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2020-11-06 04:03马文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小学数学

马文英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授课方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小组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前言:当前社会对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如何将团队协作意识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本文将围绕小组合作學习观念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析。

1.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意义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教学,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还有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各项素质的全方位发展。

2.当前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现存的几点问题

2.1学生参与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很容易导致团队沟通不畅的现象。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可度不高,对具体问题缺乏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便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了解,往往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中情况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2.2小组内分工不够明确,缺乏正确疏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探究的学习任务往往由教师指派,并决定具体的分工。由于不同学生所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擅长计算,而有的学生擅长推理,如果学生分工任务不够合理,便会影响学生参与团队协作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不足,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作为一门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学科,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也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

2.3小组合作缺乏有效的管理

小学生尚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的自控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很一般。如果不能对小学数学合作小组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教学的高效性便成了空中楼阁。在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时,往往会出现学生搭配不合理的现象,这样很可能会使学生间产生矛盾,影响小学数学课堂的秩序,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3.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现存的题的解决策略

3.1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接受学科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还没有养成参与意识。在当代社会,团队协作作为人际交往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这正是传统教育下的小学生所不具备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探讨,最终得到知识与答案。在小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价值,让学生逐渐喜欢参与,愿意参与。

3.2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趣味性尤为重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情景,并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趣味性,便会热衷于进行小组探究,并寻求答案。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学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的趣味性。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讨论,并尝试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并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最终使学生在趣味性的讨论中吸收消化这一知识。

3.3改变传统评价模式,注重发展性评价

传统教育过度重视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学生发展进步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时,老师要改变传统观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客观性、全面性评价。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充分观察后,指出学生现存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在合作学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并加以合理的引导,最终帮助学生激发学习自信,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3.4结合实际,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型学科,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由于小学生智力发展还不成熟,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可能并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际,挖掘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图形教学时,可以在小组中布置一个寻找生活中的图形的活动,这种任务相对轻松,也能缓解学科知识的枯燥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使小组教学顺利开展。

结语:素质教育的目标便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授课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对学生的培养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传统教育往往忽视学生参与、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等缺点,而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而要想使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现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进步,实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春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9.

[2]宋爱萍.探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19(27):41.

[3]徐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91.

[4]朴海曼.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05):15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小学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