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

2020-11-06 06:15刘钰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刘钰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和重要选择,是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和完善机械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形式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   机械课程   中职教学   人才培养

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师主要采取满堂灌、单向示范等教学形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学生能够参加实习、实训的课时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影响了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建设应更具有针对性,给予学生更多实习实训的机会,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双赢”。

一、通过校企合作,明确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当前,中职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学生机械专业职业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如有些中职院校的机械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技能性素质得不到发展,学生在就业上面临了很多困难。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在制定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以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广泛合作,结合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技能需求和职业道德需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如除了理论课程的常规教学目标之外,中职院校的机械课程教师还应提高学生的机械操作能力,端正学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实现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

二、通过校企合作优化机械课程的内容体系

對于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基本素养、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素质。为了让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中职院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优先针对企业机械工作岗位迫切需要的素质开展教学,优化调整传统的机械课程内容体系,制定机械专业课程的内容重点及主次排序。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企业对机械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中职院校应采用订单式培养,制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使课程学习更具有针对性,避免机械类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三、通过校企合作,丰富学生机械类课程的实践形式

为了有效提高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践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实践也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和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学生的各项实用技能和素质得到锻炼。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办学的形式有很多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建校内实践基地,以便学校及时收集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暴露的素质缺陷和实践内容,也让学生的校内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即让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参加专业实践,这有助于有效检验个人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未来参加工作时的职业素养。

四、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中职机械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建设

在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更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基于培养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现实需要,中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形式加强机械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中职机械课程教学的质量。一方面,中职院校要鼓励教师深入机械类工作岗位一线,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明确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向;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可以对外引进在机械专业工作岗位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加工实训等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总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关键是要增加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一来,学生才能赢得更多实训的机会,为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