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健康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2020-11-10 06:50谈大军
图书馆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素养信息

谈大军

0 引言

医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健康的价值、健康的决定因素及应该采取的公共政策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支持这一观点:健康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的,健康受到诸多因素的决定[1]。健康是一个多维的、仍处于发展中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健康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1986年,WHO提出“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倡议,几十年来多国政府给予了积极响应,不断制定促进国民健康的国家战略[3]。《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开篇就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4]。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在影响居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在国家健康战略中角色如何定位?本文立足于国际视野,通过实地考察美国和爱尔兰的几所公共图书馆,并结合案例分析法,以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为理论框架开展研究,希望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

1.1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WHO将“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定义为“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决定性条件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它包括贫穷、社会排斥、工作环境等多方面”,且认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的原因”[5]。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多样复杂,学界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认识和重要性排序并不统一。威尔金森(Richard Wilkinson)和马默特(Michael Marmot)2003 年提出了经典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以下简称“Wilkinson & Marmot SDH理论”),该理论倾向于以人们日常生活经历、通过总结经验法列举10个对健康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因素,即社会阶层、压力、早期生命阶段、社会排斥、工作、未就业、社会支持、成瘾、食物和交通[6]。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更多是面对居民个人提供信息服务,这也是本文选择Wilkinson & Marmot SDH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理由之一。

1.2 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

(1)文献调查法及文献综述。为了解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状况,以“健康”“保健”与“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超星电子图书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筛选,确定与主题相关的中文文献;以“health”“wellbeing”“wellness”与“librar*”“public library”为检索词,通过对Web of Science、EBSCOhost、SpringerLink、Emerald、PRL、PQDT等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筛选,确定与主题相关的外文文献。分析这些文献,发现国内外学术界对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面向大众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价值[7]、优劣势[8]及伦理[9];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健康信息资源建设和健康信息服务项目的规划及推广,以促进公众对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健康素养的提升[10];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案例研究[11]。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有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价值[12]、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现状调查[13]和服务模式总结[14]、公共图书馆面向某一用户群或开展的某一种健康信息服务的案例[15-17]。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为理论探讨、现状调查及案例分析,与本文选题即公共图书馆与居民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相关的成果不多,3篇具有代表性,即: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促进人口健康的合作伙伴[18];通过案例展现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广泛地影响了健康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决定因素[19];美国公共图书馆对该国公众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其中第3篇论文选题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和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NIDA)的资助。而从国际视野研究公共图书馆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明确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健康战略中的角色定位、面临的挑战及努力方向的成果几乎没有。

(2)实地考察和访谈。笔者在近两年参观了美国和爱尔兰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共9所,并咨询相关馆员,以获取的信息进行观点的验证和材料的补充。美国7所公共图书馆分别是纽约公共图书馆中心馆及其第53街分馆、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中心馆、皇后区法拉盛公共图书馆、纽约州布法罗和伊利县公共图书馆的中心馆及Eggertsville-Snyder 分馆、宾夕法尼亚州的Hershey公共图书馆;爱尔兰2所公共图书馆,分别是都柏林的中心图书馆以及隶属于利默里克郡的阿黛尔图书馆。9所公共图书馆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信息服务,与本文选题相关的内容将在下文中陈述。

(3)案例分析。在支撑论文观点时,本文结合中国、美国及爱尔兰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2 Wilkinson & Marmot SDH理论与公共图书馆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

根据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状况,本文对Wilkinson & Marmot SDH理论框架作了微调,将“工作”和“失业”两个因素合并为“工作与就业”,具体内容见表1。大量事实证明,公共图书馆有计划地提供了影响居民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服务,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

表1 Wilkinson & Marmot SDH理论框架与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框架

2.1 社会阶层(Social gradient)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预期寿命、疾病等健康差距[6]10。图书馆通过提供大量免费的诸如语言学习、公民教育和职业技能等培训项目,支持人力资本的发展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21]。比如,东莞图书馆提供的“东莞学习中心”“市民学堂”“市民空间”广受用户包括农民工用户的好评,尤其是“东莞学习中心”提供了包括英语学习与人生规划、市民教育、数字素养、感染性疾病等职业教育、特色专题教育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22]。

2.2 压力(Stress)

担心、焦虑和无法应对的压力大的环境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并可能导致过早死亡[6]12。国内外许多公共图书馆专为缓解用户压力而设计的服务项目有健身、跑步、瑜伽、冥想、太极拳等课程。

2.3 早期生命阶段(Early life)

生命早期的良好支持、教育和发展对健康的影响会持续一生[6]14。公共图书馆将儿童确定为重点服务群体,通过提供阅读、唱歌、讲故事、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提高了儿童的读写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能力会对人一生的健康产生影响。中国第一部少年儿童服务标准《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的实施反映了我国图书馆界对少年儿童服务的重视[23]。

2.4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苦难、怨恨、贫穷和歧视会缩短人的寿命[6]16。社会排斥与社会等级之间存在固有的内在联系。1974 年法国学者首次提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概念,从反向意义上映射了“社会包容”(social inclusion)的涵义[24]。近年国内外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实践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公共图书馆向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以解决结构性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这些群体包括无家可归者和阅读障碍者等。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在2020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8次会议上介绍了图书馆在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对许多无家可归者提供放松空间、技能培训、住房和招聘信息、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机会等[25]。

2.5 就业与工作(Work)

总体来说,有工作比没有工作对健康更好,较高的失业率会导致更多的疾病和过早死亡。失业者及其家庭遭受过早死亡的风险要高得多,对心理健康、心脏的危害较大。但是工作场所的压力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因为非常不满意或不安全的工作对健康同样有害,所以仅仅拥有一份工

作并不总是能保护身心健康,工作质量也很重要[6]18-21。促进用户就业和工作是国内外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要的服务项目。2016 年IFLA 发布的《图书馆促进联合国2030议程手册》指出,公共图书馆通过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等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26]。

2.6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由家庭、工作和社区组成的强大的支持网络可以促进健康[6]22。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均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之中,以获取物质和情感支持,这些支持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内外对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另一方面社会支持通过调节其它因素对于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来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健康的内涵中本来就有对人们社会属性方面的要求,即一人的社会参与及被社会所接受的程度及由此所感受到的社会幸福感,本身就体现为个人的健康状态[5]。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多种活动为各年龄段的用户提供了社交空间。许多图书馆通过减少社会隔离的计划来促进社会支持。为推动社会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多种类型的老年服务活动,如建立老年图书馆、图书馆老年分馆、老年阅览室,成立各种读书会、读书沙龙,依托这些平台举办各种知识讲座、欣赏会、联欢会,吸收老年志愿者,提供电话关注服务、送书上门服务等延伸服务[27]。

2.7 成瘾(Addiction)

酒精、毒品和烟草的吸食会给健康带来危害[6]24。为了应对阿片类药物危机,美国不少公共图书馆采取系列宣传措施以减少社会的药物过量。在一些药物使用比较普遍的社区,图书馆设计了预防滥用药物的宣传项目,加强社区用户教育[28]。正因为公共图书馆已经在应对阿片类药物危机方面发挥了作用,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美国博物馆图书馆服务管理署(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IMLS)资助下,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m,PLA)与OCLC合作,对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参与解决阿片类药物泛滥这一国家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策略研究[29]。

2.8 食物(Food)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食物短缺和品种不足会导致营养失调和疾病;营养失调的另一种形式是摄入过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眼睛退化性疾病、肥胖症和龋齿[6]26。公共图书馆常常将健康饮食文化的宣传和营养知识的普及作为活动主题。我国部分馆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的健康类科普讲座,内容均涉及饮食营养健康,如首都图书馆“健康课堂:营养健康”、天津图书馆“健康大讲堂:吃出健康”、上海图书馆“上图讲座: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河北省图书馆“冀图讲坛:健康养生课堂”[30]。

2.9 交通(Transport)

健康的交通指的是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绿色交通从四方面促进人民健康:体育运动、致命事故的减少、社会联系的增加和空气污染的减少[6]28。一些公共图书馆通过少儿活动,从小培养绿色交通的理念;鼓励绿色交通,为用户提供绿色出行方式[31]。

3 基于SDH理论的公共图书馆角色

公共卫生决策者很少将图书馆视为能促进人口健康的机构[20],事实证明公共图书馆通过有效影响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为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在国家健康战略中,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应该明确为促进居民健康的可信赖的信息源,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参与者。

3.1 公共图书馆是居民健康可信赖的信息源

笔者选择了两所分别位于爱尔兰城市和乡村的公共图书馆作为案例,实地调查公共图书馆在健康促进国家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健康爱尔兰”(Healthy Ireland)是爱尔兰政府改善国民身心健康的国家战略,倡导的主题是通过营养、心理、运动三方面来促进健康(Eat Well,Think Well,Be Well)[32]。“健康爱尔兰于您的图书馆”(Healthy Ireland at your library)项目是该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被定位为社区有价值的健康信息来源[33]。该项目通过全国330所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健康信息并给予社区及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支持。由爱尔兰农村和社区发展部等发布的用于指导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我们的公共图书馆2022:激励、连接和赋能社区”,将“健康爱尔兰于您的图书馆”项目作为工作重点,明确公共图书馆应该为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和身心健康提供信息服务[34]。笔者在爱尔兰两所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入口处,均可清晰地见到该项目全国统一的宣传海报、手册和书签;两所图书馆均专门辟出空间为读者提供涵盖“健康爱尔兰”3个主题的印刷书刊和视听资料。通过与都柏林中心馆馆员交谈,笔者得知:该项目还提供馆员培训,陈列的是经过国家统一评估的信息资源,该馆联合专业机构开展了与健康相关主题的讲座及活动,该项目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总之,爱尔兰将公共图书馆纳入健康促进国家战略之中,通过增加经费、信息资源及培训馆员以保障公共图书馆成为促进居民健康的可信赖的信息源。

3.2 公共图书馆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参与者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处理和理解所需健康信息和服务以作出合适的健康决策的能力。健康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算健康信息的能力,而且包括判断健康信息和利用健康信息并制定健康决定方案的能力。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在促进儿童和成人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乃至改善社会整体健康状况的前提;通过提供优化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服务项目,以其显著的两个优势即健康信息资源及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信赖性,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参与者。

以美国公共图书馆为例,19世纪后期,美国社区图书馆成为政府公共卫生资料分发和健康知识培训的重要场所。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图书馆服务与建设法案》,注重资助面向弱势群体的图书馆服务项目。1970 年代中后期,由该法案资助、公共图书馆和医学图书馆合作的消费者健康信息服务项目开始出现。早期主要服务于医学专业人士的世界最大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NLM)于1998 年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纳入工作范围,认为公共图书馆是社区健康促进的关键合作伙伴,通过分布在全国的8个区域分支机构组成的国立医学图书馆网络(National Network of Libraries of Medicine,NNLM)开展了与公共图书馆长期合作的战略。该战略的目的(the purpose of NNLM’s strategic)是通过提供资金和培训健康信息馆员,将NLM的健康信息资源带入社区,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信息需求,从而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目前NNLM联合PLA 合作开展的国家级方案和项目(current national initiatives and projects)主要有为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的健康素养工具包、健康信息馆员的专业培训、健康信息服务网站建设等;由NNLM和PLA合作制定或推荐的工作指南有健康信息参考咨询伦理、健康信息网站的评价标准、健康信息馆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等[35]。

在笔者考察的美国7所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里,均可见到NLM和公共图书馆合作的健康信息服务项目的推广资料,并开展了多种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活动,尤其是由NLM开发的面向公众的在线健康信息资源MedlinePlus的宣传资料很醒目,以统一的LOGO和推广内容呈现在这7 所图书馆里,以实现将MedlinePlus 等NLM的健康信息资源带入社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目的。

总之,与爱尔兰政府主导的将公共图书馆纳入健康促进国家战略相比,美国公共图书馆通过与国家医学图书馆开展优势互补的国家级战略合作,在信息资源配置、专业人员培训及工作指南制定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使得美国公共图书馆成为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参与者。

4 公共图书馆努力的方向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信息资源中心,优势在于可信赖性、布点广泛、开放时间长、免费的互联网接入、具有可流通的范围广泛的馆藏等,挑战在于缺乏在国家健康战略中的明确定位、缺乏具有健康信息服务专业技能的馆员、缺乏专门的健康信息服务工作指南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国家、行业和图书馆自身3个层面进行努力。

4.1 明确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健康战略中的定位

如前所述,大量事实证明公共图书馆是促进居民健康的可信赖的信息源,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参与者。在国家健康战略中,公共图书馆这一角色定位如果能得到国家和政府在政策上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在促进国民健康行动中的作用。

鉴于公共图书馆在健康福祉方面的贡献,公共政策制定者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纳入相关的战略规划中。事实上,IFLA发布的《所有人的渠道和机遇:图书馆如何促进联合国2030年议程》给政府决策人员的建议也是如此,即“把图书馆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中”“与图书馆进行合作”[36]。

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发展经验,本文认为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健康战略中的角色定位时应该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国家战略和行动纲领作为政策依据。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指导思想部分指出“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健康强国的基本路径之一是“普及健康知识,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4]。实践证明我国图书馆在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公众健康素养促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集中体现在包括大量健康类馆藏资源的信息资源优势、积累的大量用户群体和基本覆盖的区位整体服务优势,以及图书馆的空间优势等。在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的背景下,公共政策制定者应该将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服务纳入健康中国战略,并制定与具有资源和人才优势的国家医学图书馆进行实质性合作的支持政策。

在我国行使国家医学图书馆职能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以下简称“该所馆”),该所馆是国家级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机构,研究领域覆盖了公众健康信息及服务,并开发和维护国内首个面向公众的公益性科普健康网站“中国公众健康网”[37]。尽管目前我国不少公共图书馆与医学类图书馆以图书馆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区域性的资源共享、业务交流和合作,但是如果从国家层面,将该所馆与公共图书馆就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开展专项合作,那么将更有利于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4.2 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制度化保障体系

行业独特的专业优势是其他组织或部门不具备和无法替代的。制度建设也必须依赖行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作用[38]149。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地方图书馆学会,应该充分发挥在构建制度化保障体系方面的领导和协调作用,构建从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到服务效果评估、宣传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

4.2.1 人才培养

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消费者健康信息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异代表着机遇和挑战。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不少馆员所受的专业教育不足以很好地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工作,只能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尤其在为弱势人群提供信息服务时倍感压力,甚至引起继发性创伤[39]。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围绕健康信息馆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开展在职培训至关重要。这些核心能力包括了解所在社区、了解健康信息用户、具有沟通和参考咨询的技能以及掌握健康主题及其信息资源知识、健康信息评估的原则和标准、素养与健康素养知识、新兴的健康信息技术、健康信息伦理和法律知识等八方面[40]。美国的消费者健康信息专业认证培训形式(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Specialization,CHIS)[41]可以供我国行业组织参考。CHIS是以提高图书馆员健康信息服务知识和技能的持续教育计划,由PLA和NNLM合作的“将消费者健康信息专业化推向公共图书馆”的活动已持续多年,以推进公共图书馆员获取NNLM 学术委员会认证的CHIS 证书[42]。在职培训是提高馆员自我效能和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和情报学专业课程中增加健康信息服务的相关课程更为重要,以专业教育的方式培养人才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43]。

4.2.2 工作指南

调查表明,超过一半馆员表示经常或有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用户的健康信息咨询问题[44]。如果将用户健康信息需求进行归类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指南供馆员参考,会使其工作更为科学、客观和有效。目前已有部分工作指南可供参考,比如由NNLM和ALA合作创建的“面向公共图书馆的健康社区工具”网站(Healthy Community Tools for Public Libraries)[45];由NNLM发布的消费者健康信息咨询及伦理议题(The Consumer Health Reference Interview and Ethical Issues)[46]、健康网站评价(Evaluating Health Websites)[47];由NNLM和ALA合作推出的健康素养工具包仍在不断增加新的主题,由2017年的9个主题即健康素养与社区、家庭、医疗决定、虚假新闻、营养、慢性病、老龄化、罕见病、多语种,增加至目前的包括健康素养与遗传、心脏健康、心理健康在内的21个主题[48]。在借鉴这些指南的基础上,如何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指南,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4.2.3 宣传与评估

公共图书馆自建立以来,一直以信息资源及其相关的服务来支持居民健康。事实证明,公共图书馆以其广泛的地理和人口覆盖范围、可获取和可信赖的社区健康信息服务,在改善人口健康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极少考虑到公共图书馆,其实这也与公共图书馆宣传的缺乏密切相关。爱尔兰的全国统一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宣传方式值得借鉴。不少国家发布了图书馆的用户隐私保护规范,明确了馆员对用户及其隐私的郑重承诺。这一承诺无疑巩固了公众对图书馆的信心,但同时也给图书馆有关健康信息服务的评估带来了挑战,在评估图书馆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时,尤其要依据个人数据进行量化评估时,面临着两难的境地[49]。目前更多的是通过参与者的人数和参与用户的评语来反映其工作成效。但如何量化评价公共图书馆在影响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地开展研究。

4.3 图书馆创新性开展健康信息服务实践

目前不少公众及馆员自身对图书馆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书刊资料的借还上,对图书馆知识普及、文化传播、社会教育使命及对图书馆专业化服务能力认识不足,打破这种传统认知需要我们馆员不断创新服务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项目的设计等方面寻求符合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服务方式,有效地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健康信息服务实践。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储存者和提供者,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资源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根据本社区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了健康知识普及以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为目的的活动,主要有健康知识讲座、健康读书会、健康视频欣赏等等。比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服务品牌“中图讲座”中的健康系列,内容涉及慢性病防治、药膳做法、饮食保健、家庭用药及中医文化知识等[50];广州图书馆的活动品牌“广式生活·健康人生系列讲座”,由该馆联合市内三甲医院、医学类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及其它相关医学研究机构举办,内容涉及疾病的中医预防与治疗、广式健康养生、食疗、心理健康等符合本地用户需求的中西医知识。以上活动吸引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1]。当然,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健康信息服务时,还存在着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升、服务实践有待加强等问题。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充满活力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尽管从历史上讲,促进居民健康并不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但是随着健康价值的明确、健康概念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公共图

书馆对健康信息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国家健康战略中,如何从国家政策、行业组织及图书馆自身3 个层面,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加强人才培训、工作指南的制定、服务的宣传与评估;创新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优化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方面的优势,对国家健康战略的实施会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图书馆素养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