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阅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的探索研究

2020-11-03 05:45高斯雯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日语课程思政阅读教学

[摘  要:大学日语阅读课程,是学生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课程之一,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应该担起责任,努力做到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相统一。日语阅读“课程思政”从必要性、可行性及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日语;阅读教学;“课程思政”;策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该指导纲要强调,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语阅读课程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覆盖了日本文化、语言、文学、艺术、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日语原文、掌握阅读技巧、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提升阅读阅读速度,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同时达到实际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高校的日语阅读课程,是学生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课程之一,该门课的任课老师思政教育责任重大。高校日语老师在传授日语知识的同时,努力让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相统一。积极有效推进高校日语课堂的“课程思政”,通过跨文化的对比,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有民族的自豪感、文化的自信感。

一、日语阅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在世界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一体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引导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目前的大学生,有自己基本成型的三观,这个时候给他们灌输思政的三观,他们可能不会想接受,除非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或是有理有据的。目前日语阅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其内容主要是日本的原版素材,反映日本的社会文化,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非常少。这种只有外来文化输入,没有本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导致学生对日本文化盲目的崇拜,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地削弱。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学习外语,由于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使很多大学生弱化了本国文化的自觉培养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思政教育”是一种历史使命,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好育人责任。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教师在课堂上,找准切入点,针对课程思政因势利导,让学生坚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个人的爱国意识,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日语阅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日语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量,让学生通过了解各种文体,各种内容的文章,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在学习日语的时候也能够了解到当代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通常阅读课程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新颖、题材多样化、内容贴近生活、难易适中,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外语的学习除了功能性以外,还需要体现语言发展的人文特征。培养学生时要让学生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合作能力等。跨文化的学习,更要凸显人文特征。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日语原文的阅读过程中,适当地导入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通过两国文化的对比,促进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地发扬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比起日语的其他基础课程而言,日语阅读课程是实践并推行“课程思政”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材料的内容,将思政的元素融入课程,发挥隐性的育人功能,给学生树立积极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三、日语阅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有在阅读的材料中发现德育价值的内容,才能将思政元素慢慢导入其中,将“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落实。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该门课程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心怀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把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在教学改革上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反思,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由于日语阅读的课时有所减少,那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课文的选择就要有侧重点,课文的选择尽可能实现“政治性”和“人文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学生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对象。在日语阅读的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到,外语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外语同时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日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通过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对本国文化有所认同。现在大部分在校学生习惯通过微博热搜去了解时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有用的时事热点进行探讨分析,辅助日语阅读课程的教学。通过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教师让学生感受并认同课程中所体现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出现很大的改变。“课程思政”目的是将思政的理念贯穿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日语阅读课,是专业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日语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思政”的理念,找准切入点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培养学生德才兼备。

参考文献

[1]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

[2]边宇琪.外语类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18).

[3]黃俊娥,王成霞.“课程思政”背景下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8).

作者简介

高斯雯(1986.01—),女,云南昆明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中日语言对比、日语教学。

猜你喜欢
日语课程思政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