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棉板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20-10-30 04:26米万东
工程质量 2020年3期
关键词:岩棉板网格布岩棉

米万东

(兰州二建集团建鑫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0 引言

随着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升,尤其是岩棉板外墙保温体系的大量使用,一些工程的外墙保温体系出现膨胀、脱落、裂缝、渗水表面平整度差等现象较多,给人们的生活和房屋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由于岩棉板脱落等导致伤人、伤物的事件也频繁发生,这给岩棉板外墙保温的施工敲响了警钟,确保岩棉板外墙保温体系的施工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成为施工企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

1 工程概况

金域蓝湾 1 #、6 # 楼地上 31 层,地上面积 53 922 m2,建筑高度为 98.2 m,外保温做法:玻纤网单位面积质量为 160 g/m2,岩棉容重 150 kg/m3,外墙大墙面使用 80 mm 厚岩棉保温板要求满粘,有效粘贴面积>6 0 %,锚栓数量 10 个/m2,岩棉保温每 2 层设50×50×5 角钢托架,M8×60 膨胀螺栓固定,分隔缝采用硅酮密封胶封闭,粘贴 PVC 分隔条,分隔缝处玻纤网应保持连续,飘窗顶板及底板上下贴 25 厚挤塑保温板。所有门窗洞口四周贴 25 mm 厚聚苯保温板。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岩棉板

分为普通岩棉板和定向岩棉板(JGJ/T 480-2019《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岩棉条)以及表面覆盖聚氨酯的定向岩棉板等。进场岩棉板的规格、品种、容重等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且应符合 JGJ/T 480-2019《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表 4.2.1 和表 4.2.2 的规定,同时应见证取样对其物理性能及防火性能等指标进行复试,各项性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2.2 胶粘剂

也称粘结砂浆,在岩棉板外保温体系中对安全、耐久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砂浆种类繁多,大多是私人小作坊生产,没有行业监管,自身质量体系缺失或不健全,导致市场上的砂浆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不合格产品。因此,砂浆必须选择有生产资质、质量体系健全的厂家产品,并符合 JGJ/T 480-2019《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表 4.2.3 的规定,同时进行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3 锚栓

锚栓同样作为岩棉板保温体系中关键构件之一,它和胶粘剂共同作用抵抗风压的作用,种类繁多,生产企业不乏私人小作坊,同样存在行业监管缺失和自身质量体系不健全,质量好坏不等的现状。其产品性能指标必须符合 JGJ/T 480-2019《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表 4.2.6 的规定,同时在锚栓包装和栓体主体显著位置上应制作清晰的标志,标志应包括产品标记和制造商标识。进场产品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取样复试合格,现场外观及拉拔检验合格。

2.4 玻纤网

标准型品质好的网格布,均采用铂金玻纤为基材,每 m2质量需在 160 g 以上,表面涂覆乳液具有良好的耐碱性能与很高的经纬向抗拉力,产品质量除合格证,检验报告外,应符合 JGJ/T 480-2019《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表 4.2.5 的规定,进场产品应取样复试合格。

3 岩棉板外墙保温施工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固定角钢托架→粘贴 60 0 m m 高 80mm 厚 B1 级聚苯板→粘贴岩棉板→铺粘第一道耐碱网格布→钻孔及安装固定件→铺粘第二道耐碱网格布→聚合物抹面砂浆保护层→外墙腻子→外墙涂料。

3.2 弹控制线

在外墙大角挂控制线,确定大角处两个墙面保温板粘贴厚度及进出位置。然后按照控制线做灰饼,间隔< 2 m,用以控制岩棉板粘贴厚度及平整度。

3.3 岩棉板粘贴施工(粘锚结合)

1)岩棉板运到施工现场后,用界面剂在岩棉板两面均匀喷涂或者涂刷均匀,如图 1 所示。

图1 岩棉板涂刷界面砂浆

2)岩棉板的粘贴采用满粘法。先用抹子沿保温板背面四周抹上粘接砂浆,距离保温板边留 10~15 mm,再将粘结砂浆涂满保温板,粘结砂浆在岩棉板上的抹灰厚度要求≥10 mm。砂浆抹好后立即将岩棉板贴在墙面上,粘贴时应用力轻、小心挤压,并随时用检测尺检验垂直度和平整度,每贴完一块板,应及时清除四周挤出的粘结砂浆。岩棉板有效粘贴面积≥50 %,岩棉条或定向岩棉板≥70 %。粘贴前应先进行起端和终端的翻包施工。

3)抹面砂浆、挂双层玻纤网。先用抹子在岩棉板表面均匀涂抹一道厚度为 2 mm 聚合物砂浆,面积略大于一块网格布范围,立即将耐碱网格布压入抗裂砂浆中,表面压出砂浆为止,待砂浆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厚度为 2 mm,直到全部覆盖玻纤网,表面应平整。标准网搭接长度≥ 100 mm,转角处应通长设置,每边包墙宽度不应< 200 mm,翻包网宽度≥ 100 mm。网格布铺设应自上而下,先外墙转角沿外墙一圈一圈铺设,当遇到门窗洞口时,应铺设加强网。当采用双网体系时,待锚栓施工完毕及第一层抹面砂浆终凝后,抹第二遍底层砂浆 2 mm 厚,在砂浆干燥后,立即铺设第二遍网格布。

4)锚栓。安装固定件锚栓要在岩棉板抹面砂浆、挂网施工 24 h 后开始。锚栓采用优质工程塑料制作,自攻螺丝采用高强度结构钢,要用冲击钻在基层墙体上钻直径 10 mm 孔,并深入墙体 60 mm,以确保牢固可靠。自攻螺丝应拧紧,螺丝帽表面齐平或略拧入岩棉板表面,锚栓数量 10 个/m2。

5)抹面砂浆。第二道网格布整体覆盖外墙与翻包网搭接,用抗裂砂浆进行抹压,做法同第一层。

6)腻子、涂料。待聚合物砂浆表面干燥后,先用抗裂砂浆将凸凹不平处修补一边,打磨平整,厚度不宜超过 5 mm。然后进行柔性耐水腻子施工,用镘刀或披灰板刮,待第一遍柔性腻子表面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施工,压实磨光成活,表面干后进行与保温系统配套的外墙涂料施工。

4 岩棉板外墙保温质量控制要点

4.1 质量保证体系(见图 2)

图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示意图

4.2 基层检查

基层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应达到岩棉板粘贴要求。墙面清洁干净、无污染、无油渍,基层强度达到 0.3 MPa。

4.3 粘接面积

依据 JGJ/T 480-2019《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与墙体的连接固定采用机械锚固为主,粘贴为辅的方式,有效粘贴面积率≥50 %,岩棉条外墙保温系统与墙体的连接固定采用为粘贴主,机械锚固为辅的方式,有效粘贴面积率≥70 %。但在实际许多失败案例以及考虑基层强度等问题,不论岩棉板、岩棉条外墙保温系统,实际施工中尽可能做到满粘或者有效粘贴面积率接近 100 %,以保证外墙保温系统与墙体的连接固定牢固。

4.4 锚栓施工

岩棉外墙保温系统中必须选择原生料制作的锚栓,且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必须保证伸入基层长度混凝土墙体 30 mm 以上,其他材质墙体 60 mm 以上,且在空心砖墙体中必须使用具有涨扩功能的锚栓,以保证外墙保温系统的有效锚固和与基层粘贴牢固。

4.5 细部质量

1)在建筑物大角及其他必要的部位挂垂直方向控制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保证岩棉板的进出位置、大角顺直度和表面平整度。

2)凡在粘贴的岩棉板侧面端头(如门窗口、伸缩缝等部位)要求全部做翻包网格布,在做翻包网格布时,先在应做翻包处涂抹聚合物砂浆,然后将裁好的网格布压入砂浆中,待砂浆初凝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岩棉板的粘贴应自下而上开始,沿水平方向铺设,竖缝逐行错缝 1/2 板,在墙角处必须相互咬口连接,并保证垂直度,如图 3 所示。

图3 边角拼缝示意图(单位:mm)

4)洞口四角岩棉板应采用整块岩棉板切割成 L 型进行粘贴[2],不得拼接,拼缝距四角距离应>200 mm,且须有锚固措施,并在洞口处增加贴耐碱网格布[3],如图 4 所示。

图4 洞口加强网示意

4.6 窗洞口及线条上部处理

1)窗台原保温为保温砂浆或岩棉板,现场应保证平整度,关键是向外找坡 3 %,最高点应低于窗下框上口> 30 mm[4]。

2)窗洞口四周缝隙发泡聚氨酯胶灌缝,完成面与窗框周边硅酮密封胶密封,保温砂浆与保温板接缝处,附加一层玻纤网加强,现场完成面应保证外窗泄水孔畅通无堵塞,如图 5 所示。

图5 外窗台做法示意(单位:mm)

3)较大线条上部在第一遍砂浆凝固后增加涂刷聚氨酯涂膜防水一道,厚度≥1.2 mm,外边与线条外沿齐,内侧超过大线条水平面 150 mm,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工序施工,保证大线条处不渗水。

4.7 腻子表面平整度

由于岩棉板本身具有柔性,抹面砂浆及腻子施工后表面存在抹痕或者凹凸不平现象,这时必须采用较长夹板配合砂纸或者大型磨光机对表面进行磨平处理,尺量检查偏差 2 mm[1]以内合格。确保表面没有凹凸不平现象及成活后外墙整体观感质量,然后进行下道工序。

5 结语

金域蓝湾 1 #、6 # 楼项目在外墙岩棉保温体系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质量控制、洞口岩棉板套裁使用、锚栓选择及安装、平整度控制等措施,解决岩棉板外墙保温的表面凹凸、观感质量差、局部渗水等问题,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外墙保温的使用安全。外墙保温体系的各项检测均合格,通过几年的使用,外墙保温没有出现任何臌胀、脱落、开裂的现象。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使用单位及业主的一致好评,也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岩棉板网格布岩棉
纤维网格布表层强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改性废旧岩棉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不同密度建筑节能保温岩棉板性能分析
浅析岩棉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的价值
温室新废岩棉、营养液对青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防火结构的创新应用
岩棉板外保温
建筑结构岩棉板保温技术及应用
岩棉优质育苗及栽培技术应用指导
EPS外墙外保温施工及裂缝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