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皮影”形象发掘及文创开发路径研究

2020-11-09 03:34张鹏赵丽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思维新工艺创新

张鹏 赵丽

摘 要:随着文化创新形式的不断发展,社会审美和资讯获取手段多元化,传统的工艺表现技法无法适应当前与未来更新,更满足不了消费人群对创意设计精准投放的需求。必然是革新固有的载体、形式感、新工艺手段,解决迫在眉睫的发展窘境,这决定了“西府皮影”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符合国家提倡的文创产业发展趋势;拓宽其创新路径,使“西府皮影”形象造型适应社会的变革。

关键词:“西府皮影”;创新;新思维;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8-0013-02

陕西,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远古旧石器时期的蓝田猿人、大荔猿人,到先秦华胥古国的建立;自炎黄起源,到周秦文明的崛起;直至汉、隋唐的灿烂辉煌,无不留下陕西浓墨重彩的痕迹。成为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仍传承着历史悠远的华夏衣钵。在这个璀璨的文化母体之中,孕育并遗存下众多绚烂的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东府”、“西府”作为民俗板块代表的地域、经济、文化概念保留至今;并且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继续影响着这片土地,“皮影”(灯影戏)就是其中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间戏曲艺术载体。相较于已经广为人知,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府“华县皮影”;与之相映成辉,同时作为陕西皮影西路代表的“西府皮影”因文化影响力及地域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技艺传承急需抢救保护。

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为陕西,陕西皮影戏起源于关中西府宝鸡及周边地区。历史上以凤翔地区为核心,根植于关中平原西部;其依托秦文化与地方戏种“秦腔”的戏剧形式,在陕西咸阳以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影戏种类及工艺美术表现形式。“西府皮影”工艺造型风格上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特点上人物形象逼真传神、表情丰富、造型大方舒展,工艺技艺上颜色亮丽、线条流畅、强调细节突出,富余浓郁的西府地域文化特色。并大量提取本地区文化、生产生活符号,营造出独树一帜的工艺美术形式,呈现出秦人文化的风貌。

然而近年以来“西府皮影”作为中国影戏源起代表,文化概念、影响力却逐渐退出大众文化生活。“西府皮影”形象造型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工艺表现以镂空为主;同时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相较于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的东府“华县皮影”所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西府皮影”文化特质有哪些?形象特色如何开发?怎样摆脱地域禁锢、工艺技艺传承无人接手的窘迫境地?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及设计行业工作者开展并研究相应的视觉形象创新课题;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兴起的大环境,年轻受众审美标准不断转变更新的趋势,着手提出具有前瞻性、商业化的“西府皮影”形象再创新思路成为必须肩负的责任;首先从当代视觉审美导向入手,深入论证分析其文化背景及当前现状,解决“西府皮影”工艺形象脱离大众审美根本问题;其次结合构成设计、极简主义的设计发展方向;综合当前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方针政策、地区文创产业规划的目标精神与着眼点,结合网络数字媒体发展趋势、信息化自媒体传播逐渐普及等多种社会及行业背景所带来的社会审美突变,全民国际化视野的建立,价值观的转变,研究并提出“西府皮影”工艺形象革新再造方向。

一、“西府皮影”的发展现状与时代机遇

“西府皮影”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传统工艺形象传播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皮影制作和表演艺人年事已高,技艺已无商业效益支撑;大众审美需求发生转变,造成年轻一代传承乏力。数字化社会等诸多新媒体、新平台的不断涌现,承载传统皮影戏及形象的受众土壤已经被取代。如何迎合时代需求抓住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使“西府皮影”焕发生机?这必然是无路可退的挑战。

(一)“西府皮影”形象现状与窘境

因为历史及传统工艺、材料的原因,皮影戏在诸多方面存在难以避免的小众化趋势和显著的地域局限性。在如今高节奏社会的背景下,其独具匠心的色彩应用与造型技艺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高度,但制作难度及工艺流程却无法简化。

在目前移动数字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区域屏障被多元社会结构突破,全球一体化以成为现实。资讯渠道瓶颈问题化解,信息途径从单一通道转化为多点类比,视觉的感官刺激逐渐提高了受众的审美趋向。随着信息化体系的形成,社会生活节奏也随着改变。“西府皮影”造型的审美标准依托于“仁、义、礼、智、孝”这个传统道德平台,所能承载的信息量、信息更新效率极为有限,造成皮影形象符号固化严重、表现形式难以突破,无法满足社会主体力量的审美与娱乐需求,更无法适应当今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

(二)“西府皮影”的时代机遇

随着我国“一路一带”倡议的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施,新时代呼唤文艺创作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明德引领风尚的国家发展目标下,陕西省随后颁布《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掘陕西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西府皮影”作为陕西关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遗存,在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东西部文化交流作用;又恰逢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依托国家、地区发展,抓住机遇有目标的发掘、创新适合社会需求的文创产品。

二、文创产品创新基础及“西府皮影”形态符号的提取

如今信息化平台整合,娱乐生活多元,皮影戏魅力已无大众光环附体,失去主流文艺传播渠道,简单革新表演形式很难改观现有颓势;皮影需强调与突出其形象造型功能价值,强化其视觉形象体系的建设与创新,结合材料设计、生活化功能需求、装饰装置形式、视觉元素改造等手段,适应受众审美急速改变的需求。

(一)文创产品创新审美风向

随着社会多元信息平台建立与时代的发展,大众由多渠道获得信息转化为发布信息这两种形式兼有,商业形式也因年轻群体個性化更加趋向于主观判断产品是否具有文化品质性,文创产品的创新随之进入精准需求和精细投放时代。当前年轻消费群体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积淀不足、浮于表面,趋向于时尚、功能、价值展现的信息化时代审美标准;但随着国家经济环境的好转,“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理念的提出与渗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逐步抬头,“复古·时尚”开始成为时代生活追求的方式。同时结合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审美趋势不再拘泥于刻板的文创表现形式;更注重功能化、新理念、新材料的外在特征与内在特质;极简主义、高效性、品质感成为主要追求方向;强化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创策概念,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生活整体的幸福感,简约、整洁、品质在时尚思潮中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二)“西府皮影”的形态符号提取

以目前极简主义审美价值趋势来判断,以夸张并简化“西府皮影”精巧别致工艺表现手法,使用简明概括具韵律美和节奏感的形式来表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各种人物形象要素中提取特征性强的符号,结合对复古时尚的理解与表达,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创表现载体。

“西府皮影”的形态符号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民间剪纸、汉代帛画、画像砖、画像石和唐宋時期寺院壁画以及社火脸谱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以生产生活、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为代表符号进行创作。但是,在元素创新的形式感上脱离当前审美标准,难以融入现代生活,脱离年轻群体时尚、简约的期许,以非物质遗产概念凌驾于社会发展大趋势之上,造成逐渐衰落。如何迎合年轻消费团体,使用简约构成的表现形式,从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出发,引入新工艺、新材料对皮影人物形象进行改良,转化其固有形式。

三、“西府皮影”形象文化创新表现思路

“西府皮影”需要创新,在其人物形象设计上、在工艺材料选取上、在功能应用上、在承载平台革新上、在文化内涵优选上、在形象元素提取上等诸多方面,应注重视觉体系化思维贯穿始终,迎合市场向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一)需改变陈旧的传统思路,打破伦理纲常的框架,结合生活及受众要求。考虑文创市场背景、商业化特点、娱乐化趋势等作为创新思路的基础。

(二)能否以“西府皮影”的艺术风格,加持构成设计理念,形成以“西府”为主题的装饰灯具、书签、抱枕、笔记本等?还可以结合旅行文化开发车载颈枕、装饰车贴等文创产品等。

(三)以此为思路基础,提取“西府皮影”形象元素中的独角兽、坐骑、人马、狮、虎、龟、蛇、龙、凤、蝙蝠,创新设计制作蓝牙耳机、U盘、夜灯等电子产品,进行工业外形结构设计。

(四)拓展至笔记本、手机壳、饰品、玻璃贴、餐具等等表达形式。达到文创设计源于生活,创新设计服务于生活的创新思路。“西府皮影”文化造型设计之前需认真展开市场需求策划调研,分析论证消费群;同时分类拣选适合并能体现“西府皮影”文化符号及形式特征,满足个性化市场独特需求。

(五)从细节着手深入研究皮影造型,将“西府皮影”装饰纹样、服饰、建筑造型、花卉植物等分类提取,作为创新元素基础,结合现今文化生活产品,从视觉形象上带动“西府皮影”视觉文化普及。

四、结语

随着社会形式的不断更新,社会审美和资讯获取手段多元化,传统的工艺表现技法无法适应当前与未来发展,更满足不了消费人群对创意设计精准投放的需求。皮影形象视觉化设计必然是拓展及创新的唯一路径;通过形式感、新工艺手段,解决迫在眉睫的发展窘境,这决定了“西府皮影”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西府皮影”形象适应社会的捷径。

参考文献:

[1]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曹德明.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日]原研哉,阿部雅世,著.为什么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美]Marty Cagan,著.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新思维新工艺创新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冰箱在线测试系统的新工艺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3)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壁挂工艺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