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20-11-10 04:42陈振兴郝卿薛建航
高教学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陈振兴 郝卿 薛建航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近代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伟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陕西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载体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出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高校可通过加强文化宣传、组建研究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和打造品牌活动等形式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切实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陕西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维度;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1-0193-04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a great material wealth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 revolutio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t has important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educational value. Shaanxi red culture, with its unique cultural carrier and rich spiritual connotation, highlight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strengthening cultural publicity, establishing research team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building brand activitie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d culture.

Keywords: Shaanxi red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dimension; practice dimension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2019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一、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中共一大会址、嘉兴红船、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并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忠诚的理想信念,凝聚了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国情怀,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上述均体现出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对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发展的重要性,凸显了红色文化资源及其精神动力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

(二)红色文化育人的必要性

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不断强化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工作,不断推进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2];2012年1月,教育部、中宣部和团中央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为实践育人明确了制度保障[3];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学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深入挖掘育人要素,不断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多措并举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5]。

二、陕西红色文化概况分析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6]。红色文化是指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斗争中,逐步培育和创造出的各种思想理论、精神品格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是在中国近代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伟大创造和高度文化凝聚。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革命在这里从步履维艰走向了发展壮大,经艰难困苦走向了胜利光辉。陕西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典型代表,具有特有的文化内容及特点;凝结了三秦大地的厚重底蕴,汇聚了革命先辈的使命担当,反映了三秦儿女的精神风貌,孕育了三秦青年的思想品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握陕西红色文化的资源载体、丰富内容和内涵特点,对于挖掘陕西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7]。

(一)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

陕西是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其红色文化资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和壮大而不断丰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在陕西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陕西党组织成立。自此,陕西的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三秦大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8-9]。

陕西党组织成立之初,领导陕西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反军阀割据和反帝国主义斗争,为争取国民革命胜利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积极影响。1927年-1928年间,在陕西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爆发了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渭华起义;这在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斗争转入低潮的关键时期,极大地鼓舞了人民革命的斗志和士气,为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播下了火种。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革命家在陕西建立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这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三大红军主力会师陕北提供了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坚实保障。1935年10月-1948年8月,陕西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到达的终点和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了中国的“红色首都”;期间,党中央领导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和武装力量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形成了以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延安劳模精神和中共七大精神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延安精神谱系;留下了枣园、王家坪、杨家岭、凤凰山、南泥湾、中共七大会址、“四·八”烈士陵园等一系列的革命遗址。新中国成立后,陕西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10]。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指出,要深入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要在办学实践中彰显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1]。

(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从文化的载体、形式和内容来看,陕西红色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物质性存在的物质载体和对应的神性存在的精神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位革命先辈、每一件历史文物都闪耀着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家国情怀、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2]。具体地说,按形态划分可分为“物、事、人、魂”四个形态,如表1所示:“物”指的是战争遗址、革命遗址、纪念地、烈士陵园、革命文物和文艺作品等;“事”指的是在陕西形成或发生的革命运动、活动、事件和召开的重要会议等;“人”指的是在陕西参与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烈士和英雄等;“魂”指的是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形成的各种精神。四者相辅相成、集于一体,共同构成了陕西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动力。

三、陕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

陕西红色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体系中特有的、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的文化形态,蕴含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全方位、多角度體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优良的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13],体现出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的精神实质,体现出了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和培养意志品质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

一方面,红色文化传承不变价值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教育方向。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品格和科学的辩证思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着新的调整和变化,要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新使命。陕西红色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集中展现了党和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爱国情怀,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价值导向是同向同行的。延安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在9年办学期间,在艰苦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坚持艰苦创业、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建设事业坚定不移地延续了革命年代的爱国主义精神;1958年9月,共和国元勋陈毅和聂荣臻明确指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要按照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样子来办。这均表明了红色文化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明了发展方向,就是要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进而培养学生舍身为国的爱国情怀、坚韧顽强的奋斗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以其丰富的形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陕西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其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红色文化资源体系中独具特色,最为大众所熟知,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物质形态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载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通过建立校地合作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将红色文化教育引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历史,亲身学习体会,可有效改进传统的呆板性、灌输式的授课模式,破除学校与社会、课堂与课外、历史与现实的学习阻碍。以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陕西省学生社会实践)为例,2017年-2019年共有65支社会实践团队获得陕西省学生社会实践标兵团队,其中文化调研相关主题团队16支,红色文化调研相关主题团队9支,二者均呈现出了逐年递增趋势,详见表2;共有357支社会实践团队获得陕西省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其中文化调研相关主题团队53支,红色文化调研相关主题团队35支,二者整体呈现出了递增趋势,详见表3。可见现场教学和现身说法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重要性。

四、陕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向度

(一)组建文化实践宣传队伍,构建红色文化实践宣传体系

在互联网及自媒体技术和平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且交互速度飞速提升,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育人体系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宣传育人功能,用好宣传媒介,依托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微博和网站等宣传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文化实践教育传播平台和团队,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舆论氛围,真正让红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同时对宣传内容进行鲜活化处理,使红色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吸引大学生眼球,更能走进学生心里,进而提高红色文化宣传质量[14]。

(二)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构建红色文化实践利用体系

高校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学者、协会、学会、研究会作用,通过课题立项、专家报告和成果培育,着力做好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将二者相结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容易被学生接受的、适合推广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成果,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以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来武装学生头脑,进而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理论自信与内容自信,切实做到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构建红色文化实践教育体系

探索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方法,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方面坚持“请进来”,在课堂教育中,开展探究革命事迹、伟人传记和红色文艺作品等主题式叙事教育,向学生展示完整、系统的红色文化,还原革命历史真实形象,使学生充分感受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精神。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和纪念遗址,在观摩学习过程中,加强内容讲解深度,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提高红色文化与实践育人的融合质量。

(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体系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对校园精神进行深入挖掘,确保其能够实现与红色文化内涵的高度结合,在校园内部营造出健康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专题课、红色舞台剧演出、红色电影展播等;同时利用建军节、建党节和国庆节等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对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精神进行宣传,进一步营造红色文化品牌氛围,同时促进学校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红色文化资源是当代青年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陕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延安精神、照金精神、西迁精神等均能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上自强不息、爱国担当,生活中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在学习上踏实刻苦、勇于创新。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合进工作实际中,积极研究、科学设计、有效实践,真正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国桥.“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52-54.

[2]廖凌燕,李英敏.以红色文化助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5(19):214-215.

[3]本报评论员.实践出真知 实践育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2-12.

[4]梁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104-108.

[5]何少群,程东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1):56-58.

[6]邓小玲,梁惠婷.八桂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教育观察,2019,8(27):25-27.

[7]韦雅莉.陕西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9(13):34-36.

[8]舒立子.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9]史明娜.红色文化背景下川陕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16(22):228-229.

[10]惠晓峰,郝琦.延安红色资源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方法的借鉴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32-34.

[11]张胜.弘扬“西迁精神”把爱国主义融入灵魂、写进行动[N].光明日报,2020-04-29(007).

[12]谷云龙.陕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13]魏法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J].人民论坛,2017(28):138-139.

[14]罗雄,黎易敏.红色文化资源与培养时代新人的德育路径建构——以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高教学刊,2019(09):53-55.

基金项目:2019年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9FXM01);2019年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陕西地方本科高校‘三全育人协同体系建构——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编号:2019FKT69);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研究”(编号:20JK0229)

作者简介:陈振兴(1989-),男,汉族,甘肃张掖人,硕士,讲师,陕西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团中央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研究方向:红色文化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郝卿(1981-),女,汉族,陕西绥德人,硕士,讲师,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薛建航(1982-),男,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工程师,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