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和创新

2020-10-29 11:12付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3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融合

付娟

摘  要:信息时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诞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必然会遭遇前所未闻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可以有不同的对策,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新课程教学便是重要对策之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确保二者协调发展共振创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已经成了社会、经濟、科技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工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迅速渗透,成为教育中一个重要内容。为教与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和工具,改变了学习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成为推动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一股重要力量,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转变了人们在学习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决定了它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新构想,强调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这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时代。

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实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证是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千不断的进取的过程。

其次,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基本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也注入了新元素,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教育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的把教育资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看到和听到教育资源,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一)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能力

1.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评价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

(二)教育信息化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支撑。

教育信息化有助学生吸收和更新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构建信息丰富、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有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自由探索和创造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加强课堂教育环境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打破时空限制,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把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各类教学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

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育信息化探讨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能力是知识的内化,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反思联系。

2.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内外信息资源,使学生中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

3.整体性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次提高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在实践中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该开发有度,整合教学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材形式的变革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师生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加强沟通、陶冶情操的方式,教学活动采取“学生学,教师听”的方法,突破时空限制,赋予现代教学过程的开发性和广域性特征,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实质是由信息的产生到“选择──存储──处理──传递──转换──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所包含的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丰富直观的形式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媒体不仅仅作为教师演示和讲解用的辅助工具,而且也成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的特殊功能,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把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课堂教学。

四、总结

目前,信息技术对教育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实现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教育领域应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投身到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来,真正从教育内容的层面来吸收信息技术及其带来的产品,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之路,努力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何克抗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年6月

[3] 《论信息技术对21世纪教育观念的影响》,田震清、尹冰心,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4]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南国农,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8月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