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媒理论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2020-10-28 03:40孟晓惠王天赋
园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触媒村落村民

孟晓惠 王天赋

自2012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启动以来,被纳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由最初的646个增至6 819个。虽然相关部门及企业对传统村落保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仍出现一些困惑:“拉起帷幕”式静态保护导致村落衰败,人口流失,发展停滞;过度开发导致村落同质化、失去原来面貌等问题。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成为当下行业关注的焦点。规划界将化学反应中的触媒作用应用到城市发展中,提出引入新元素或重塑旧元素,催化周围环境和事物,发生触媒效应从而激活区域的策略,为传统村落的活化与保护提供新思路。

1 “触媒理论”引入

1.1 触媒及城市触媒

1. 触媒作用过程图解(注:图中展示的是理想状体的原始触媒引发一系列触媒效应过程,新触媒的触媒效应过程同理)

触媒(Catalyst)在化学反应中表示为一种反应物,能够促使或加速其参与的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但自身化学性能并没有改变,这一过程称之为触媒运作,化学家将其对化学反应过程作用的影响度称之为触媒效应。触媒首次被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引入城市设计中,指出城市触媒是那些对后续建设活动带来正面影响、涵义宽泛的“城市开发活动”[1],它可以是有形的,比如一栋建筑、一个广场、一条商业街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政策、法规、导则等,并强调一个项目的价值在于对周边区域发展的激活和可持续刺激作用,而不是局限于项目本体价值[2]。在触媒作用过程中,触媒元素可以是区域边界内原始触媒,也可以是新引入触媒。触媒对触媒载体及相邻的环境因素起到引导作用,改变现有环境因素的背景条件或其内在的属性,因而激活周边环境活力,使其达到预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图1)。这种触媒作用过程具有以小范围、渐进式方式,逐步扩散其影响度,最终带动整片地段发展的特性,这也成为当下遗产地保护与更新中应用的理论基础[2]。

1.2 触媒类型

按物质属性可将触媒分为:(1)物质形态触媒。一种有形的、可视的物质存在,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公共空间等,具有作用时间短、可视度强,但作用范围小的特点。(2)非物质形态触媒。一种无形的、不可见的、能够促进和激发触媒主体发展的触媒,如城市事件、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3]。通过该触媒形式产生联动效应,带动物质形态触媒,形成大范围的链式反应[4],具有作用时间长,影响深远的特点。

1.3 触媒运作过程

(1)触媒载体选取与定位。分析区域现状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空间资源,确定触媒元素及触媒目标并进行系统分类。

(2)触媒载体塑造与激活。基于多元化触媒元素,探索具备触媒功能的触媒点,并针对触媒点探索触媒路径,激活触媒点,制定可持续发展触媒方略,强化周边环境的互相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完成空间之间联动效应[4]。

(3)触媒效应引导与控制。利用触媒元素对触媒主体区域环境的影响,形成动态联动反应,实现该地区的更新。

2 触媒理论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系统设计

基于触媒运作原理,针对村落特色资源,确定触媒载体,以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环境优化和文脉传承[5]为目标,从触媒载体选择、触媒激活、触媒效果引导三个步骤探讨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更新系统建构(表1)[6]。

2.1 触媒载体选取与定位

2.1.1 物质空间

(1)建筑实体。村落建筑是传统村落的主要物质空间,其特殊建构工艺和建筑材料体现了村落地域特色,通过传统建筑适宜性改造,完成对村落传统风貌恢复[7]。

(2)公共空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承担了村民日常生活、生产、娱乐、信仰等功能。按照属性分为生活类、生产类、娱乐类、信仰类四大类公共空间[8],具体包括:与村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宅前屋后、村口、街道、河道、埠头等;与村民生产劳作有关的田间村头、晒场[9];围绕着村民集体娱乐活动的寺庙、宗祠、戏台前广场等;从事祖先崇拜、民间信仰、社会活动祠堂、庙宇、教堂、戏台等[10]。这些空间反映了村民真实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凝聚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和情绪,对公共空间的唤醒有利于彰显村落场所精神。

(3)生态景观。传统村落生态景观包括山川、河流、湖泊、古树、乡土植物等,彰显了村落的地域特色。传统村落在聚居与选址时,通常基于安全和生计考虑,以地形地貌、河流、湖泊作为选址依据,其见证了村落的历史兴衰,是村落生存与发展的外在动力[11]。

2.1.2 非物质空间

非物质文化的稀缺性、丰富性、活态性和连续性体现了村落历史积淀,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主要包括生活性、生产性、文化性场所,如日常生活文化中祭祀、红白喜事、寿诞喜宴等民风民俗活动,农业生产中的渔港码头以及相关捕鱼活动,出海、返港仪式活动,体现村落核心文化的祠堂、庙宇、名人故居等体验式或展览式空间[12]。以非物质文化形成和生长的空间为触媒载体,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文化延续。

2.2 触媒载体塑造与激活

2.2.1 建筑更新

2. 夜晚的竹星院吸引村民前来纳凉(源自网络)

3. 竹星院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场所(源自网络)

(1)传统建筑功能置换。针对建筑现状,以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前提,对建筑原功能空间进行置换,如原民居、村委会大院、原厂房改民宿、博物馆、民众展演中心等。河南信阳新县西河村粮油博物馆是由原闲置已久的粮油厂改造而成微型农业博物馆、村民活动中心和餐厅,为村民提供了“开放场地、晒粮唱戏”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村民生活,同时提供了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功能[13]。

(2)建筑外部形象更新。依据传统建筑现状和等级评定结构进行针对性修复,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整体风貌修复,做到修旧如旧,保护其原真性;对保护等级不高的建筑进行考察后,基于对当地环境气候、建筑结构、建筑材料考察,局部更新,并保持新旧建筑融合关系,同时融于整个村落,其建筑材料、色彩、尺度要满足当地认知心理,让当地居民从心理上能够接纳这个建筑。

2.2.2 公共空间整合

(1)节点空间强化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节点是观察者进出空间形成的焦点”[14]。结合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主题型节点和连接型节点。

主题型节点是围绕着传统村民日常生活与行为相关活动空间,如民俗活动、生产劳作活动主题节点,通过活动植入,吸引人们进入空间,产生相应互动行为,刺激空间活力形成。贵州省桐梓县以田间生产劳作为主题,定期举办插秧体验和抓鸭比赛,充分利用生产性公共空间和生产活动,强化了空间吸引力。浙江乌镇横港村的竹星院[15],以“探寻美丽乡村最纯净的星空”为主题,营造一个便于村民与游客夏日纳凉、聊天、观星的公共空间(图2、图3),有效激活了场地,进而激发整个村的活力。

连接型节点是将两个或多个空间连接的开放空间,如村口、道路交叉口,具有引导性和展示性。在众多实践案例中,村口常作为重要的触媒塑造媒介,根据其与村落中心区距离的远近,定位空间功能。离中心区较远的村口主要以引导和展示为主,青海省祁连县白杨沟村村口公共空间设计根据各自地方特色资源营造村落可识别性景观,彰显了村落特色文化。距离中心区较近的村口定位为承载村民开放活动空间和标识性景观空间,如贵州省桐梓县尧龙山村村口营造了300 m2便于村民茶余饭后聊天、纳凉,游客停驻、休息的公共性空间(图4)。该设计以当地“龙有九子”传说为主题,选用“马蹄花”石材(图5),完成九个象征着九条龙子的“山丘”装置,大小形态各异,有机地分布于整个广场中,分割出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相和谐。最高“山丘”被设计为龙山村标识牌,形似九龙之首,以欢迎姿态引导人们进入村中。该空间改造激活了村民的集体记忆,吸引了大量村民来此活动,提升了村落活力。

(2)街巷空间重塑

传统村落街巷承载着村民和游客通行、贸易、交往、休憩、游览的功能。村落在发展与形成过程呈现自组织状态,建筑因对自然环境适应进行生态布置,形成了生活性街巷空间,满足自给自足的同时进行日常贸易,从而形成商业性主街,可以此为触媒媒介结合村落整体规划,打造村域商贸街,延续村落传统集市,扩大触媒效应[16]。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陆巷古村,对村落街巷的梳理与整顿,形成“一街六巷”的空间格局,使道路串联村落景点、农家乐、餐饮等,塑造了有机的空间秩序,同时疏通寒山港,整修街道立面,恢复了古村粉墙黛瓦的历史风貌,为触媒效应的发挥提供积极的媒介[17]。

4. 贵州省桐梓县尧龙山村村口景观平面图(源自网络)

5. 尧龙山村村口“马蹄花”石材的“山丘”装置(源自网络)

(3)河道空间提升

传统村落河道承载着村民取水、洗衣、交流、通行、灌溉、贸易与游客体验功能,体现了村落的生活风貌和人文特色。在有水的村落,尤其是在南方,河道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街巷的肌理有着相互耦合关系,常见的组合形式有:一河两街、沿河内街、河街并行、有河无街[18]。根据河道的历史价值、现状风貌以及内生肌理,可通过河道疏通、景观提升、风貌保护、业态调整与特色商业引入实施分步触媒,全面激活河道与村民互动关系,延续村落的传统生活方式。江苏省昆山市锦溪古镇通过河道整治与修复,恢复河道传统风貌,延续“水陆相邻、河街平行”“前街后河”的河街组合方式,突出“人家尽枕河”“家家门前泊舟航”的江南水乡特色[19];通过业态调整,限定商铺要具有地方历史人文特色,且与村落整体风貌协调。通过环境优化,植物补种,提升了河道景观环境,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聚集。

2.2.3 景观构建

传统村落中蕴含丰富的生态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20],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扩张带来了对传统村落环境破坏,加之原先以农业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需求而走向衰败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三生景观构建(表2),联合其他触媒元素营造宜人、趣味、特色景观空间,激发村落活力。

(1)多样性生态景观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川、河流、乡土植物等见证了村落历史与兴衰,是村落景观瑰宝,构建了和谐的人居环境。尊重乡土景观,注重生态保护与发展平衡关系,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村落生态景观。青海省祁连县白杨沟村充分利用高低错落的地形、乡土植物(龙鳞大白杨)[21],沿卓尔山谷地营造了林间路径(图6)、听风廊(图7)、观景台、“互动墙”等一系列“诗意自然、邻里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

(2)地域性人文景观构建。传统村落中承载节日庆典活动、祭祀、庙会以及农闲时聚集性聊天活动的物质实体包括古街巷、祠堂前、庙宇前、古树下、古井旁等,反映了村民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的同时,应该兼顾对地域性人文景观的塑造。充分利用村落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当代景观设计语言和现代建造技术,塑造具有历史感、人文感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满足村民的当下需求。例如同济大学团队在江西夏木塘村完成的“趣味乡戏”开放式空间设计[22],探索了空间设计与村民使用行为耦合形式,结合灯光设计(图8),构建了满足观演、游戏、餐饮、放映、展览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激发乡村公共生活和交流的潜力(图9)。

表2 三生资源内容与景观构建方式

(3)体验式生产景观构建。农业生产是传统村落主要生产方式,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如田园综合体、观光园、生态农庄、粗加工等,开展生产景观体验让游客体会农业生产的动态过程,促进景观触媒媒介的构建[23]。苏州市吴江盛泽花卉苗木产业活跃,除花木种植产业外,推出以主题花卉观光、景观种植教育与体验活动,并通过线上推出果树领养计划,吸引了大量的短途游客,并形成固定客户群,给村落带来人气和活力。

2.3 触媒效应引导与控制

2.3.1 时序引导

在触媒效应作用过程中,依据触媒影响力大小选择合适触媒载体,最先激活影响力较大的触媒,并带动周边触媒联动反应。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表现为对村落价值时空梳理,选择特定历史时期对村落产生特殊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或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环境进行激活,促进某一区域的环境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后续触媒因子重塑与激活,整个触媒过程有层次性[24]。通过有序的、渐进式的触媒反应,逐渐形成链式的系统性反应,实现村落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整体保护与更新目的。

2.3.2 政策引导

政府作为村落保护更新重要参与者,在触媒策略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其良性发展。首先,要积极协调各级部门做好分工,组织科学调研完成触媒点的评定与选择。其次,大力宣传,加强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鼓励企业、民众、非政府组织(NGO)积极参与,形成全民、全社会保护的氛围。最后,通过政府有效监督和管理,完善村落整体环境,促进村落有序更新[24]。

6. 依据自然地势修建的观景栈道(源自网络)

7. 关于村庄环境治理的互动装置“会说话的墙”(源自网络)

8. “趣味乡戏”小剧场夜景图(源自网络)

9. 场所中不同行为活动示意(源自网络)

2.3.3 事件引导

在村落物质空间完善的基础上引入“事件”对触媒后续反应给予指导。“事件”可以是临时性的文化展演,如深圳南头口古城双城双年展,遵循“就地保护、活化利用”的原则,激活地块活力,借助相关媒体传播扩大了触媒效应[25]。同时,可以是文创产业的置入,如常熟铁琴铜剑楼历史文化街区,借助藏书楼的历史文化价值,以书香文化为主题,打造了“知旅”概念文化主题街,有效激活地块,并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更新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基于触媒理论探究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为当下村落保护提供了新视角。(1)在明确触媒效应作用的过程基础上,根据传统村落现状优势、劣势分析,针对村落特色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确定触媒载体;(2)通过对载体塑造与激活,营造特色宜居村落,实现传统村落活力复兴;(3)基于触媒效应,从时序引导、政策引导、事件引导出发,提出触媒效应持续方法。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原住民的行为需求、对居住环境改善和生活方式跟进等实际诉求,充分利用村落优势资源,综合解决村落衰败状况,以期迎来村落保护后时代辉煌。

猜你喜欢
触媒村落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