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与创新

2020-11-02 02:33张慧敏
职业时空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张慧敏

摘要:休闲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高职休闲专业建设,迫切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围绕“体育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三大休闲领域职业需求,确立高职休闲专业三大职业面向、六大岗位群及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提出休闲专业就业去向的十个核心岗位,并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做出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构建富有方向性特色的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核心岗位

依照世界休闲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规律,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一个国家的居民休闲消费水平就迈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远远超过5000美元,达到10276美元,在中国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已经具备鲜明的休闲化特点,具体表现在居民休闲意识逐渐普及,休闲活动种类更加丰富,休闲空间需求向外延展,休闲时间追求呈现个性化。

休闲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伴随着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举措,国家在战略层面对休闲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休闲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最新的意见与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高职休闲专业建设,迫切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研究。

一、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院校调研情况

为全面掌握全国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开设与改革现状,山东省高职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项目开发组(以下简称“项目开发组”)依据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目录,在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61所高职院校中,根据区域休闲环境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内陆与海峡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性、专业建设的先进示范性等标准选取了云南、福建、上海、浙江、黑龙江共5个富有代表性的省、市地区共9所院校作为重点调研分析的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此外,还通过发放网络问卷、电话调研的方式对全国另外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1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累计调研院校25所。

在调研的25所高职院校中,休闲专业开设高尔夫方向的学校居多,共有13所,此外还有乡村旅游、邮轮、游艇、滑雪、茶艺、户外拓展营地、休闲会所、休闲健身场馆管理、休闲策划与营销等多个方向。以高尔夫为突破口,同时具备多样化的专业方向设置,反映出了开设休闲专业的各所高职院校能够结合区域环境资源特色及经济发展需求,展示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例如:福建信息职业学院休闲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乡村旅游方向,属旅游休闲类人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休闲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高尔夫方向,属体育休闲类人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休闲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茶文化,属文化休闲类人才。

通过对这些开设休闲专业高职院校的调研,项目开发组充分感受到各个院校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关键的人才培养目标性问题上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各个高职院校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必然会导致有着各自的课程体系,虽然具有区域特色,但是难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合力与规模效应,从而影响了专业的整体性发展。课程体系不具备独立的高职休闲专业的完整体系,无论是高尔夫还是其他方向均无法代表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其他专业如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旅游管理等专业相比较也无法形成鲜明的专业界限,容易被这几类专业所替代或渗透,难以形成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的规范性和品牌性。因此,明确高职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是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企业调研情况

休闲行业及专业的建设涉及旅游休闲、体育休闲、文化休闲三个领域,为了更为准确地调研企业所需的休闲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就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本次项目开发组对企业的调研,主要面向校企合作单位、学生就业单位、全国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企业,调研范围覆盖全国、类型多元,包括高尔夫俱乐部、体育运动俱乐部、高端休闲会所、度假村、主题公园、休闲茶馆、休闲文化创意策划公司等。

项目开发组设计了针对休闲专业人才能力分析的企业重点访谈提纲与人才需求网络调研问卷两种问卷,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座谈、专家访谈、网络调查等调研方法,共进行企业访谈36家,访谈83人次(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企业主管),收集调查问卷134份,所涉及企业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休闲企业,如深圳观澜湖集团、上海迪士尼乐园;国内高端休闲度假企业,如深圳正中高尔夫球会、北京华彬庄园;青岛代表性大型休闲企业,如青岛藏马山旅游度假区、青岛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以及休闲产业中自主创业的中小企业代表,如青岛桔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斐然高尔夫球运动俱乐部等。

通过调研,了解了休闲专业人才最新岗位(群)结构、行业企业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行业企業专家对休闲专业课程设置和休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和建议,对休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一手信息。

三、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构建探索

在上述院校调研及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项目开发组统筹兼顾休闲产业范围广阔、相应服务与管理门类差异大的特点,重点围绕“体育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三大休闲领域职业需求,确立了三大职业面向、六大岗位群,明确了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对休闲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中十个核心岗位所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做了首次的梳理与分析,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创新设计了具有方向性课程特色的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即科学设置了“体育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三类专业方向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职业面向与岗位群分析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主要为体育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三大休闲领域的高尔夫俱乐部、体育运动俱乐部、户外运动俱乐部、休闲会所、休闲文化策划传媒公司、茶文化休闲场馆等六类休闲企业岗位群,从事服务、培训、营销、策划等管理和服务岗位工作,具体内容见表1。

(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结合休闲专业的三大职业面向与六类岗位群分析,项目开发小组明确了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内容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高尔夫俱乐部、体育运动俱乐部、户外运动俱乐部、休闲会所、休闲度假区、休闲文化策划公司、茶文化休闲场馆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高尔夫俱乐部服务与运作、休闲体育俱乐部运营、休闲场馆接待与服务、休闲活动策划与营销等工作,具备较强的休闲意识,健康、科学、合理的休闲价值观念,掌握现代休闲理论知识、具备休闲服务技能、休闲活动营销与策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职业能力分析

在前期高职休闲专业院校调研及全国休闲类企业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三大休闲领域职业面向中的六类休闲企业岗位群及高职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项目开发组首次在全国高职院校休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明确提出了休闲专业就业去向的十个核心岗位,包括:高尔夫球艺助理、高尔夫球场管理、青少年高尔夫教练、休闲场馆接待、俱乐部运维管理人员、休闲活动策划专员、休闲产品营销专员、户外活动领队、茶艺师、休闲企业管理岗位晋升管理人员。并对这十个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做出了科学的分析与说明,具体内容见表2。

(四)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从职业面向、企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核心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这几项需要出发,项目开发组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创新设计了富有方向性特色的高職休闲专业的课程体系,即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科学设置了“体育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三类专业方向课程,每个方向分别有10门方向课程并拟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可供开设休闲专业的同类高职院校参考。

其中体育休闲方向包括的课程有:高尔夫运动技能、高尔夫球童实务、高尔夫赛事组织与管理、高尔夫英语、高尔夫规则、体能训练、户外运动与拓展、野外宿营救护技术、攀岩运动、定向运动;旅游休闲方向包括的课程有:休闲旅游实务、旅游英语、体能训练、户外运动与拓展、旅游法规与旅游保险、海洋生态旅游、民宿管理与休闲农庄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策划、中国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区管理;文化休闲方向包括的课程有:休闲文化、体能训练、节事活动策划、新媒体营销、会务组织与管理实务、广告创意设计、茶艺英语、茶文化、茶艺技能训练、茶席设计。具体内容见图1。

四、结语

整个高职休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坚持面向休闲服务产业、适应休闲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要求。充分满足休闲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要,以休闲服务与管理类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既符合休闲专业整体性发展实际,又兼顾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考虑到为休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获取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休闲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新国.高职院校休闲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6):63-67.

[2] 焦巧.高职院校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休闲专业为例[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126-129.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多元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应用
1+x证书下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析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化融入飞行器制造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