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提纲

2020-10-29 05:40张中行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意初学者主旨

张中行

有条理的思路,写到纸上,成为文章,一方面满足了作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了读者的要求。那么,怎么让思路更有条理呢(7

提纲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使之明晰,使之渐臻于完善。有文章要写,下笔之前,思路的明晰程度可以很不同。有时候只有主旨,譬如驳某人某篇文章的议论,主旨明确。至于用什么理由驳,模糊;论点和论据怎样安排,更模糊,都要等笔接触纸时的灵机一动。有时候,不只主旨明确,内容的要点也有大致的轮廓。还有时候,想得多而细致,连开头、结尾,以及段落的安排都有了拟定的格局。

三种之中哪种为好呢?不宜于抽象地回答,因为要看写文章的是什么人,写的是什么文章。譬如鲁迅先生写杂感,推想下笔之前的思路情况总是属于第一种,甚至写小说,如《阿0正传》,情况也属于第一种。但这是鲁迅先生,至于一般人,要量力而行,不能勉强也照样来一下。这里谈作文,主要是就初学者立论,那就无妨说,思路的三种情况之中,以最后一种想得多而细致的为好。想得多而细致,形成篇章结构的蓝图,或说腹稿,只装在头脑中也无不可;但总不如拿出来,使它固定在文字上,就是说,写成提纲。写成提纲,之一,可以避免模糊以致遗忘;之二,文字比头脑里的思路明晰,比较容易组成合用的体系;之三,写下来,放一放,可以用过些时候的思路来审查,改进,以求更合用。

写提纲,可详可略,大致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的,只写内容的要点,以及文意的大致安排;或者只写内容的要点,连文意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着待动笔的时候处理。另一种是“细目式”的,不只写明内容的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的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如由哪里说起,中间怎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等。就初学者说,两种提纲之中,以“细目式”的为好。理由有很多,如:(1)可以锻炼思路,使之细密,也就是培养编写腹稿的本领,有了这种本领,在适当的时机,即使不写提纲,也可以下笔成章;(2)写成文章,内容和表达都可以比较有把握;(3)动笔的时候不至于盲人走生路,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迈,或者上句不接下旬:(4)提纲细,构思时想到的一些精彩的意思、措辞等也可以记下来,不至于有好兵器而作战时没有用上;等等。

写提纲,由时间的限制方面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刻不容缓,如课堂作文,限定两课时完成,写提纲总不能用时间太多,也不容许反复修改。写这类提纲,要聚精会神,快中求细致。另一类不是刻不容缓,至于时间可以放到多长,那就很不一定。譬如计划写一种专著,写提纲,时间甚至可以长到超过一年;短的,一两天或三五天。总之,只要不是刻不容缓,那就容许:(1)选择时间,原则是,头脑清醒的时候比已经精疲力尽的时候好;(2)修改,原则是,次数多比次数少好。一个人,不管思想多么细密,过些时候,再思,总可以发现不足的地方;何况初写与再思之间,还可能看到有关的文章,听到有关的议论,受到启发,那就更宜于修改,以求接近完善。至于修改什么,概括地说不过是丽方面。一是量的增减。应说而没写上的,补;可以不说而写上的,删。二是次序的调整,即前后的移动。这样修改之后,下笔时是不是就可以完全照它呢?我的经验,可以完全照它,而经常是不完全照它,也就是在成文的过程中还要修改。为什么?因为文章是思想感情的精粹化、条理化,在成文的过程中,原来思路的粗糙、混杂等缺点必然要显露出来。有缺点,当然要改动,甚至要大改动。

我们都知道,初学写作文,不少人看見题目,苦于无话可说,或有些模糊的意思,不知从何说起。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态,那治病的良药就是锻炼思路,使言之有物并有条理。思路条理的形成,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作文说,写提纲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或说很有效的办法。其实又不只对于初学者,就是非初学者,先写提纲也可以避免缺漏、轻重失宜、次序混乱等缺点。总之,这是费力不多而确有实效的办法,凡是有志为文而没有这种习惯的人都应该试一试。

(选自《名家谈怎样写文章》,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条理与提纲》,有删节)

猜你喜欢
文意初学者主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参考答案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儿童初学蛙泳中的应用
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技术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办手抄报
初学者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