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宫到博物院

2020-11-06 07:25徐婉玲
科学大观园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古物陈列故宫博物院

徐婉玲

“紫禁城600年”特展正在展出,其实今年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95岁的生日。

紫禁城,这座帝制时代的皇家宫殿,是如何一步步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馆的?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重温这段过往!

古物陈列所肇建“以为博物院之先导”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

帝制终结,民国肇建,这为紫禁城的空间转变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其间,民国政府与清室就宫殿建筑使用、古物保管以及移居颐和园诸问题进行多次磋商。最终,清室答应将紫禁城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三海(南海、中海、北海)让归民国政府,并议定奉天行宫(今沈阳故宫)和热河(今承德)避暑山庄所藏古物及陈设品移运北京,作价收归民国,存储博物院。

1913年12月,内务总长朱启钤以“默察国民崇古之心理,搜集累世尊秘之宝藏,于都市之中辟古物陈列所一区,以为博物院之先导”为宗旨,下令筹设古物陈列所,颁布《古物陈列所章程》。1914年10月10日,古物陈列所在武英殿正式开幕,中外名流及博雅君子亲临盛典,观摩展览。10月11日,古物陈列所正式对民众开放。据记载,当日民众购票入内参观,按照指定路线游览,秩序井然,售票数量达2000有余。1915年1月,外交部以“保存古物有教育价值”,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款中,拨发古物陈列所经费20万元,从事宫殿修缮、库房营建以及陈列室改造等工程。是年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经修葺整理供人游览,宝蕴楼库房亦经竣工验收备储古物。及至1916年10月,文华殿陈列室布置就绪,选择珍品,广为陈设,分别部居。

尽管游览规则严苛(参观者不得随意摄影及摹绘紫禁城各殿阁建筑,亦不得触摸、摹绘及拍摄陈列品),加之门券价格昂贵(武英、文华两殿游览券价各售大洋一元,太和保和中和三殿游览券共售大洋五角),古物陈列所仍是民初北京观摩古物、精研画法的艺术圣殿。陈师曾《清代花卉之派别》指出:由文华殿所陈之卷轴册页,而知宋元以来花卉之源流派别。狄葆贤《文华殿观画记》认为:武英殿所陈列者,多系瓷铜金玉等品,有类博物院;文华殿则专陈设书画,颇类画院。

故宫博物院开院“其精神全在一公字”

古物陈列所开放格局逐渐形成之时,居住在紫禁城后廷的逊帝溥仪小朝廷,因财政收支日渐失衡,入不敷出,甚至债台高筑,清宫内府几代累积的珍宝古物,却以赏赐、抵押、拍卖等形式,逐渐流出宫禁。更为严重的是,1923年6月26日晚,建福宫花园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乾隆、嘉庆时期封存于敬胜斋、静怡轩、延春阁等处的珍贵收藏以及溥仪大婚的礼品焚毁殆尽,损失不可计数。关乎国家历史文化的古物付之一炬,邵飘萍《亡清故宫失火之责任问题》严厉指责清室占据宫殿和焚毁古物的行径。吴梦非《清宫大火与中国的美术品保管问题》建议民国政府在北京设立美术博物馆,集中保管公私美术品。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与指责,罗振玉、金梁、王国维等人筹谋对策,向溥仪进呈多个博物馆规划方案,为清室古物谋求出路。1924年5月18日,王国维进呈《筹建皇室博物馆奏折》,建议溥仪“开放禁城离宫之一部为皇室博物馆,而以内府所藏之古器、书画陈列其中,使中外人民皆得观览”。

然而,溥仪小朝廷的皇室博物馆计划尚在缓慢推进之中,“北京政变”已在瞬息间爆发。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黄郛组织摄政内阁。11月5日,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并派北京警卫总司令鹿钟麟、警卫总监张璧,偕同民众代表李煜瀛进入紫禁城,要求溥仪“即日移出宫禁”“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11月7日,摄政内阁正式发布命令,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聘请李煜瀛为委员长,延揽学者专家,点查清宫物品,清理公产私产,其所有应归公产者,备充图书馆博物馆之用,借彰文化而垂久远。11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点查清宫物件规则》,详细规定点查过程中的启封、点查、登记、编号、造册、摄影等步骤手续,以及点查与监察人员的组合等问题。自1924年12月24日起至1930年3月24日止,清宫物品点查共计用时五年有余,陆续印行《清宫物品点查报告》6编28册,登记各类物品约117万件。

随着清宫物品点查报告的公布,社会各界参观故宫的需求日渐增多。1925年4月12日,清室善后委员会修订《参观故宫暂行规则》,于每周六、日下午一时至四时半对民众开放。要将历代皇室收藏陈列展览,为全社会所公有共享,尽快筹建图书馆博物馆逐渐提上清室善后委员会的讨论议程。

9月29日,李煜瀛召集清室善后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故宫博物院开院日期及各项章程草案。是日,李煜瀛手书的“故宫博物院”匾额悬挂于神武门城楼上方。

吾国博物馆事业,方在萌芽时代,民国以前,无所谓博物馆,自民国二年政府将奉天、热河两行宫古物移运至北京,陈列于武英、文华二殿,设古物陈列所,始具博物馆之雏形,此外大规模之博物馆,尚无闻焉。有之,自故宫博物院始。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在乾清门隆重举行。开院典礼结束后,来宾与市民出入博物院各宫殿,参观宫殿建筑及陈列的古物。故宫博物院下设古物和图书二馆。古物馆于坤宁宫分设书画、古铜、陶瓷、景泰蓝、雕漆等陈列室,《丹枫呦鹿》和《雪芦双雁》同室辉映,散氏盘和新莽嘉量举世无双。图书馆则以文渊閣《四库全书》、昭仁殿《天禄琳琅》、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以及景阳宫内御书房为原状,以存历史真相,其余散存各处图书则集中寿安宫陈列。

紫禁城之内,既有内府钟鼎彝器之布置,又有历代宫廷瓷器之陈列,再有书画名迹古籍巨册之保存。举国民众无不惊喜过望,咸欲一窥数千年神秘之蕴藏。两日之内,观众竟达5万余人。开院当日,故宫博物院内人头攒动,观者如堵。次日,清理参观路线,捡拾妇孺手帕鞋帽共计四抬筐,实为博物馆界未有的盛况。

如此热闹激越的场景,有力地宣示了故宫博物院开院的历史性意义。原本封闭森严的皇宫里,挤满了平民百姓;原来属于皇帝私有的古物,突然有了全新意义的观众。李煜瀛在故宫博物院建院四周年纪念会上不无感慨地说,“以前之故宫,系为皇室私有,现已变为全国公物,或亦为世界公物,其精神全在一公字”。

完整故宫保管“系为世界文化史上尽力”

故宫博物院开院的盛况仅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受政局变动和人事更迭影响,故宫博物院经历多次改组。尤其是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故宫博物院时期,国府委员经亨颐以“皇宫不过是天字第一号逆产”,提出“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的议案。一时之间,故宫博物院前途堪忧,古物图籍面临分散。马衡、沈兼士、俞同奎等人发表声明,陈述故宫博物院创院之艰难,驳斥经亨颐提案之不当,恳请各界主持保全故宫博物院,万不能与逆产等量齐观。张继亦呈文申述,明清两代“结五千年之旧史,开未来之新局,故其文化实有世界价值”,保护文化结晶之故宫及其藏品“系为世界文化史上尽力”。经多方协调努力,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故宫博物院下设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这一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架构更为完善,发展规划也逐步实施。第一,积极筹措资金,修缮古建花园。利用基金收益及社会捐助,慈宁宫花园、御花园、宁寿宫各处破败屋宇以及神武门城楼陆续得到修缮。结合陈列室的开辟,永和宫、承乾宫、景仁宫陆续修缮,钟粹宫、景阳宫和斋宫略加修理。

第二,集中整理古物,分设专馆陈列。古物馆陆续辟设钟粹宫书画、景阳宫和承乾宫宋元明清瓷器、斋宫玉器以及永和宫钟表等专门陈列室,又在坤宁宫、交泰殿、上书房等处布置乾隆珍赏、盆景、插屏、珐琅、象牙、刀剑、玉器、碑帖、古铜镜及景泰蓝等普通陈列室十余处。文献馆在养性斋陈列玉玺,乐寿堂展示慈禧生平用品和溥仪及其妻妾的作品,阅是楼和畅音阁陈列剧本戏衣和演剧布景,神武门陈列布置銮舆依仗。图书馆则以寿康宫为书库和阅览室,英华殿为陈列室。

第三,修缮角楼城墙,开辟环城游览。1930年10月10日,紫禁城角楼及城墙马道修缮完毕,观众购买游览券便可登上城墙环游一周,全城及西山风景一览无余。经此综合规划与实施,建筑原貌保存和古物专馆陈列的规划布局已渐具雏形,博物馆、图书馆和公园的功能设計更显多元立体。《故都竹枝词》有载,“歇日御沟游客笑,乾清门内饮茶来”“游客纷来看古物,漫疑鱼贯叩丹墀”。

第四,鉴于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性质相同,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于向行政院呈送“完整故宫保管计划”,提请国民政府将古物陈列所的故宫外廷保管之权转移故宫博物院,以博物院的形式保护宫殿建筑及其古物的完整性。1930年10月25日,经行政院会议决议,通过“完整故宫保管”提案,同意古物陈列所归并于故宫博物院,中华门以内至保和殿直至景山,以及大高玄殿、太庙、皇史宬、堂子等处统归故宫博物院管理。11月15日,故宫博物院方会同内政部及平津卫戍司令部、公安局各机关接收古物陈列所完毕,故宫初次实现南北统一。

第五,古物陈列所肇建、故宫博物院开院和完整故宫保管,是紫禁城空间转变的三个重要阶段。清华大学四教授陈寅恪、蒋廷黻、顾颉刚、吴其昌曾有评述:“民国三年,内务部移热河避暑山庄,及奉天行宫全部古物至京,设立古物陈列所,实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有意义之大进步。其后民国十三年驱逐溥仪出宫,设立故宫博物院,为中国文化史第二次有意义之大进步。至于今日故宫博物院之接收古物陈列所,当为第三次之进步。”然而,1931年的华北战局变化以及1933年的故宫文物南迁,致使“完整故宫保管计划”暂行搁浅。直至抗战胜利之后,古物陈列所于1948年正式归并故宫博物院,故宫和博物院最终实现统一。 紫禁城由皇宫转变为博物馆,皇家收藏从秘藏走向公开,对中国博物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这一点,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马衡曾给予高度评价:“吾国博物馆事业,方在萌芽时代,民国以前,无所谓博物馆,自民国二年政府将奉天、热河两行宫古物移运至北京,陈列于武英、文华二殿,设古物陈列所,始具博物馆之雏形,此外大规模之博物馆,尚无闻焉。有之,自故宫博物院始。”

◎ 来源|微信公众号“微故宫”

猜你喜欢
古物陈列故宫博物院
古物与图像:兼论艺术史中的图史博弈性
出售中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组合与构建
小偷盗文物后厄运连连 留条归还:千万别偷古物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上·古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