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学辩护》书评

2020-10-30 01:57陈红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

陈红宇

摘 要:《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是马克·布洛赫在战争时期写下的未完之著也是年鉴学派的宣言书,在这本小册子里,面包含着许多重要的思想,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就是“倒溯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总体史”这一概念。此外,作者将史料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可以说是史料划分上的一大进步。本文仅从该书中选取部分史学方法论和史学认识论进行探讨,窥探作者的治史方法与态度。

关键词:倒溯历史、总体史、有意史料、无意史料

“只有带着问题来研究历史,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在此书中,马克·布洛赫不断地提出问题,努力地去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读本书不亚于读一本文学经典,甚至有时候觉得相比枯燥的文学理论来说,本书通过列举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说明理论,使部分历史理论不再晦涩难懂。正如译者所言:“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历史心得。”①当然,这也离不开译者的功劳。作者与译者互相成就,使该书影响甚广,受益国人。这就好比书中写的不能“囿于一隅之见”,历史研究需要通过众人的协作,才能接近真正的历史。文章开头,作者通过儿子的提问:“历史有什么用?”抛出问题引出下文。

讀完这本书,不禁想到了老师在课堂说过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为历史学辩护》,马克·布洛赫何尝不是在为历史学辩护呢?他在辩护中传授着治史的方法。有人将这本书称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但作者对自己的这本书的评价却是:一个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册。②从中我感受到作者的谦敬态度,这着实令人感动,也使我对本书有着一丝亲切感。

一、马克布洛赫的史学认识论

(一)总体史观

在第一章的最后部分马克·布洛赫提出“总体历史”的构想,布洛赫说:“整体比部分更有确定性。”他认为应当把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延伸至当代,他进行进一步论述,认为只有通过现在,才能窥见广阔的远景,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他要求延伸历史学研究范围的这一要求放置如今,也是非常前卫和十分正确的,可见马克布·洛赫见解之深邃独到。马克·布洛赫认为历史学家要把握各个阶段的变化,而只有通过众人的协作,才能接近真正的历史。“历史研究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在你的研究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③马克·布洛赫提出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呼吁历史学家之间应该互相交流,团结帮助,开拓视野,从而试图得到更为完整的结论,使历史更接近真的历史。

(二)史料观——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二十世纪初期,实证史学在欧洲史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实证史学在资料收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其弊病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实证史学家重视收集史料,但缺乏对史料的分析与概括,从而影响到历史的整体性。故马克布洛赫在文中这样讽刺那些为了考据而考据的人,他认为在深奥冷僻又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做文章简直就是虚度光阴,他反对把手段当做目的。马克·布洛赫认识到了实证主义史学的史料范围过于片面的这一缺陷,所以他提出要扩大旧史学的视野和扩展史料的来源,所以一些原本看似平常的数据、书信、文件等也纳入了马克·布洛赫所定义的史料范围。此外,马克·布洛赫还将史料划分为“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两大类。

在马克·布洛赫看来,“有意史料”指的是成文的历史著作、报纸报道、回忆录等,作者在写作时带有一定的目的和初衷,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这样的史料价值不会太高。而“无意史料”指政府档案、文件、文物古迹、个人信件等,这些史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些史实情况,因为它们没有受到治等因素影响。虽然人们似乎更偏爱选择“有意史料”来研究史实,但在马克布洛赫那里,“无意史料”的可信度更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有意史料”的价值,因为“来源于叙述的资料(让我们沿用这个雕琢而神圣的习语),也就是那些有意要影响读者的记载,仍然对学者的研究具有价值,它还有一个好处,尽管这些叙述不够连贯,但通常只有这类资料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编年的框架。”④相对来说,无意史料大多是孤立,如若单纯依靠无意史料是无法还原历史的原貌。

二、马克布洛赫的史学方法论

(一)“倒溯历史”的研究方法

在书中第一章马克·布洛赫就提出了“倒溯历史”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历史学家考察的顺序并非一定要与事件发生的前后完全吻合。这一观点对我来说是全新,是我以前从未考虑到的,也让我对历史研究有了新的了解。因为在中学的历史课本,都是按照由古至今的编年顺序编排的,所以我们的学习顺序也是由古至今的。而这样的一种固定的叙述模式,其实很容易让人对形成一种“由古知今”的固定思想,甚而在潜意识里就觉得历史研究的顺序就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先后的这个顺序进行的。通过本书我得知,事实上,历史学家在研究时,并非都是按“从古至今”的顺序研究的,只是为了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在编排的时按照由古至今的顺序,而他们的研究并不都是这个顺序。

因为任何研究工作并非都是盲目无序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由知已信息推向未知信息,从而获得新的知识。⑤在我看来,“追溯历史”这一研究方法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时代越近的话事情就越清晰,而我们可以查询利用的资料相对较丰富;时代越远,由于资料的保存、历史经历者的消逝等原因,研究人员无法全面获得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这样研究的难度就会变得更大。所以,如果机械地由古及今研究历史,就可能为会在真实历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马克·布洛赫提出了从今溯古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而马克·布洛赫在提出“追溯历史”这一方法论后,随后补充说明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我想他是为了以防止人们误解为历史比现实更重要。“追溯历史”并非等同于轻视现实,相反应该重视现实社会,而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要重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这一观点。马克·布洛赫认为现实与过去之间是没有绝对界限的,而历史研究最忌讳画地为牢。由今知古的目的是为了由古知今,有关当代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各;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⑥可见马克布洛赫十分恰当地在论证现实与历史这二者间的关系。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关注现实的重要性,要把现实与历史相联系,怀揣一颗对现实社会关注和热爱的心。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历史学家没有目标和追求,那么在他的历史研究过程中,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双向关系就会出现断裂。

(二)保存史料——档案意识

马克布洛赫通过编撰某村的方志这一例子来论述了史料保存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暂且不论灾难对史料保存的影响,在和平年代仍会存在史料受损的情况⑦。不管对于文学研究还是史学研究来说,最可惜的便是典籍的消逝。而各种典籍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损坏,马克布洛赫列举了一些典籍遭到破坏的情况——档案馆火灾、战争的摧毁、革命年代的秘密文件等,来说明典籍保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他进一步论证了,不论在哪一个时代,“档案意识”都是尤为重要的。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今后社会应当有组织的控制有关资料,以使人类更理智地认识自我。进一步提出了应该坚持的两大原则:一是防止疏忽和无知而导致资料流失;二是防止部分人热衷于对文件的保密,尤其是那种无意的史料,当有人把自己所拥有的史料视为珍宝,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时,这部分史料就失去了它作为史料的价值。⑧除此之外,马克布洛赫论述了工具在史料研究中的重要性,呼吁史学家应该认识到工具的重要性和掌握工具的难度,同时他认为工具的指南手册太少,其实他也是在呼吁历史学家要有工具意识,注重指南手册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他还论述了实物资料的作用,他认为实物资料是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佐证的。

在这一章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我们已知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的。⑨”让我对“眼见为实”这一词语有了新的认识。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无数的信息,而我们了解的这些信息是别人记录下来的,真实与否暂且不说,记录者在记录时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就算是新闻、报纸也做不到完全的客观。所以,马克布洛赫告诉历史学家们,在做研究时,要尽力地去全面搜集相关史料,让无意史料和有意史料相互补充、互相印证,这样才可能从种种主观的迷烟中从还原历史事实,历史研究才能够更为全面和可信。

三、理解是历史的指路明灯

作者在第四章第一节论述了“批评还是理解?”这一观点。读完本章大致可以确定一个中心观点:尽量理解,不要判断。他论证了在历史研究中理解的重要性,所以提出了这一重要论点——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进一步说明了对待历史研究,要做到尽量理解,如果脱离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而历史应该是理解而不是裁判,这也是“历史分析”的目标。他呼吁历史学家不仅要如实地理解过去,还要通过历史研究使得不同宗教信仰的各个民族的人们互相理解,防止各民族的人们之间的重大冲突。在任被定义为不可避免的冲突中,如果对矛盾双方进行疏导,提倡充分的理解,那么这些冲突其实并非不可调节。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在历史研究中,不应轻易下结论,更不该动辄指责他人。诚然,“理解”不仅在历史研究中十分重要,在生活中也必不可少。理解不仅是历史的指路明灯,也是生活的调解剂。

四、结语——感谢相遇

透过文字,我看到的是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历史学家,这本小册子虽说十万字不到,但体现了作者的追求——使历史学更富有人性和诗意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当今历史学家的努力方向。如果一味强调事件,则会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倾向,而完全无无视事件则也不可行。马克·布洛赫正是为了避免这两种倾向,在书中不断地追问自己,不断探索,寻求答案。他坚持历史的“诗意性”,认为历史是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的,而恢复想象正是历史学家所要努力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从对史料的应用、考证及保存等方面来论述了自己的治史方法和他自己的史学观。

读完本书,我更倾向《为历史学辩护》这一书名,因为在书中,马克·布洛赫诚然是在辩护,但是他不仅仅是在为历史辩护,他也是在为他所处的动乱时代和与他一样的历史学者辩护。马克·布洛赫所处时代正是历史学被贬低为娱乐消遣的年代,是战争席卷大欧洲大陆的战乱年代,但他依旧努力地辩护着,虽然他最终死在了这个时代,但在我看来,他的辩护是成功的,他打开了人们的视野,提出了新的治史方案。不管怎样,都不能否定布洛赫是一个充满热情的斗士,为历史这门学科战斗着。

参考文献

[1]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注释

①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p2页

②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張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p33页

③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④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⑤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⑥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p52页

⑦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⑧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p33页

⑨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