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导则规范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与方法

2020-11-02 12:54郭炬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0期
关键词:导则污染源环境影响

郭炬

(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0 前言

新大气导则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评价等级与范围、污染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资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保证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更好地适应新大气导则规范变化,必须加深对变化的了解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1 新大气导则规范变化分析

1.1 整体变化

对比2008 年版和2018 年版的大气导则可以发现,二者在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污染源调查、监测结果、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区气候特征、预测内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厂界预测浓度达标分析、污染控制措施比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环境监测计划、环评结论等评价内容方面均存在一定变化,具体变化内容如图1 所示[1]。

图1 新大气导则变化内容

1.2 细节变化

围绕评价等级与范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新大气导则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确定影响项目的相关因子,污染物排放有关数据收集、计算影响范围、基于结果进行等级评定也属于其中关键,其中具体计算需采用科学的污染物模型,具备诸多污染源时的Pmax 分别计算、原料采用高污染燃料或高能耗的提高一级评价等级也不容忽视;围绕污染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必须重点关注污染源数据,保证其真实和准确,以此保证评价正确性,还需要科学调查物料及物流运输,并针对性分析交通运输移动源。只有得到真实、可信、翔实的污染源数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可顺利开展;对于基础数据资料来说,这类资料直接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新大气导则下需重点关注标准值间的差值、日平均浓度,评估完成后需保证最大浓度占标率与超标率在详细报告中存在直观体现,以此实现原因溯源,并考虑额外标出具体的数据超标原因。考虑到周期限制性带来的影响,为规避不相符合选项,监测的周期可适当缩短,监测的点位也可以适当减少,评估气象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容忽视。还需要关注地形存在的特征,以此充分分析相关数据,并关注数据需求差别;围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需结合评价项目的不同等级针对性开展工作,如一级评价项目需采用预测模型。在预测评价达标区项目的实践中,必须重点对年平均污染物质量浓度等进行评价,项目原有环境影响的减去、整项评价的开展也不容忽视;围绕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必须做好相关计算,关注大气、卫生防护距离存在的不同,二者执行的不同标准也需要得到重视,具体评估还需要关注无组织排放源,大气防护距离划定需结合区域内大气影响,基于项目厂区相关资料,即可开展针对性计算,如应用布置图纸,防护区域的最终确定可顺利实现。评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客观分析、认真负责态度保持也直接关系真实公正评价结果取得,具体可结合图2,基于图2 可更深入了解本文研究内容[2]。

图2 典型的评价工作程序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与方法

2.1 案例概况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以某公司的焦化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该项目设置于工业园区内,东西宽、南北长、占地面积分别为770m、1200m、22.62hm2。焦化项目主要存在CO、NO2、SO2、TSP、H2S、NH3、苯、PM10、酚、VOCs、BaP 等排放大气污染物。年排放SO2、NO2的总量分别为110.266t/a、518.700t/a,合计大于512t/a,因此增加PM2.5这一评价因子。

2.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2.1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基于规范变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可科学确定。结合焦化行业及项目特点,评价的污染源选择焦化行业的焦炉炉体、焦炉烟囱,源强选择主要污染物、NO2、SO2、BaP,使用AERSCREEN开展评价范围和评价等级计算,为确定评价范围,充分结合评价等级划分法方法,最终选择的评价范围为32×32km2,对应距离最远的为达到10%排放NO2地面浓度标准限值的焦炉烟囱。

2.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为科学明确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评价人员针对性开展数据收集工作,对象包括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等途径,同时结合新规范要求对监测布点、监测频率、监测时间进行科学控制。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局公开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当地CO、SO2、PM10、PM2.5未达到环境空气二级质量标准,存在不达标的项目场地环境质量。结合同时开展的BaP 污染物补充监测可以发现,连续7d 的监测共获得14 个BaP 24h 平均值,共选择监测点2 个,所有监测点不存在超标现象,同时存在72%的最大占标率,评价区域存在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Bap[3]。

2.2.3 污染源调查

基于项目围绕三方面开展污染源调查,包括拟被替代污染源、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拟建项目污染源。由于项目可实现落后设备的关停淘汰,焦化产能置换建设可实现污染物排放削减,同时整体搬迁防护距离内的村庄并开展集中供热,一定量的烟粉尘、NOx、SO2排放也可随之削减。

2.2.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项目涉及较多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本文仅对其中的BaP(特征污染物)和PM10(基础污染物)开展针对性预测与评价。由于存在背景浓度超标的PM10,预测与评价采用不达标区模式。由于存在背景浓度达标的BaP,预测与评价采用达标区模式。结合PM10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项目存在59.311t/a 的PM10排放总量,相较于现有工程,项目涉及的提标升级改造能够实现723.23t/a 的烟粉尘排放削减,满足2 倍排污总量置换的要求。但更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削减替代方案存在不明显的改善效果,相较于新大气导则规定的K≤-20%,计算得到的结果为43.6%,未能满足新大气导则要求;结合BaP 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基于最大浓度占标率进行分析,其BaP 污染物正常排放下的短期浓度贡献值、年均浓度贡献值分别≤100%、≤30%,叠加区域削减污染源、拟建及在建项目的环境影响、现状浓度后,得到的项目环境影响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基于AERMOD 预测模型,对VOCs、酚、H2S、NH3、BaP 短期贡献浓度进行模拟,可通过筛选得到网格区域,该区域指的是环境质量标准不达标区域,相应防护距离可随之完成。基于针对性计算,最终选择厂界东侧、厂界北侧分别外延165m、200m 的区域划分,同时需关注大气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汇总,保证防护距离划分科学性。

2.3 经验总结

结合上述实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某焦化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新大气导则分析中,分析同时围绕关键环节开展,这一分析能够为新导则规范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提供支持;在不具备相关达标规划前提下,不达标的环境空气质量区域项目的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较大,单纯削减计划无法发挥预期作用,企业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通过编制达标规划并明确期限,大气污染物控制可更好地实现,这能为项目环评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各类制度改革背景下,需要关注最严控制量,具体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通过科学核算排污总量,即可更好地保证排污许可量(大气污染物)与环评阶段排污总量统一。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导则规范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整体变化、细节变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经验总结等内容,则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路径。为更好地适应新大气导则规范变化,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推广实施、相关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猜你喜欢
导则污染源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 青政〔2017〕23号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