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浮选石墨精矿化学提纯探索试验研究

2020-11-03 02:49刘振楠
湖南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氢氟酸液固比精矿

刘振楠,张 著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00)

石墨是一种具有特殊层状原子结构的含碳结晶矿物,具有强度高、韧性强、可塑性强、抗热震性好等优良的性能,经过深加工的石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性好、自润滑等特点,现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铸造工业、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等领域[1,2]。目前对石墨进行化学提纯的方法主要有氢氟酸法、碱酸法、氯化焙烧法等[3,4]。在工业上应用较广是碱酸法,该法提纯后石墨产品品位高,但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煅烧,能量消耗大、反应时间长、设备腐蚀严重[5]。氢氟酸法操作简单,提纯效果较好,能耗低,但氢氟酸剧毒,因此生产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高效的废液处理工艺[6]。现针对某浮选石墨精矿分别采用氢氟酸法、碱酸法进行化学提纯试验研究,进行了碱的用量、焙烧温度、混酸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石墨提纯最佳条件。

1 试 验

1.1 试样

试验所用原料为某地石墨浮选精矿,该精矿化学成分分析见表1。

表1 某石墨浮选精矿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由以上可得,试样的主要杂质成分为SiO2、Fe总、Al2O3,以及少量的CaO、MnO、K2O等。该石墨浮选精矿的杂质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及部分难以分离的杂质,需要通过化学提纯进一步去除。

1.2 试验试剂及设备

试剂HF分析纯(质量分数40%),HCl分析纯(质量分数36% ~38%);NaOH工业级(NaOH≥96.0%)。

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FN202-48恒温干燥箱、TP-520电子天平,SX-8-13箱式电阻炉,JP-30 40 KHz 4.5 L超声波设备。

1.3 试验内容

1.碱酸法: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每次称取5 g石墨浮选精矿,加入一定量的NaOH和水,搅拌均匀,放入马弗炉内,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将熔体冷却后磨细,水浴后洗涤至中性,加入一定量的HCl酸浸,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提纯产品。

2.氢氟酸法: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每次称取5 g石墨浮选精矿,加入一定量的混酸,搅拌均匀,超声一定时间后,常温下水浴内反应一段时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石墨产品。

2 结果及讨论

2.1 石墨化学提纯——碱酸法

2.1.1 烧碱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混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焙烧60 min。将熔融物冷却后,磨细,粉料加30 mL水搅拌10 min,洗涤过滤,滤饼用水洗至pH=7.5。将水洗渣按照液固比1∶1调浆后,加入8 mL盐酸混匀搅拌30 min,过滤,饼滤洗涤至pH=6,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成分含量。改变NaOH用量1.0 g、1.5 g、2.0 g、2.5 g、3.0 g和3.5 g,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烧碱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石墨产品的碳含量随NaOH 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析是当碱量少时,与精矿中的硅杂质反应不充分。当碱量增加到3.0 g时,产品中的碳含量最高,达到97.4%,提纯效果较好。当碱过量时,熔融物中的过量的Na+,影响了杂质的分离反应,且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试验选取NaOH用量为3.0 g。

2.1.2 焙烧温度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混入3.0 g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放入马弗炉内,改变焙烧温度450℃、500℃、550℃、600℃、650℃,焙烧60 min。将熔融物冷却后,磨细,粉料加30 mL水搅拌10 min,洗涤过滤,滤饼用水洗至pH=7.5。将水洗渣按照液固比1∶1调浆后,加入8 mL盐酸混匀搅拌30 min,过滤,饼滤洗涤至pH=6,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成分含量,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石墨产品中的碳含量先增大后减少,当温度超过600℃,产物中碳含量逐渐降低。分析这是因为高温时生成的硅酸钠、硅酸钙和硅酸镁易形成熔融物,阻碍了杂质的继续反应,且高温下产品中碳易发生损耗,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考虑,焙烧高温增加了能耗,因此确定焙烧温度为600℃。

图2 焙烧温度对碳含量的影响

2.1.3 焙烧时间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混入3.0 g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焙烧,改变焙烧时间0.5 h、1 h、1.5 h、2.0 h。将熔融物冷却后,磨细,粉料加30 mL水搅拌10 min,洗涤过滤,滤饼用水洗至pH=7.5。将水洗渣按照液固比1∶1调浆后,加入8 mL盐酸混匀搅拌30 min,过滤,饼滤洗涤至pH=6,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成分含量,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焙烧时间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3知,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碳含量先增加后变化很少,分析是当焙烧时间较短时,石墨精矿中的杂质与烧碱的反应不充分,造成产品纯度较低。当焙烧时间过长时,碳含量增加的幅度很少,说明该条件下杂质已经反应充分了,从生产成本和能耗的角度考虑,试验确定焙烧时间为60 min。

2.1.4 盐酸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混入3g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焙烧1 h,将熔融物冷却后,磨细,粉料用水洗至pH=7.5。将水洗渣按照液固比1∶1调浆后,加入盐酸混匀搅拌30 min,改变盐酸加入量2 mL、4 mL、8 mL、12 mL、16 mL,过滤滤饼洗涤至pH=6,分析产品中碳含量,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盐酸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4知,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增加,碳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分析是盐酸加入量少时,熔融时生成的难溶杂质反应的不够彻底,造成产品纯度不够。当盐酸加入量过高时,会让部分微溶的硅酸盐形成沉淀,造成碳含量急剧很少,从生产成本和效率的角度考虑,试验确定盐酸加入量为12 mL。

2.2 石墨化学提纯——氢氟酸法

2.2.1 混合酸的种类试验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加水调浆2∶1,混入不同种类的酸,搅拌均匀后加入超声10 min或者直接在常温下1.5 h真空抽滤,洗涤后改变酸种类,分别为氢氟酸、盐酸+氢氟酸、氢氟酸+硫酸、超声-氢氟酸+盐酸,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混酸种类对碳含量影响

由图5知,混酸加入的种类不同,石墨产品中的碳含量变化较大,当采用超声-盐酸和氢氟酸时,碳含量可达99.0%以上。后续将对该工艺进行盐酸加入量、氢氟酸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液固比的单因素条件试验。

2.2.2 盐酸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加水调浆2∶1,混入一定量的盐酸和3 mL氢氟酸,搅拌均匀后超声10 min,常温下浸出1.5 h后,真空抽滤,洗涤至pH=7,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含量,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盐酸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6看出,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增加,碳含量先提高后降低,分析是盐酸可以除去大部分的钾、钠、钙、镁、铁等元素的氧化物、碳酸盐及部分氧化铝。当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固定碳的增加量不大,因此试验选择盐酸加入量为1 g/mL。

2.2.3 氢氟酸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加水调浆2∶1,混入1 g/mL盐酸和一定量的氢氟酸,搅拌均匀后超声10 min,常温下浸出1.5 h后,真空抽滤,洗涤至pH=7,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含量,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氢氟酸加入量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7看出,随着氢氟酸加入量的增加,碳含量先提升后逐渐平稳,分析是加入氢氟酸后可以提高难溶硅酸盐的溶解度,但过量的氢氟酸后,其脱灰的效果已经不明显了,因此推荐氢氟酸加入量为2 g/mL。

2.2.4 反应时间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加水调浆2∶1,混入1 g/mL盐酸和2 g/mL的氢氟酸,搅拌均匀后超声10 min,常温下浸出一定的时间后,真空抽滤,洗涤至pH=7,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含量,试验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反应时间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8看出,当反应时间超过1.5 h后,碳含量的增加已经不是很明显。分析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脱灰效果已经没有明显的变化了,同时随着时间的过度延长,也会造成酸挥发。因此推荐反应时间为1.5~2 h。

2.2.5 矿浆液固比对碳含量的影响

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加水调浆到一定的液固比,混入1 g/mL盐酸和2 g/mL的氢氟酸,搅拌均匀后超声10 min,常温下搅拌浸出2 h后,真空抽滤,洗涤至pH=7,烘干后分析产品中碳含量,试验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反应液固比对碳含量的影响

由图9看出,当反应液固比达到3∶1时,碳含量升至最高含量,随着液固比的提高,碳含量基本保持平稳。分析是随着矿浆浓度变小,杂质金属氧化物与混酸的反应强度变弱,造成碳含量的减少。因此试验选择反应液固比为3∶1。

3 结 论

1.从矿物的多元素分析可知,该石墨浮选精矿的主要杂质成分为SiO2、Fe总、Al2O3,杂质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需要化学提纯进一步除杂。

2.对该石墨浮选精矿采用碱酸法提纯,经单因素条件试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试验每次取5 g精矿,混入3 g的氢氧化钠,加水搅拌均匀后,放入马弗炉内600℃焙烧60 min,将熔融物冷却后,加30 mL水搅拌10 min,洗涤过滤,将水洗渣按照液固比1∶1调浆后,加入12 mL盐酸混匀搅拌60 min,过滤,饼滤洗涤至pH=6,烘干后所得产品中固定碳成分含量可达97.71%。

3对石墨精矿采用超声-混酸法工艺进行提纯,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试验每次取5 g石墨精矿,按液固比3∶1加水调浆,混入1 g/mL盐酸和2 g/mL的氢氟酸,搅拌均匀后超声10 min,常温下搅拌浸出2 h后,真空抽滤,洗涤至pH=7,烘干后产品分析固定碳成分为99.8%以上。

猜你喜欢
氢氟酸液固比精矿
生物质烘干钛精矿对其酸解性能的影响
赤泥提铝尾渣酸浸提钛的试验研究
二氧化硅湿法腐蚀速率的研究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两段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的铜锌铟①
制作雕花玻璃
精细化控制提高重介旋流器分选效率的研究
铜铋混合精矿超声波分散磁选分离工艺
不同处理方法对瓷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