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姓氏文化与紫砂结合

2020-10-31 09:26程文兵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井栏紫砂陶图腾

程文兵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姓氏的历史不仅仅代表了人的符号和标志,更是家族的血脉传承。刻姓氏文化与紫砂结合当然不是简单的在紫砂器上刻画姓名这么简单,要知道我们中国的姓历经数千年的衍变,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背后反映了社会问题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变迁,从刻姓氏这一角度切入,能够通过表现不同的姓氏来展现我们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将这种魅力与紫砂深度融合在一起,诞生出具有古典文化元素背景,又能讲述当代紫砂艺术的全新紫砂作品。

有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姓代表了一个群族(部落)的族号,整个部族同享一个姓,而氏则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可以用图腾的群体标志来作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经过统计,中国现存仍在使用和已经消亡的姓氏超过七千,宋代编撰的《百家姓》一书流传较广,其中所收录的较为普遍的姓氏仅有四百多个,很多姓氏以及姓氏背后的故事正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一、姓氏文化与紫砂结合的创意来源

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的汉字有很多来源于古老的象形文字,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先民时代,人们创造出这些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当时人们眼中的世界,文明在蒙昧中逐渐开化,智慧的闪光由此成为了后世无数文艺创作的源头。姓氏文化与紫砂结合的创意就来源于原始的图腾标志,图腾的诞生旨在区分群体,对于图腾的解读可以了解古老的民风民俗,而很多原始的图腾恰恰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姓氏的源头,从我们的文字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用紫砂陶刻的形式将文字与图腾图案同时刻画在同一件紫砂器上,运用不同的陶刻技法,借用两者之间冥冥之中的紧密联系,就能够创作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紫砂陶刻作品。

很多人可能对自己姓氏的由来所知不多,于是我着手创作了百家姓系列紫砂作品。一姓氏、一把壶、一典故、一情缘。

二、紫砂陶刻对姓氏文化的呈现形式

姓氏文化在紫砂艺术的融入由字和图腾两部分组成,字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汉字,通过不同的字体,字形,字变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图腾就是原始时代将某些动植物或其他形象神格化后所诞生的形象,很多原始时期的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体会以图腾作为自身的标记,由此就诞生很多图腾徽号,其具有能够识别的功能,且与中国的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创作的不仅仅是一种图案或是图形的塑造,而要表现出跟文字之间的区别,还要表现出跟文字之间的联系。这时候紫砂陶刻的呈现形式就可以有所选择,例如在作品“六方井栏·李姓”的创作中,就采用了全阴刻的形式,完全由线条的连缀来进行表现,重点突出了图腾中的线跟点;而在作品“六方井栏•刘姓”的创作中,则采用了更具历史沧桑感的阳刻来进行表现,着重突出了陶刻创作中线条连贯无断线的特点;最后在作品“六方井栏•杨姓”的创作中则采用了阴刻阳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表现;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图腾样式刻画中,融汇变通,采用适应于其形象的陶刻方式除了能塑造出作品本身的多样性以外,还进一步地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格,让人更加渴望了解字与图腾背后的典故,这时候“六方井栏”原本居于次要的块面就可以被利用起来,提供千针引线的适当注解,小字小雅地为作品整体锦上添花。

三、姓氏文化与紫砂文化的内涵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高低、富贵、贫贱之分。紫砂文化虽然传承的时间较短,但其艺术的本源却来自于深邃广博的中华文化群体,作为从生活中诞生的艺术,其同样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人经历着世事的酸甜苦辣,可以说两者都是一种源自于生活的文化,当两者结合以后,就诞生了一种充满生活气息又极具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这使得原本平凡的紫砂壶不仅是一种喝茶品茶的佳器,更是寻古幽思、陶冶情操的雅器。

总结:将汉画像与紫砂艺术相结合,在刀笔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下进行的艺术作品的再创作,是中国书法“返璞归真”“回归原始”的表现,与毛笔书法具有相同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内涵,却又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紫砂陶刻艺术,不再是单纯的以刀代替毛笔进行书画艺术的创作,而是追溯到更加久远的时期,将姓氏、图腾、文字三者融汇于紫砂,依托于文化,让优秀的精神伴随着新的艺术形式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井栏紫砂陶图腾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简谈《六方井栏》的造型创作心得
《这条比较傻》等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千坊万井 常州古井掠影
男子原想弄个“花盆”养花,没想到是文物
浅谈段泥井栏的文化、艺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