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万花筒”下览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2020-11-02 02:37邱璇
旅游 2020年8期
关键词:孟母教子妇女儿童

邱璇

远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创 作 画《 私 塾 》。私塾是古代主要办学形 式, 由 私 人 设 馆、教授儿童识字、学礼、吟诗、作画等。

清代《朱子治家格言》。

儿童观察模仿图例。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主干线北侧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收藏各类藏品近3万件。常设展览分为妇女和儿童两大主题,共6个基本陈列馆和5个专题展览,涉及书画、服饰、织绣、陶器、瓷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玩具等多个门类,涵盖了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地位变化、文化习俗、杰出人物和社会贡献,构成一幅纵贯5000年历史,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各个领域的妇女儿童社会和家庭生活全画卷。

艺术范儿十足的外观

来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一座非常有设计感的建筑便呈现在眼前。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优美,动感时尚。据说,该馆外观顶部的波浪曲线型轮廓,具有强烈现代感,象征妇女的柔媚多姿。在面向长安街的南侧勾勒出两条控制形态的曲线,一条柔和地蜷缩,如襁褓中的婴儿,一条舒展地覆盖在其上面,让人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后者演化为覆盖整座建筑的曲线钢肋屋架系统,并在南侧稍作扭转,构成整个博物馆的入口广场;而另一条曲线则呈现为巨大的万花筒造型,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内部为两层高的儿童展厅。建筑色彩以白色金属板为基调,配以浅灰色玻璃,显示出高雅、纯洁的气质。展览设计与博物馆主体建筑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突破了传统的、枯燥的展陈模式,运用展板展示、文物展陈、沙盘模型、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影像、数字影片、模仿体验、动手制作、传统游戏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给人以体验式的参观经历,具备形式上的亲和力、趣味性、互动性,做到雅俗共赏。

儿童馆和妇女馆的故事

“孟母教子”场景模型。

“岳母刺字”场景模型。

清代木质彩绘文具盒。

“折箭教子”場景模型。

刻有古训的木简。

“羲之教子”场景模型。

“寒窗课子”场景模型。

 民国版的《论语》(右下)。

古代科举考场场景展示画。

一进门,博物馆的整个空间很大,白色线条建筑结合超大玻璃,内部结构也非常震撼,即刻拿出身份证刷脸进入馆内。一抬头就看到波浪曲线型的楼顶和巨型玻璃窗,真是大气又不失柔美。我首先来到二层的儿童展区,共有3个儿童馆区,即古代儿童馆、近代儿童馆和当代儿童馆。这个展区主要告诉我们,从古至今对于子女后代的教育要非常重视。古代兒童馆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从古代儿童的认知活动、教育礼俗、社会活动等方面,展现了一幅幅古代儿童生活的画卷。近代儿童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展示了近代中国儿童的生活环境、教育状况、组织活动以及英雄事迹。当代儿童馆,则反映了新中国儿童事业的发展成果,展示了当代儿童健康成长的崭新面貌,激励儿童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儿童馆里,展现了很多经典的中国儿童教育故事。

 清末与儿童有关的珍贵藏品。

 设计独特的儿童云肩。

 清末与儿童有关的珍贵藏品。

清代粉彩状元游市图提壶。图案展示的是读书人考中状元后,披红挂彩、骑马游街的情景。

在儿童馆展示的珍贵照片。

在儿童馆展示的珍贵照片。

展现女红军跋山涉水的场景。

《我们的中心活动》系列丛书。

 妇女馆。有景泰蓝马鞍、十里红妆等重要展陈。

比如“孟母教子”的故事。2014年11月11日,“孟母教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个民间故事可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算是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收获了。“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孟母教子”是古老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孟轲小时候贪玩,不认真读书,孟母见小孟轲不认真背诵诗文,便拿起刀割断了正在织的布,以此教育孟轲读书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孟轲自此勤学不止。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再比如,儿童馆还展示了“羲之教子”故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对儿子王献之学习书法要求极为严格,他说:“写一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像高峰坠石,沉重有力;写一横,如长舟之载江渚,无懈可击;写一竖,如冬笋之挺寒谷,难以摇撼;写上执弯钩,似百钧之弩初张,铁铸一般;写下拐弯脚,如壮士之屈臂,力大无穷。”我还看到了“岳母刺字”,讲述的是南宋时期,岳飞投军,母亲在他背上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岳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治军严格,与士兵同甘共苦,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保卫家园。

参观完场景模型展示区的各种教子故事,看到了“折箭教子”的场景模型。讲述了古时候,蒙古族的一位母亲为教育孩子们要团结,取出五支箭,用皮绳捆在一起,让兄弟五人依次折,孩子们使足了力气,谁也没有把箭折断。母亲接着把五支箭分开,一人一支,兄弟几个轻易地就把箭折断了。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单箭容易折,孤树不挡风;兄弟能齐心,力量大无穷!”

这里还有用绘画作品诠释的儿童典故,即“张居正妙对府台”。明朝张居正,从小机智聪明,一日府台大人外出,要求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让道,张居正嘀咕着:“他是府台官,我是孩儿官,他为什么不能让我?”府台大人见状随口吟道:“大老爷,八抬轿,顶天立地。”张居正立即答道:“小学生,一支笔,定国安邦。”

之后,来到四层和五层的妇女展区。这里有古代妇女馆、近代妇女馆和当代妇女馆。古代妇女馆以历史为脉络,展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勾勒了她们在历史长河中地位变化的轨迹。近代妇女馆记述了百年近代史上中国妇女自觉与祖国共命运、与民族同呼吸,在追求民族民主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不断求得自身解放的光辉历程。当代妇女馆展示了60年来,中國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以及她们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妇女馆主要通过展陈来展现典型人物的故事,黄道婆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黄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推广纺织技术以及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黄道婆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她有着不畏艰辛、勇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她把在海南学得的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在上海松江一带推广传播。并经过改革,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工具和纺织技术,不仅泽被故里,造福一方,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业。另外,妇女馆还展现了在艰苦的长征岁月, 女红军作为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除了和大家一样跋山涉水,一面阻击敌人一面行军外,她们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至此,妇女馆游览完毕,继续乘梯向上……

家和万事兴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走近六层的家教家风主题展厅,首先看到了以“和”为主题的场景展示,随后沿着该馆的微缩场景展区,看到了“退袄责子”的故事,讲述的是明朝邝子辅一生清廉,家风整肃。儿子邝野任陕西按察副使时,擅自拿官家的皮袄送给父亲。邝子辅得知实情后,非常生气,当即写信批评儿子:这是假公济私!穿这样的衣服,我会终生不安,并责令儿子退还了皮袄。另外,还有“寒窗课子”的故事,宋朝宰相寇准的母亲临终前留下《寒窗课子图》并赋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六层“和”主题展区。

 六层“和”主题展区。

 六层“和”主题展区。

 清代五子登科大铜镜。

 木版漆画。

俯视博物馆“必拍地”,很震撼。

亚洲最大的“万花筒”。

超长的红色地毯和非常受欢迎的旋转楼梯。

的确,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点。“和”文化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家和万事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融合关系,展示人们向往和谐美满生活的愿望,家和则家庭兴、家族兴、家国兴、万事兴。

家教,以“做人”作为第一要义,以“立德”为核心。勉子立德、诫子自立、教子孝亲、训子以俭,目的是培养子孙有良知、能自立、懂孝道、有责任心。家风,作为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古今中外众多家庭,都有传世流芳的家教家风,大家族将其编篡成册流传后世,小家庭言传身教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家庭的建设,影响着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家族的成长和发展,更维系着整个民族的传统与创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魔幻旋转楼梯

逛完了顶层六层,直奔一层大厅,回到传说中的博物馆“必拍地”——旋转楼梯。很受欢迎的旋转楼梯在大厅进门的左手边,旋转楼梯铺满了红色地毯,加上白色线性的空间建筑风格和巨型“万花筒”的结合,既梦幻又充满未来感。很多人都在这里拍照,因为楼梯是红色的,站在楼梯上光线和景色都很好看,所以喜欢拍照的妈妈和宝宝们,可以前来拍照打卡,超级好出片。

你可以有三种选择来“秀大片”,可以一口气从楼梯上到三楼,从三楼的扶手向下拍,可以拍到两层红色楼梯;或者,从三楼下来一层,向窗外的方向拍,可以拍到红色楼梯和后面的窗户,如果机位放低些,会特别壮观;你还有个选择,就是从一楼楼梯入口那里拍,可以拍到超长的红色地毯和上方的旋转楼梯。无论怎么拍,着装也是重点,因为主体环境的颜色为红色和白色,所以建议参观者着装以黑色和白色为宜,效果非常棒!好了,博物馆必拍地的重点就先划到这里吧。

今天,寻根溯源,看到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从不同角度向参观者展示了中国妇女勤劳智慧、顽强进取、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和坚韧品格,展示了儿童的纯真与睿智,只可惜没能走进巨型万花筒体验一番,只好留给下次再来啦!

猜你喜欢
孟母教子妇女儿童
铁匠教子
合力织就 妇女儿童 权益保护网
对收买方量刑偏低,买卖能否同罪?判决书背后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孟母戒子
心连心手拉手爱心公益
孟母断机
孟母断机子虚
孟母教子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