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美学视域下传统电影美学的嬗变与审思

2020-11-07 03:34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美学艺术

淡 洵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自电影诞生以来就被视作 “技术的产物”,从传统默片到生动的有声片、黑白电影到高清的彩色电影、宽银幕到巨幕(环幕、穹幕),再到如今的CG(Computer Graphics)设计、3D(Three-dimensional)特效、VR(Virtual Reality)技术,每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都伴随着电影美学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一种因数字技术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全新形态—— “数字化美学”悄然出现。这类新兴的美学形态对传统电影美学的影响既包括颠覆与反叛,同时也包含延伸与发展,需辩证分析。同时,数字化美学即虚拟美学,受众在享受它带来视觉奇观时,也应当在 “虚拟”和 “真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注重电影艺术精神内核的呈现。

1 影像呈现:营造技术层面的真实性

1895年 《工厂大门》面世就已奠定了电影艺术的写实主义传统,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进行拍摄,突出纪实功能;30年代初法国 “诗意现实主义”也以真实为底色,充满诗意且富有生活气息;40年代中后期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流派更是将纪实美学推向了顶峰,与一切 “虚假”为敌;巴赞的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克拉考尔的 “物质现实复原论”,都强调电影的本质为逼真性和照相性。不难看出,经典电影理论中的 “真实”“现实”“逼真”实际上都是 “影像的真实”,有真实的场景、人物表演、对白与音响以及空间的真实统一和时间的真实延续。如巴赞在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写道:“摄影的客观性令人信服,必须相信被摹写的原物是确实存在且被重现的,即被再现于时空之中。”然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电影艺术的逼真性和纪实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合成性或生成性,它营造的是一种 “假定的真实”的氛围。也许没有实景或实体,演员只在摄影绿幕前做剧本中需要的动作,后期工作人员则依靠高超的CG技术做出一幅幅史诗场景、人物的服饰与妆效,并配上合成的音效,让观众从心理上认可故事情节在这一假定的情境中发展,由此使观众产生一种实为假象的真实体验,这也被称作 “真实的虚构”,它大大淡化了现实存在与意识想象之间的关系,让虚构出的情境比真实场景更显真实。

斯皮尔伯格擅长于用高科技武装电影,其 《侏罗纪公园》(1993)中特效由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Magic)倾力打造,运用了卓越的CG技术营造出早已灭绝的恐龙的逼真造型,它们能呼吸且有接近真实的皮肤,如同 “重生”一般奔跑打闹,让观众体验到 “真实的虚构”。此外,伊纳里图执导的 《荒野猎人》(2015)运用了数字化手段来演绎代表着巴赞真实观念的长镜头,主角Hugh与CG特效合成的熊打斗的过程用一个完整的长镜头完成,加上IMAX(Image Maximum)的精彩呈现,虽不是记录真实现实的长镜头,但确给观众带来了无法替代的全新感受。李安在近作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和 《双子杀手》(2019)中将电影技术又提高到新的高度——以120帧、3D、4K等技术进行整合创作,意味着银幕上每秒流动着120幅静止的画面,相比普通电影里的每秒24帧更能够凸显微小的细节(见图1);4K超高清分辨率为2160P,横向的像素值约4096个,这些技术手段都使观众具有前所未有的真实体验,无论是泛着血丝的面颊与眼睛,还是射击时掉落的子弹壳,都缔造了一场盛大的视觉革命。

图1 《双子杀手》

若以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写境”与 “造境”作比,传统电影美学中的写实主义偏向于 “写境”,技术美学则更类似于 “造境”。诚然,技术手段使影片带给我们视听上的真实感都是极具震撼性的,甚至比现实真实更加 “真实”。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技术所营造的 “虚拟真实”容易让人们忽略现实的真实并沉浸其中,它虽尽可能地趋近真实,但实质上 “仿真”技术更加背离真实的美学原则。《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中全虚拟人物 “阿丽塔”的体态、五官、表情、肤质非常接近自然人,却始终无法相等同(见图2)。数字技术它终归是一种表达形式,无法定义它究竟为 “第一性”或 “第二性”,只是 “虚拟真实”与真实美学的互悖性仍时刻警惕着人们两者之间无法僭越。

图2 《阿丽塔:战斗天使》

2 审美体验:加强观影过程的互动性

传统的观影模式需要到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充满了 “黑暗洞穴式”神秘感和仪式感,观众及其眼睛都无法移动,影片的内容强制性地灌输给观众,这种单向度的传输方式迫使观众被动接受,参与程度大大降低。而现今观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和家用投影仪等新型设备进行,观众可以自由地快进、放慢、反复播放和跳过广告。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出的 “互动式多媒体”(Interactive Multimedia)认为数字技术更具有实时互动性、多媒体性、虚拟沉浸性等特性,使观众能自由表达审美愉悦、按照自己的审美诉求参与影片的 “改写”。在观影过程中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参与到影片中去,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了主动获取,根据自己的节奏来掌握电影,成为电影的主人。互动意味着观众会对电影给予的刺激作出相应反馈,主要分为 “可视反馈”与 “可感反馈”。“可视反馈”是指观众通过观看到影片画面内容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并与画面主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可感反馈”则是指观众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画面内容带来的身体上的触感,比如眩晕感、清凉感、失重感等,两类反馈是互动式电影必须具备的,相较于传统电影的观看模式,数字技术电影带来的审美体验是有 “互”也有 “动”的。

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姿态,一大批东方新魔幻电影、科幻电影应运而生,如《西游降魔篇》(2013)、《捉妖记》(2015)、《流浪地球》(2019)、《人体快递》(2019)等,无一例外地追奇观式的镜像表达。它们运用3D、CG效果创造出一个个架空异境,使观众看到碎片飞来本能地躲开、看到重拳挥来有意识地避让,这都是获得沉浸感的表现。当然这种只能进行 “可视反馈”的沉浸并不完整,观众仍只是旁观者的角色,属于半沉浸式的影片。同时,另一类全沉浸式的影片也在逐步地成长与完善,也就是让观众具备 “可感反馈”的VR影片。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的 《分离的寂静》(2017),就加入了可以实际触碰到的互动元素,影片中医生在摇动病人的臂膀时,现场特意安排工作人员去晃动观众的臂膀,真正将 “看见”转化为了感受,使观众在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角色——病人,并参与到叙事中去了。国内VR短片 《无主之城VR》(2018)也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在躲避障碍与激烈战斗的情境下,座椅配合影片内容而转动,强烈的失重感尽显惊险震撼(见图3)。

图3 《无主之城VR》

沉浸式影片成为了观众精神消费、释放压力的重要方式,无须再进行工序繁杂的精神转化,而是直接成为主体进行互动交流,在现实与虚拟交互的世界中尽情放松,观众审美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形成了影像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但是,在生理晕眩、叙事趣味、制作模式、放映场所、像素细度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上仍不能解决。实质上更值得思考的是,虽然互动体验极强的影片使人们拥有酣畅的感官刺激和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但过后留给观众的是什么?也许记忆只关乎当下的感受。导演风格与镜头语言表达的个性化悄然被磨灭,电影艺术本身的美学韵味逐步被消解,趣味性和刺激感的追寻成为了首要任务。因此,辩证地把握技术手段对于电影艺术产生的影响是极为必要的。

3 叙事风格:打造数字影像的连贯性

电影叙事学推进了叙事技巧的发展,影响了摄影机位、灯光音响、景深景别等具体技术手段的变化。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注重连贯性与流畅性的体现,以便于观众理解情节内容的线性因果关系,“缝合”电影中产生的心理上与想象上的缝隙。与之不同的是,技术叙事丰富了电影原本的镜头叙事,诸如数码特技、虚拟现实等为电影带来的特殊视听效果,也使得它拥有了镜头叙事所不具备的叙事功能。如今大多数运用了高科技手段的电影虽沿袭了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的内核,但它的表现形式已经打破了传统电影里的叙事节奏,甚至创造出了更具有连续性的风格。大致有两个方面加强了其内在连贯性:一是叙事空间上更为广阔,“空间 ”已不单单为故事发生的场所,而是打开感知体验的一把全新钥匙。3D影像技术相较于传统的2D电影信息量更广,不断增强观众身临其境之感,而VR电影更是将传统幕布替换为360度无死角的空间,接收的信息量更是达到了传统电影的4到6倍,各种细节都展现在观众眼前。信息量的增多迫使他们接收的更多,从而使情节的发展在观众的脑海里更快速地完善,将 “断裂”的部分进行自主拼接,由此叙事的内在连贯性就随之加强了。二是叙事时间上有意放大,相较于传统电影,高技术影片往往用较长的时间来展示场景,让观众高度沉浸,为 “进入情境”做好铺垫。可能设置在影片开场,也可能设置在场景发生转换时,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挖掘超时空的视觉震撼。叙事时间上放大的设计使故事情节发展和观众高度沉浸得以平衡,并且让叙事节奏更加张弛有致、前情介绍和后续故事发展的连贯性更为紧密。

斯皮尔伯格的 《头号玩家》(2018)通过VR、CG、3D技术创造出一个完全的虚拟世界—— “绿洲”,将观众带入到 “游戏式的幻境”中,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之间来回穿梭(见图4)。导演将大量经典游戏、电影素材进行游戏式地 “拼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库,观众能在影片中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内容,通过 “大脑整合信息”找寻到前因后果。这便是通过技术手段增强了观众自由程度和整合能力,从而扩大了叙事空间,使情节仍然保持高度连贯,同时也保持了叙事的张力。故事工作室(Oculus Story Studio)的第一部虚拟现实影片 《Lost》(2015)讲述的是一个巨型的机器人手掌在黑暗的丛林中发射信号召唤自己身体的故事(见图5)。影片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有着意想不到的生物居住的奇幻森林里,这个片头的场景介绍足足有一分钟,使观众拥有充足的时间熟悉故事发展的背景,甚至可以停留下来看仔细再选择继续往下前进。这样叙事时间的放大既为情节的推进作了铺陈,又大大加深了其内在逻辑的连贯性。

图4 《头号玩家》

图5 《Lost》

数字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将电影艺术引领到了一个新纪元,融入高科技手段的电影在时空变换和题材选择上更加自由,甚至观众还能自主把握电影节奏。但终究这些改变只限于形式上,过度的技术堆砌也会使观众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占据观众的想象力空间,能震撼眼球却难以触及到电影艺术最为核心的部位。电影是一种展示思维或者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若将新技术与叙事完美结合,再添以高水平艺术气质与深刻哲理内蕴润色,其后继发展动力必定源源不绝。

4 结语

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物在电影世界里一一实现,激发了电影这门百年艺术更多新鲜的活力。作为工业革命晚期诞生的一门现代艺术,技术和美学是电影的双重本质属性,作为技术手段的电影和作为艺术想象的电影从来都无法真正区隔,两者始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技术是艺术发展的基础,艺术是技术手段的升华,无法相互取缔。要思考的是,虚拟美学所营造的 “以假乱真”会使真正的现实面临着消解的难题,它所带来的全互动式的体验也会逐步减少像传统经典电影中的美学内蕴,增强数字影像的连贯性的形式终有一天会使观众出现审美疲劳。所以,我们需要在技术和艺术、虚拟与真实、形式与内涵、震惊与韵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优秀电影价值观念、精神内涵之美、新颖题材为奋斗方向,加以新奇的数字技术手段,合力促进电影艺术不断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美学艺术
盘中的意式美学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纸的艺术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