、晋、郑三国利害关系的洞察以及对晋文公性格的深刻理解。

四、总结

中小学教材中的文章不少都是节选,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阅读“全文”,将“选文”置于“全文”语境之内,从而获得最直接的历史语境。比如,读《烛之武退秦师》,就有必要将《左传》中涉及重耳一生的段落细读一遍。《史记·晋世家》详细记录了晋国的历史,因此,也有必要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中国通史》等书,获得一些间接的历史文化语境。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秦师秦穆公
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学习导引
爱马说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礼与利的契合:也谈《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重点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从成语“秦晋之好”看《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