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兰亭技法在小学楷书教学中绽放

2020-10-29 02:05杨欣妍戴云龙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兰亭序技法教学

杨欣妍?戴云龙

摘 要:《兰亭序》是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书法载体的典范,《颜勤礼碑》则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本文从《兰亭序》的书法技法即点画的方向、长短、位置、粗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运用《兰亭序》中的技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精准临帖和运用,本文主要以《颜勤礼碑》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兰亭序 颜勤礼碑 技法 教学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说起《兰亭序》人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因此,后世所推崇的《兰亭序》无疑是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书法载体的典范,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中蕴含的技法滋养了历代无数书法家。本文主要从《兰亭序》中解读其书法技法,从而应用到我们的楷书教学中。

一、《兰亭序》中书法技法的分析

《兰亭序》所拥有的书法技法,其一招一式、一点一画是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即中国人传统的辩证法思维,是阴阳大道的思维。笔者认为晋代书法作品典范《兰亭序》中的阴阳哲学、矛盾关系在书法技法里体现为以下四个要素:

(一)点画的方向要素

点画指所有的笔画,“点画”一词出自于《书论》。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书法中的所有笔画都可以看作是由“点”演变成的。

任何一个点画,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都有一定的方向性。在书法上,点画的方向实际上只有三种:横向、纵向和斜向。在数轴上以45度角为界限,大于45度角的线归结为纵向;小于45度角的线归为横向。除了横和竖以外,“永字八法”中的点、捺、撇、挑都是属于斜的方向。行草作品中的“牵丝”,也属于斜的方向。本文就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

1、横画的方向

在书法教科书中,横画出现了三种方向,即平横、仰横、覆横。平横是一条笔直的线,仰横是一条弯曲向上线,覆横是一条弯曲向下的线。 如写“三”字,运用以上三种方向的横画,进行变化重组,便会出现多种形态的“三”。仅横画一种方向上的变化就使书法在视觉上,不仅有了方向的变化,还有曲直的变化;在技术上,书写难度增大,趣味性也增强了。

《兰亭序》中的横画的平、仰、覆变化:

① 多个横画组合时的平仰覆变化如:一、事

2、竖画的方向

竖跟横一样,也有三种方向:直、相向、相背。直就是笔直向下的线条,相向指的是两根曲线脸对脸,脚对脚。蔡邕在《九势》中说道:“背:背离相冲突,亦可谓‘乖也。”“背”指的是两根曲线背靠背。相向和相背是相对于方块字中间的位置而言。

《兰亭序》中竖的直、向、背变化:

横有平、仰、覆,竖有直、向、背,一般情况来说,平和直是属于稳定式,仰、覆、向、背就属于变化式。

(二)点画的长短要素

汉字笔画线条除了方向以外,还有长短變化。点画的长短也是书法造型的表现,是最基本的形式要素之一。点画长度实际上决定于用笔的起止点,起止点之间的距离长短就是笔画的长度。笔画的长度影响汉字的外围轮廓,将汉字的最外围起止点连接起来就是汉字的外围轮廓。不同的外围轮廓便使得汉字产生跌宕感。临字帖时,如果对字的外围形状有准确的判断,那么临帖会更加准确。

《兰亭序》中“之”字的变形,笔画的长短造就了汉字的不同外围轮廓。

(三)点画的位置要素

点画的位置就是指笔画在这个字里面所占的方位。根据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间距关系

间距指的是同向线与线之间的距离。汉字里横线是最多的,如“三”的三个横画,其长短和方向基本稳定后,但是因为三个笔画的间距不一样,就产生汉字的疏密关系。笔画之间的间距大,显得宽松;间距小就显得紧凑。故“三”字可以“上紧下松”也可以上松下紧”。如果想让字显得稳定,那三个笔画的间距就匀称一点,稳定性增强。稳定式又叫正位,给人静态之感。如果想让字有变化,就拉开间距,形成疏密关系,不等距则给人动态之感。

丰坊在《书诀》中提到:“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伏,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在民族文化审美心理里,“三”字三横写得匀称属于常式,追求疏密变化,则是变式。常式中规中矩;而变式则显得大胆和张扬。变式是为了丰富字形,合理掌握审美尺度,太过极致的变就显得做作和另类了。

2、交接穿插关系

穿插关系存在于两条异向线之间的位置变化里。根据两条异向线之间的交叉分割多少又分为中分和偏分。中分就是在中间的位置即正位,偏分又有偏上偏下,偏左偏右的情况即奇位。中分是稳定式,偏分是变化式,这都跟疏密、动静有关。《兰亭序》中的交接穿插关系如:

上奇下正,如: 上正下奇,如:

左奇右正,如:  左正右奇,如:

3、连断关系

连断关系是指笔画和笔画之间是相连或是断开。比方 “宙”字的宝盖头,点和横交接,这样叫连。 “言”字的第一笔点和横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叫断。在连和断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实连、虚连、穿连。实连是笔画和笔画之间连在一起;虚连是笔画和笔画之间刚好碰到一起;穿连则是这笔画穿过另外一笔画。如:

连断关系里还有一种转折笔画的搭接关系。如“之”字,在横折这一笔画转向的时候,横与竖的组合有多种形式:实连、虚连、穿连、断连。

笔画相连就显得紧凑一些,断开就显得疏朗一些。任何笔画都可以有这样的处理,这也是书法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方式。在紧和断的尺度把握上,两者有很多种组合。如“宙”字的“由”部是左紧右松,也可以写成右紧左松。紧就标志着合;松,空间相对开放。笔画之间如何呼应,上下部件之间如何呼应,怎么组织这个势,怎么排列疏紧关系……在传统经典作品中都体现得不仅丰富,而且完美。

(四)点画的粗细变化

1、点化的粗细

任何一根点画在视觉上都有一定的粗细和宽窄,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笔画的粗细来推测用笔的力度。粗细、宽窄的变化主要是由提和按决定。提和按,粗和细,宽和窄,这些既相互矛盾且又和谐共存。点画的粗细变化有最基本的五种:粗细一致;由粗到细;由细到粗;两头粗中间细;两头细中间粗。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点画的粗细变化,来推测运笔的手势,是渐提还是渐按。

2、起止点的形状

除了中段提按的方式以外,属于中国书法特有的用笔,就是起止点的形状。起止点的形状通常有方和圆两种。方和圆是指视觉上看到的,在操作上是由笔锋的藏露所决定的。蔡邕在《九势》中说:“藏锋:并非指中锋,可以用藏头护尾解释。此言“出入之迹”,即言起笔与收笔时的藏锋,起笔若左行,则先向右;至左行到收笔时,又退向右,可谓逆出逆入,将锋藏起,将力注入字中。”藏和露也是一组矛盾,就像提和按一样,都是相反的一种运动方式。

所谓方,露锋则为方。在行书里面,露锋的情况多,而藏锋就看笔走的方向是顺势还是逆势。顺接近于转,它的源头来源于篆,甚至也可以说顺转这种笔法实际上就属于外阔;逆来源于隶书,相对来说“折”多一些,出现的效果是方的感觉强一些。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如:

以上分析是《兰亭序》中蕴含的四种技法要素。其实《兰亭序》中蕴含的技法就是后代书法家穷尽毕生之力所要追求的技法,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下面笔者来分析唐代楷书写时涉及到的以上四种技法要素。

二、《颜勤礼碑》中的兰亭技法运用及教学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下面我们来分析《颜勤礼碑》中的兰亭技法要素:

(一)点画的方向

1、横的不同方向组合运用如“长”字一共有四横,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是仰、平、平、覆:

2、多个竖画组合时的方向变化如“同”字里口的两竖是相背,外框两竖是相向:

横有平、仰、覆,竖有直、向、背,实际上就是《兰亭序》的继承和传承,这使得汉字变得灵动有生气、不呆板,富于变化的字形也给人精神熏陶,无不体现出文人书法的变化多端,同时也反映了哲学里的矛盾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掌握横画书写的同时,明白平、仰、覆、直、向、背的矛盾关系。

(二)点画的长短

《颜勤礼碑》中的点画长短对字的外形轮廓所产生的变化,如:

这种靠笔画长短而改变了字形的变化,在书法造型中多见,这与《兰亭序》中的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明白字的外形是靠线的长短变化来决定的,掌握了汉字的外围轮廓可以帮助学生精准读帖和临摹。

(三)点画的位置

1、同方向笔画的正位与奇位变化如“雅”字,右侧的四横间距均等,属于正位;“君”字的三横间距不等,上两横紧凑、第三横间距稍大,这样的组合属于奇位。

2、交叉笔画的正位和奇位的变化,如“博”字横和竖之间有的平分、有的偏分:

3、连断关系如“者”字,笔画和笔画之间有的连、有的穿、有的断开:

《颜勤礼碑》中对笔画的连接方式上也富有变化,采用了实连、虚连、断连、穿连这几种连断关系,与《兰亭序》中的技法如出一辙。笔画的连断使得笔画有松紧,张弛有度。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关系阐述清楚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帖,也可以避免学生在临帖的过程中去机械抄字帖,使学生感觉到楷书的变化之美,静态中蕴含着丰富的变化。

(四)点画的粗细

1、《颜勤礼碑》中笔画的粗细变化如“軍”字:

2、《颜勤礼碑》笔势顺逆变化如“为”字:

3、《颜勤礼碑》中起止点的形状如“三”字:

《颜勤礼碑》以方笔为主,兼以圆转,横画或圆起方收,或方起圆收,不少用笔有行书意。结字微扁,富含动态之势。在起止点的变化上与《兰亭序》有相似之处。《颜勤礼碑》中我们看出笔势走向,笔画粗的部分多采用了逆势,顺逆结合的手法,这在《兰亭序》里可见一斑。在教学中注意这种变化使学生感觉到字内空间的疏密对比,从而理解计白当黑的含义。

三、结语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九成宫》、《雁塔圣教序》、《麻姑仙坛记》中的书法技巧和点画章法,都可以看出,其实在晋代以后的书写技法中还是可以找到《兰亭序》的影子,在技巧运用和变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小学的楷书教学中深度挖掘《兰亭序》的技法应用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字帖的特点,从而达到精准的临摹,并能运用字帖的技法进行创作。

注释:

《九势》又作《九势八字诀》,东汉蔡邕著。论述运笔规则,被收入宋代陈思的《书苑菁华》一书。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郑玉浦.丰坊及其《书诀》.宁波大学出版社,1983.

[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张羽翔.《论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

[5]《颜勤礼碑》.文物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6]《兰亭集序》赏析.书法屋网.

[7]陈卓.《试论<兰亭集序>文学美和书法美的统一》《芒种》.2014.

(杨欣妍 台州市仙居县第六小学 浙江台州)

(戴云龙 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浙江台州)

猜你喜欢
兰亭序技法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书法作品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羲之 兰亭序》
精通拍摄技法
王羲之书兰亭序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