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德国碧特博格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决赛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2020-11-04 10:5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加布里爱德杀球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6年德国碧特博格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决赛中国VS英国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羽毛球实践与运用等的有关书籍来进行论文的撰写。

(2)录像观察法。

用电脑观看并分析2016年德国碧特博格羽毛公开赛混双决赛中国VS英国的视频。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24.0对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发球与接发球

表1 发球技术中发小球、发后场、接发球的次数以及失误次数

在本场比赛中,双方使用的发球技术有发小球、发后场球。在发球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身或其他原因导致发球失误。由表1、英国队员爱德·考克/加布里在发小球过程中失误次数多于中国队员郑思维/陈清晨,特别是加布里,发了2次小球,结果一个失误,一个短球。英国队员使用的发后场球技术次数居多,加布里几乎使用的都是发后场球,但是有些球在移动速度快,弹跳好的,能力强的对手郑思维和陈清晨面前,发后场球就是个不明智的选择。后场球在混双比赛中并不是很实用,毕竟男队员的挥拍速度和杀球力量对于防守的女队员来说威胁是很大的。接发球在一场比赛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接发的时候你有三种选择:放网、推中场、推后场,当然这得看对手的位置而定。从表1可以看出在接发球过程中,中国队员的状态好于英国队员,中国队唯一的一次接发失误是在第一局比赛比分为9:10时,加布里发球,陈清晨接发球,对手发了一个长球,陈清晨过度下压,导致球下网。英国队员接发球失误次数较多,个人觉得他们是在强大对手面前心态不好,身体过于僵硬,手臂动作过大,导致接发球失误。

2.2、前场技术

(1)勾对角、推球。

表2 勾对角和推球技术的次数对比

由表2知,由于对角线技术难度系数高,对我们的要求也高,所以在本场比赛中很少采用对角线技术:球必须非常靠近球网,而且必须沿球网旋转和落下,否则很容易被对手攻击。第二盘15:14,陈清晨发球,爱德.考克接。几轮之后,加布里埃尔转身。对方还没来得及接球就赢了。双方男选手在比赛中经常使用推举技术,而女选手则略有不同。英国女选手几乎都选择在后场发球,因此她们大部分时间处于防守状态,但她们的能力不可小觑,尤其是面对郑洁的对手,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她们都能将球推回。双方使用的搓球频率并不高,在混双比赛中,女性的主要任务是防守(网前),但表中显示,英国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该技术。在整个比赛中,爱德.考克在网前更加活跃,进攻欲望强烈。因此,英国女队员的真实能力没有表现出来。第一局1:0结束比赛,陈清晨发球英国爱德.考克接发球。两个回合之后,因中方选手未到准确的击球位置,回击未有足够速度和力量失去一分。当比分为8:5时,郑思维发球,加布里接发球,郑思维下一个发球不好,所以球比较高,速度不快也刚好把球送到爱德.考克的正手上,导致球直接被扑死,英国队员赢得比分。

(2)封网、挑球。

表3 封网、挑球的次数对比

由表3可知,羽毛球中的封网是需要做出准确掌握击球的时间的,在第二局比分为8,双方打平时,英国选手爱德.考克发球,中方队员陈清晨接发球,多个回合后陈清晨回球,加布里抓住机会使用封网技术取得一分;当此局比分为10:10时,郑思维发球,爱德.考克接发球,经过5次相互对打后,中方队员陈清晨未在恰当的时间而封网致使球下网,使比分落后于对手一分。所以说,选择使用封网这项技术时候,一定得掌握好时机,不然不仅赢不得比分,可能还会丢分。其次,能明显看出男队员使用挑球的次数高于女队员。其要求球要挑到位,而且球又高又远,到对方后端线前才是标准的挑球,否则会给对方制造杀球机会。网前挑高球技术在比赛中可以看出,中方和对手都展现出了其真实的技术水平,因为这技术在羽毛球救赎中式非常容易掌握的一门技术。

2.3、中场技术

比赛中,中场技术包括:平抽挡与接杀球。而且两项技术的使用次数都比较频繁,挡网是将球回到对方场地的两腰或两个网前的左右角,转被动为主动;抽球则是当自己处于被动时选择使用的技术,转被动为主动,有时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表4 挡网、抽球、接杀球的次数对比

通过表4,挡网技术一般是男队员使用的次数居多,技术要求是:必须将球回到位,但是球高度要适宜。在此场比赛中,两国运动员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在比分是6:5,中方领先一分的时候,郑思维选手发球,英国加布里接发球。几个回合以后,加布里利用郑思维的速度和力量进行快速防守多次回球,但最终被对手杀死。只有郑思维比赛中使用了更多的抽球技术。第一局比分是19:15时,中方郑思维发球,爱德·考克接发球,在双方连续击打9个来回以后,中方郑思维选择使用了抽球技术。使自己从被动的状态化为主动,使敌人大部分时间一直在防御,从而拿下此分。在接杀球技术中也是要创造相互残杀的机会增加获胜的机会,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加步里多次防守失败,力量速度同时使用杀球防守下失败了很多次,导致失分。从比赛中可以看出,发球、接发球等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学会自己拥有的技术,并且加以运用。

2.4、后场技术

后场技术包括:吊球、杀球、高远球。一场混双比赛中,杀球使用次数肯定是高于其他技术的,因为男队员得分大部分靠的是杀球,他们有力量、有速度,而且专找对方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女队员下手,有时候直接杀球得分;吊球是为了调动对方,让他们进行跑动来消耗自身的体力;高远球起到一个过渡作用,为更好的回击做准备,但不适合运用在双打比赛中;抽球则是当自己处于被动时选择使用的技术,转被动为主动,有时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表5 比赛中吊球、杀球、高远球技术的次数对比

从表5得出,陈清晨和爱德·考克在这场比赛中使用的吊球次数比较多,吊球,要是运用的恰当,也可以很容易的得分。吊球这一技术在比赛中是非常实用的,它不仅能消耗对手的体力,还能为队友提供更好的进攻机会,使比赛更近一步的接近胜利。双方的男队员使用杀球的次数都高于女队员,男队员在力量、素质还是速度上都占据优势,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杀球是后场技术中主要的得分手段。比如说:第一局比赛,比分为7:9,爱德.考克发球,陈清晨接发球,5拍连续击打后,陈清晨两次吊球,爱德.考克推了一个对角中场球,为接下来的进攻创造了机会,由于调动太大,陈清晨跑的距离太长,虽然救到球,但没法阻止对手的强攻,被爱德.考克直接杀球杀死。高远球技术在本场比赛中使用的次数很少,它更适合在单打比赛中使用,单打个人活动空间大,要求全面调动对手,以给自己创造进攻机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场比赛中国队以2:0的成绩拿到了冠军,两局的比分为:21:16和23:21。整场比赛仅仅花了36分钟,越能看出英国队的两名队员状态不佳,失误次数也越多,在发球、接发球中存在很多失误;两队员的心理素质也不是很好,大概是在强大对手面前略显紧张,英国队员爱德.考克在比赛中太过于积极表现,似乎把自己的夫人加布里的风采都抢了过来,加布里虽然表现不多,可关键时刻,她还是会有所表示,只要被她接到的球,她都能打出水平来;总的来说,爱德.考克夫妇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而中国队员则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是非常漂亮的,郑思维:球路好,线路变化快、挥拍快、移动速度快、弹跳好,会观察;陈清晨:后场移动速度快,跑位快,有组织球路的头脑。他两在比赛中发挥出了实际水平,两人的配合也是做得非常漂亮,让对方没有机会可趁,尽管陈清晨在比赛时也有失误,但是相对于爱德·考克和他的夫人加布里来说,其现就好得多。本场比赛,中国队员获胜的原因是:一是靠对方多次失误得分,二是靠自己的实力得分。

3.2、建议

首先,加强基本功和技战术的运用的练习;一场比赛的胜负并不单纯的取决于一项技术或战术,而是多种因素的结合与运用。包括:基本功、技战术的运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可以说几者是缺一不可的;其次,加强心理素质和状态方面的练习。在基本功扎实、技战术运用合理的基础下,本场比赛英国队失败表现出最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心理素质,状态不佳,导致失误次数太多,从比赛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们一直被对手压着打,处于被动状态;最后,在双打比赛中,发球,可以选择发后场球,但频频发后场球是不明智的选择,有时发的后场球不到位被对方抓到,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给队友增加防守的难度,只有注意到这些,在比赛中获胜的机会才会更大,比赛经验的积累也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加布里爱德杀球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碎片(组诗)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加布里尔的生日派对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金达-爱德杯国际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大巴之上的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