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用药特点的聚类分析

2020-11-06 05:56余杨徐小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用药规律经验总结

余杨 徐小云

摘要:目的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和探讨徐小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用药规律与特点。方法 收集并整理徐小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对使用频率>25.0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179例病例,1039张处方,共涉及126味药物。通过聚类分析,最终得到4个聚类组合和2对常用药对。结论 徐小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用药特点有,多以具有活血、养血、凉血、辛散发表、健脾和胃、止痒、行气功效的药物相配伍,善用气轻味薄的解表药,重视脾胃,常用2对药对,即川芎与厚朴、白鲜皮与地肤子,善于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徐小云;经验总结;用药规律;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0-0020-05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Xu Xiaoyun's medication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vulgaris by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Xu Xiaoyun's oral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for psoriasis vulgaris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and the drugs with frequency of use> 25.00% was performed by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179 cases and 1,039 prescriptions were collected, involving a total of 126 drugs.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4 cluster combinations and 2 pairs of commonly used drugs were finally obtained. Conclusion: Xu Xiaoyun's medications for psoriasis vulgari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patibility of drugs with the functions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nourishing blood, cooling blood, dispersing wind,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stomach, relieving itching, and promoting qi, and the use of more thin anti-epidemic drugs, focusing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commonly used 2 pairs of drugs, namely, Ligusticum wallichii and Mangnolia officinalis, Cortex dictamni and Belvedere fruit and a better application of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to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psoriasis vulgaris, Xu Xiaoyun, experience summary, medication rules, cluster analysis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伴有剧烈瘙痒,其病程缠绵,易于复发,难以治愈,常对患者心身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徐小云是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室专家,201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近60年,在治疗银屑病、湿疹、疮疡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笔者对徐小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汤剂口服处方用药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以期探索其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组方用药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徐小云门诊患者。本研究共收集病例179例。其中,男111例,女68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90岁,平均(44.51±16.05)岁。收集的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共计1039张。

1.2 诊断依据 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参考《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诊断标准。

1.3 数据处理

1.3.1 数据预处理 (1)处方中的中药名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进行规范,如夜交藤改为首乌藤,元胡改为延胡索,仙灵脾改为淫羊藿,银花改为金银花,丹皮改为牡丹皮等。(2)中药饮片炮制前后功效有差异者,按生熟分开,如生甘草、炙甘草,生黄芪、炙黄芪,生麻黄、炙麻黄,生地黄、熟地黄,生牡蛎、煅牡蛎,生石决明、煅石决明,生栀子、焦栀子,生白芍、炒白芍,生白术、炒白术,生薏苡仁、炒薏苡仁,生山楂、炒山楂,生何首乌、制何首乌,清半夏、制半夏等。(3)以不同藥用部位入药者,按部位分开,如紫苏叶、紫苏梗,桂枝、肉桂等。(4)因产地不同,功效有差异者,按产地分开,如浙贝母、川贝母等。

1.3.2 数据的录入 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录入数据。然后进行审核,以保证录入数据与原始病历一致。

1.3.3 数据的量化 将每1味中药作为1个变量,采用二分类量化处理,对每一个变量赋值:处方中有某药为“1”,处方中无某药为“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描述。计数资料数据以个数(n)进行统计学描述。对收集的处方中出现的药物做频数统计。每一味药物的频次等于出现该药物的处方数,频次与收集的处方总数的比值即为该药的使用频率。对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做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法,将每1味药物作为1个变量,对变量分群,聚类方法选择组间联结,以二分类平方euclidean距离作为度量标准,输出树状图作为结果。

2 结果

2.1 药物频数统计 1039张中药汤剂口服处方中,共使用中药126味,累计频次16960次。具体药物的使用频次、频率及其由高到低排序见表1。

2.2 药物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将诸多变量中相关程度最高者聚为小类,再将此小类看作变量,与剩下的变量一起继续做聚类——将该步骤中相关程度最高的变量聚为一类——依此类推,最终把所有变量都聚合到一个大类。本研究利用此方法将众多的药物聚类到若干药物组合,再分析所得的药物组合,化繁为简,从而使某些潜在的用药规律与特点能比较清晰地显现出来。

根据徐小云临证经验,对使用频率高于25.00%的22味药物做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从中发现,①2组常用药对,即川芎与厚朴,白鲜皮与地肤子。②在聚类过程中,当类间距离为20时,所有药物才被聚类到各自相应的组合,此时共得到4个聚类组合,即聚4类,各聚类组合中的药物及其主要功效见表2。

3 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属于中医学“白疕”、“松皮癣”、“干癣”等范畴,虽然很早就认识到其具有红斑、鳞屑、点状出血、瘙痒的临床特征,但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时至今日也尚未完全达成共识。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为“干癣”,明代李梴认为“干癣”发病由内外合邪而致,内因为“血分热燥”,外因为“风毒克于皮肤”[4]。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提出:“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当前多以“从血论治”思想,即以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为基本证型,指导临床诊治与相关研究[5]。

根据本研究结果,再结合徐小云临证特点发现,尽管银屑病病机复杂,徐小云在治疗时用药机动灵活,随症加减,涉及药物品种多达126种,但其治疗时仍谨守基本病机,针对3个基本证型分别予以凉血(所用药物有生槐米、牡丹皮、赤芍、紫草、生地黄、茜草)、养血润燥(所用药物有当归、制黄精)、活血(所用药物有丹参、莪术、红花)之法;除此之外,通过分析其常用药物所具有的功效发现,其临证还频繁运用辛散发表(薄荷、紫苏叶、白芷、荆芥、羌活、桑叶)、健脾(茯苓、炒白术)、和胃(炒神曲)、止痒(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行气(厚朴、陈皮)等法。

本研究所得的聚类组合C1包含13味药物,与聚类组合C2、C3、C4中的药物在功效上多有重复,结合徐小云临证特点,认为此13味药物是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类组合C1中多味解表药的出现,表明徐小云善用解表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这与徐小云认为“风邪”是寻常型银屑病重要发病因素的思想相一致。“无风不作痒”,徐小云结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的症状,提出尋常型银屑病发病离不开“风邪”为患,确立“祛风”为治疗大法,临证使用大队气轻味薄的解表药发散风邪,处方中此类药物常常达到4味。一来,寻常型银屑病病位在肌肤,此类药物味辛发散,主入肺经,偏行肌表,直达病所,祛除风邪及其所挟之寒、湿、热、燥之邪;二来,此类药物清轻升浮,不仅可祛除在表之邪,还可透泄病变过程中所化生之热、之燥、之风[6];三来,《灵枢·五味论》有云:“辛走气”,此类药物味辛行气,又可助气血流通,加强行气活血功效。

聚类组合C1、C2中健脾和胃药物的使用,体现了徐小云临证对脾胃功能的重视。徐小云考虑到寻常型银屑病病程长,“久病多虚”,加上脱落之鳞屑为气血所化,本病患者多有气血损耗,故其常加入茯苓、炒白术等健脾之品以资化源。再者,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服药时间长,往往食欲不振,徐小云又常合用和胃之药,如炒神曲等,使胃纳增加,运化之源充沛,同时也增强了脾胃受纳运化药物的能力。

本研究发现,徐小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时常用2对药对,即白鲜皮与地肤子、川芎与厚朴。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药性论》载:白鲜皮“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滇南本草》载:地肤子“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在中医皮肤科,两药常合用,以加强止痒功效,用于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有研究表明,白鲜皮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过敏、抗菌、止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7],地肤子具有抗炎、抗过敏、抑菌、抗氧化等活性[8],均可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寻常型银屑病[9]。

川芎味辛,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本草汇言》载:川芎“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本草正义》载:“上升头顶,旁达肌肤,一往直前,走而不守”;厚朴行气以助活血,且味辛能宣通,有助宣散风邪;两药合用既能调和气血,又能宣散致病之风邪。徐小云在寻常型银屑病的3个基本证型均使用过该药对。两药配伍的用法亦见于中医皮肤科常用方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消风散(荆芥、川芎、羌活、僵蚕、防风、茯苓、蝉蜕、藿香叶、人参、厚朴、陈皮、甘草)[10],该方主治皮肤顽麻、瘙痒瘾疹等疾患,其中便以川芎活血散风,厚朴宣通理气,两药相合,不仅活血行气,还能助方中祛风之品疏散风邪。

聚类组合C1中还有一味炒白芍,根据徐小云临证特点,其不仅仅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在血热证、血瘀证中,也多有使用。炒白芍的药理成分主要为白芍总苷。药理研究证实,白芍总苷具有多途径双向调节免疫、抗炎、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等作用,现已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11]。有研究表明,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能有效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防止复发[12]。可见,徐小云临证时善于吸收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其所用。

上述用药特点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证组方用药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应用聚类分析研究组方用药规律必需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对各个基本证型分别进行研究;所用药物之间的关系,药物与症状的关联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1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7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9.

[4]张伟姝,郭昕炜,李冠汝,等.关于银屑病(白疕)古代文献的浅述[J].中医药导报,2019,25(1):103-106.

[5]施丽丽,刘涛峰.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2):204-206.

[6]杨素清,张婷婷,闫景东.王玉玺教授从“风”论治银屑病的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60-461.

[7]劉雷,郭丽娜,于春磊,等.白鲜皮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6,38(12):2657-2665.

[8]邵荣杰,邵世宏.地肤的各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23):3605-3610.

[9]刘靖,黄平平,张思文,等.银屑1号含药血清对银屑病中性粒细胞分泌 NE、trappin-2 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7):1480-1483.

[10]朱步先.理气药功用别裁[J].中医杂志,2011,52(3):262-264.

[11]凌雪梅,田伟.白芍总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四川医学,2017,38(5):541-545.

[12]尹玉清.白芍总苷长疗程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185-186.

猜你喜欢
寻常型银屑病用药规律经验总结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临时展览对高校博物馆工作的促进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