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命题看法治素养培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20-11-11 03:10江艳玲
考试周刊 2020年87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摘 要:法治素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中考考查中更是凸显其重要地位。有鉴于此,文章紧抓当前广州中考以法治为中心的考查线索,在分析2018年广州中考政治试题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个角度,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对法治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考命题;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自2016年秋季起,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内化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中。法治教育成为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成为初中国家统编教材的主要内容。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是贯彻实施新教材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一、 “法治素养”的简述

(一)法治素养的内涵

法治素养在这里是指学生对社会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实践等的理性认知和理解、情感认同和接受、行为遵从和维护、精神信仰和归属。法治素养是法治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发展必备的一种关键能力与品格涵养。

(二)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的现实意義

首先,于学生而论,这符合他们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而促使他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于学科层面而论,这契合了学科教育的目标任务,彰显了学科教育的独特优势,顺应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再次,于社会而论,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法治中国建设生力军。培育学生法治素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法治文明进步的需要。

二、 基于2018年广州中考试题基础上的“法治素养”考查分析

(一)整体分析

基于十九大报告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文件要求和现行课程标准,考虑到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合理分布,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后续性学习,初中突出了法治教育,中考突出了法治的考查重点(见表1)。2018年全卷继续加大“提高法治素养”的考查,“法治”仍是贯穿试卷始终的线索。

(二)典题分析

以下笔者选取了2018年广州中考第24题为例,针对法治素养的培育要求做出的简略解析:

【试题回顾】

从试题材料选取的角度看,这道题中卡片一来自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材料权威,语言专业严谨,数据翔实;卡片二是现实生活中权威部门发布的典型案例。鉴于时下众多的媒介工具和渠道,选取的材料符合学生的现有认知热点和思维认识水平。这样的材料与法治理论的相互结合,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对法治理论的深度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分析后也会加深他们对国家法治制度的认知程度,增强法治权威的认同感。

三、 基于法治素养培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简略的分析,总结反思,笔者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下面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三个方面谈谈培育学生法治素养有效教学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强化教学目标,体现素养导向

行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应该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而进行。同时,必须明确,基于法治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绝非单纯的复述背诵法治知识的教学,因此,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能力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一体化,力求使目标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

(二)深化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建构

1. 深挖教材资源,钻研法治理论,巧建知识结构

教材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都突出了法治教育。因此,基于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认真研读、深入挖掘新教材中的法理知识。深入挖掘并不是盲目加深拓展,而是更需要教师将教材中跨章节、跨年级的零散的法治内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地整理,整理出来的核心法律概念、主干知识和重要法律条文的内涵必须讲清讲透,绝不能含糊其词。

2. 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个体经验,优选教学素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课程。在法治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优选教学素材,绝不能脱离时政热点、现实生活对教材内容机械化灌输。为此,学生不能只停留在热点的浅层探知,更要引导学生探究热点与知识的深度融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三)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

无论是取得的成绩还是暴露的问题,都是教学过程的反映。基于问题,基于情境、基于知识,提升能力等综合优化设计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法治素养培育的法治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探究,需要教师倡导真实现象和问题解决的课堂,重视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 结语

以法治素养为价值追求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每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钻研、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革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的法治素养,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准确理解考试改革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基本内容落实课堂、落实学生,着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R].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261-283.

[2]张海燕.从高考试题看法治意识的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2):80-83.

[3]陈四妹.基于法治素养的初中法治知识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8(6):74-75.

[4]李仙鸿.从高考试题的命制看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以2017年11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题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2):88-90.

作者简介:

江艳玲,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增城区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