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的激荡

2020-11-06 06:20张伟锋
延河·绿色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领悟写诗层面

张伟锋

诗歌这种因子于我的作用越来越深,这种不断地纵深源自体内的反复激荡。自写诗以来,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发掘自己、反抗自己,这近乎是一种残酷的折磨,但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曼妙体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激荡的作用下,我日渐变得沉稳、宁静、开阔,这是我喜欢的感觉,我会继续下去。我以为这是道与术的二元关系中的道之问题。虽说道与术同样重要,缺了谁都不可取,但这些年来的诗歌写作中,我在道的精力耗费上却远比术多,这就使我的诗歌结构、语句、遣词顯得有些笨拙。这种笨拙的姿态,就像我的出身一样,身上沾满了泥土、汗水和粗糙。不过,这或许与偏爱有关,我依然对此持有挚爱的态度。我想,在诗歌写作上,我还会继续在道的探寻上做一次又一次艰苦地跋涉。渴望道的获得和境界的上升,使我无法停止思考的步伐,我的脑海里总会闪现各种各样的画面、各种各样片段式的想法,所有这些东西,具象下来以后就是在我的体内形成一种剧烈的激荡,有时是双方交战,有时是三方撕扯,有时是多方博弈。这绝对是一种体力和脑力共同消耗的活计,也绝对是驱使自己不断向前的饶有兴趣的创作旅途。

体内的激荡,一个层面是诗歌层次的探寻,另一个层面是生命哲学的领悟。第二个层面与个人的成长、境遇等状况息息相关。一路走来,反观自己的人生足迹,有稚嫩,有无知,有鲁莽,有傲慢,有偏见,有粗鄙,有不堪,也有自以为是……一件一件地倒出来,它们在地上堆成了高高的小山。这个时候让诗歌隐去,这个时候做一个身无一物的普通人,使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对峙、搏斗、撕裂,然后击毁那些溃败的部分。这些年来,我像个手提钢刀的人,在体内的激荡中,尽情地释放那些幽暗的角落,即便一时难以攻克、斩杀它们,但是我依旧站在山巅之上,毫无畏惧、毫不退缩,勇敢地面对自身。记得南宋词人陆游曾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经过世间的雨打浮沉之后,于我而言依旧很受用。秉持着这种理念,我在诗歌写作的路上,不断地撕开自我,又不断地缝合自我,用对生命的领悟和完善之心,向诗歌的内核迁移、靠近。不知不觉,写诗已经十七年,这种持续不停地体内的激荡,于我而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的习得。世事沧桑,时光悲凉,诗歌的存在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我是一粒细微的水中之沙,在其间游走,在其间修炼,在其间超越自己,在其间不断地靠近诗歌本身。至于最终结果如何,仿佛已经不是很重要。我觉得,要有一种“抱着稻草向太阳”的气魄和能力,也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淡定和从容。

猜你喜欢
领悟写诗层面
为你写诗
多么痛的领悟
区别
读诗十二法
成熟的写诗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
“浮”字等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领悟真谛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