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1-09 07:33徐蜜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安徽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安徽省民营企业全省

文/徐蜜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安徽省民营经济经过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成熟阶段。近年来,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和民营企业的增加数量来看,安徽省的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8 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民营经济30 条”,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但是从相对量来看,安徽省民营经济还存在主体数量偏小、经济体量不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总体经济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一、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1.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省民营经济开始得到初步发展。发展初期,民营经济创业者大多数是农民。1978 年,民营企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微不足道,所创造的价值甚至没有过亿。1980年,“傻子瓜子”这一品牌火遍大江南北,其创始人年广久也一跃成为百万富翁。1981—1984 年短短4 年间,“傻子瓜子”的雇工已由3 人发展到103 人,企业仅1984 年就纳税30 多万元,产品迅速打进各大城市。但是,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年广久一生3 次入狱,3 次被邓小平同志提起,其命运的起伏跌宕也侧面反映出我国早期民营经济发展历经的波折。

(2)发展阶段。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安徽省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长,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断扩大。截至1998 年底,安徽省的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接近140 万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47 万人,与1978 年相比,增加了数百倍。全省民营企业实现的社会消费额达327.6 亿元,占全省总消费额的34.2%。

(3)成熟阶段。21 世纪以来,安徽民营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成熟阶段。2018 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365.8 亿元,同比增长8.6%,比全省GDP 增速快0.6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一年的58.3%提高到61.9%,拉动GDP 增长4.9%。其中,工业对民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50%,是推动民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2896 亿元,占全省税收的68.8%,相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发展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生产总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8 年全省经济总量已突破3 万亿元,达30006.82 亿元。与此同时,安徽省民营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表1 可以看出,近年来安徽省民营经济增加值逐年上升,已由2015年的12647.9 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17365.8 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平稳。

由图1 可知,2002—2018 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及其三次产业增长率不太稳定,在个别年份波动幅度较大。从各年数据来看,民营经济中第二产业的增长率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2012—2015 年,民营经济中第二产业的增速大幅下降,第一产业与民营经济整体增长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民营经济的三次产业与民营经济整体增长变化趋势相同。图2 显示了2001—2018 年安徽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民营经济总量比例的变化趋势。从图2 可以看出,民营经济中第一产业的优势不断削弱,占比逐年下降,已由2001 年的51%降至2018 年的17%;第二产业的占比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情况;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差距近年来在逐渐缩小。

以上数据表明,21 世纪以来,安徽省民营经济整体发展势头较好,民营经济的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占比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由此可见,三次产业的构成正向更加稳定的态势发展,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二、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升级难题

安徽省民营经济的经营主体是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包括建筑业、挖掘业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相对而言比较少,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和要求较高的公共服务行业触及并不多。部分民营企业以低价格而不是高技术在市场上竞争。根据统计数据,2018 年,安徽省民营企业中,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占比仅有1%,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占比为0.92%,这些因素对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安徽省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近几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趋向平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以及重点,未来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表1 安徽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及其占比情况

图1 2002—2018 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增长率及其三次产业增长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官网数据整理。

图2 2001—2018 年安徽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变化趋势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官网数据整理。

表2 2018 年安徽省与邻近各省民营经济总量与民营企业情况

表3 2015—2018 年安徽省与临近各省专利受理量与授权量对比

2.竞争优势不足

虽然近年来民营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与邻近各省相比,安徽省的民营经济总量仍然偏低,竞争优势不足。从表2 可以看出:安徽省民营经济总量与邻近各省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仅为江苏省的三分之一左右;从民营经济总量占GDP 的比重来看,各省差别不大,安徽省民营经济占GDP 的比重大概处于中等水平;从民营企业情况来看,在2019年正式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省上榜企业92 家,江苏省上榜企业83 家,而安徽省仅有2 家企业入围。综上所述,安徽省的民营经济发展与周边省份相比竞争优势不足,民营经济总量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

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信用不高、抗风险能力偏低,这些特征往往与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和信贷管理体制不能相匹配,银行出于风险和成本的考虑,对这些企业的贷款要求响应不高。因此,民营企业相对来说较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从金融环境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难以满足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直接融资也存在一定困难,资金来源大部分是自筹资金。此外,现行金融体系不完善也是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贷款过程繁琐、耗费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截至2018 年12 月底,安徽省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同期各项贷款低7.4 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39.5%,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科技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40 年以来,安徽省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全省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与邻近省份相比,安徽省的创新优势并不明显。表3 显示了安徽省与周边各省近年来专利受理量与授权量的情况。从表中数据看,2015—2018 年安徽省的专利受理量与授权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领先于河南、湖北与江西省,但与浙江、江苏和山东省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2018 年,安徽省的专利授权量不足浙江、江苏的三分之一。与周边省份相比,2018 年安徽省专利受理数量处于中等水平,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企业层面来看,2018 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的49.8%,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1.6%,比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省GDP 的比重低0.56 个百分点。此外,根据近期全省规模以下企业(小微企业)创新情况调查,2018 年安徽省小微企业创新活跃度比上年下降2.7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为10.4%,下降了2.5 个百分点;服务业创新活跃度为15.8%,下降了1 个百分点。企业对制定未来创新战略目标的意愿也有所减弱。2018 年,制定了创新战略目标的企业占全部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例为41.5%,相比去年下降了1 个百分点。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仍存在一定的提高与进步空间。民营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三、 促进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要着力扶持一大批行业优势突出、技术先进、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民营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带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2018 年,安徽省“民营经济30 条”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的信心,在稳定增长、提高税收、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各市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完善,让民营企业得到真正的帮助。此外,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政府可利用其信息优势搭建服务平台,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有效信息,如投资情况、市场行情、劳务供求等信息,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条件是人才和技术。从企业自身来看,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同时,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增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应用新技术与新理念,创新管理形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从政府来看,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政府还应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可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成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3.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税负过重会阻碍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针对民营企业税负开展一次调研摸底,根据实际情况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性收费项目,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对企业税的税制改革,取消不平等不合理的项目,实现民营经济和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税收的公平。加强民营企业税收的透明化建设,加大对于小微企业的投资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加大对民间借贷平台的管制,制定相应标准,逐步扩大对民营企业在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

4.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要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基础。信用是现代金融业良好发展的基石。要加强诚信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业,逐渐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让民营企业有款可贷,银行等机构不再“惧贷”[3]。其次,要鼓励金融创新,让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尽量简化手续,缩短时间。要积极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安徽省开设分支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各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规范和引导,在全省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氛围,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

猜你喜欢
安徽省民营企业全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