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举隅

2020-11-06 06:15朱军
家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课堂教学

朱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深度学习也叫深层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作为一种学习理念,深度学习既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用一种比较高阶的思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迁移的学习过程。因此,要让深度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发生,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实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适当运用“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在教师深度教学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的方式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营造适当的情境以及开展有效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激发学生深度表达欲望,在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中实现深度理解文本,进而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设计高质量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文章主旨

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深入思考,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当,这也是深度学习所强调的高质量问题驱动的学习。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内地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帮助学生与教学内容展开深层的“对话”,进而有效挖掘文章主旨。

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笔者在学生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重心是范仲淹借写岳阳楼之序,抒发“古仁人之心”,那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叙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呢?文章第三、第四两个排比语段,虚拟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所见的一阴一晴的两种景色,以及面对不同景色流露出的一悲一喜的两种情感。“迁客骚人”为什么悲又为什么喜呢?凄冷迷蒙的洞庭阴雨图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因而流露“感极而悲”之情。和煦明丽的洞庭春光图带给“迁客骚人”“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乐到极致而“喜洋洋者矣”。其本质是“以物喜,以己悲”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人生观。而作者笔下的“古仁人之心”恰恰是“或异二者之为”,与“迁客骚人”截然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都不会更改的决然。因此,花如此多的笔墨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目的是将他们的悲喜之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二、营造良好情境,助力学生深究作者心声

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恰当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形成生动形象的切身体验,甚至引起学生基于作者经历、文本内容的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营造良好的研究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思维的空间、发展的机会,引导学生在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知识体系,实现融会贯通。笔者在与学生学习《桃花源记》时,首先与学生结合文本探究作者笔下的桃花源:

景色优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安定宁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快乐幸福: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物质富足: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

与外隔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同时出示文章写作背景:东晋末年,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然后让学生结合以上两种情境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学生基于文本,围绕两种情境探究得知:陶渊明本身具有“大济苍生”之志,出仕之后,看到的是当时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战乱的频繁、赋税的繁重、民不聊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面对此情此景,他的心中是悲愤的更是无奈的,因此,他唯有借助创作来描绘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以此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

两种不同的情境,一明一暗,自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从而提供学生思考的方向,助力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探究,真正体现“阅读教学无非就是要领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体验。

三、进行有效拓展,促进学生深度运用所学知识

语文深度学习的出发点是文本,归宿点却不仅仅是文本。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片面停留于文本知识,而应该用一种比较高阶的思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迁移,一方面将现有知识与以往知识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構,另一方面能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学习离不开深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高阶学习,是区别于,简单地描述和复制的浅层学习的,而是一种具有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学习。因此,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让深度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发生,学生才能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了解作者,理解文本,活学活用,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才得以深度提升。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