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思想政治与就业教育工作协同育人

2020-11-09 03:15陈芳
文存阅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思政教育能够切實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但目前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工作缺乏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如何促进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工作相融合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事业的灵魂,是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思政教育为就业教育提供信仰支持和理论层面的指导,而就业教育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要求。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他们转化形成一定的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业教育侧重于职业教育,更准确地说即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高校的就业教育有明显的实效驱使性,但从本质来讲,意在促进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帮助大学生提升生涯满意度,获得个人成长和生涯发展。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生涯分为五个阶段,青年大学生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这一阶段以对自我和工作世界的探索和了解为发展重点。如果大学生在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未完成,将直接影响后面几个阶段的发展。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指出,生涯选择是由认知和情感过程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决策活动。个人在知识领域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或在决策领域进行决策,都取决于执行管理层面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即元认知。通过思政教育,能够改善元认知技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环境的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成才、择业和就业等观念,从而影响大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比如引导毕业生将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人民需要紧密结合,将个人的事业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结合在一起,到基层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等等。

二、高校就业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两张皮,缺乏融合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专门成立就业指导部门,但每个高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是独立设置的二级单位,有些高校则是二级单位的下属部门。在人员配备上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专任教师和思政教师未参与到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更有些高校因为人员配备不充足,疲于应对就业工作中的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就业工作中最主要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别说顶层设计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二)就业教育课程中缺少课程思政

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过多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课程基本停留在生涯规划方法掌握、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上,忽略了对学生更高层次的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和引导。虽说方法固然重要,但忽视了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忽略了思想观念对学生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影响,课程往往效果甚微。

(三)就业教育中思政教育部分模式单一

就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形式枯燥,通常采用单向输入的方式,激发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接受度和接收度不高,课程建设或活动设计缺乏实效性,丧失了思政教育该起的重要作用。思政教育仅停留在表面,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学习、生活和就业相结合。课程或活动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直接导致对其就业和整个生涯发展的促动作用不明显。

三、促进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工作融合的思考

(一)健全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工作相互融合的机制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开展专题研究,促进就业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就业教育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相互融合,注重配备和培养专业的就业工作队伍,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工作体系和考评机制。借助如就业指导中心、教研室等平台,确定“课程思政”要求,加强监督,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鼓励心理教师、专任教师、思政教师等力量加入到就业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拓展就业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学生的就业观念有问题。学生就业观念缺乏理性,就业方向仅限于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知名企业等,对于有大量人才需求的其他企业、基层单位缺乏兴趣。部分学生一心想要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就业“骑驴找马”情况普遍,慢就业现象明显。在就业教育课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授学生掌握就业技能,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就业观念。要在课程内容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技能和价值观探索中,可以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探讨,引申到对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内容上;纠正学生在择业与就业时期思想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偏差,增强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三)丰富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载体

就业教育除了开设好就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外,还要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服务,根据毕业生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引领,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共同引导毕业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理念。并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生涯规划月、就业指导月、社会实践、实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开展良好的就业思政教育,融合思政教育,共同引导毕业生转变内在的思想观念,强化自身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爱国,廖承莎.“课程思政”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J].文教资料,2020(10):145-147.

作者简介:

陈芳(1992-),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招生就业处,浙江金华,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社会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