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1-11 10:44曾湘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

曾湘君

【摘 要】目的:探索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3月12日至2019年6月20日期间选取12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为试验对象,实施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组60例,分别进行常规输血法、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结果:两组对比输注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的储存期末溶血率无统计差异性(P>0.05),观察组输血后超过37.5℃(3.33%)、输血不良反应(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血期间,运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

输血是外科学中一个里程碑式成就,常用于救治危重症、大量缺血患者中,虽然利用价值较高,但随着相关研究深入,可发现输血途中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从而限制输血技术实施[1]。为了提高输血安全,学者进行了深入探索,发现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降低不良反应。白细胞虽是血液组成中重要成分,但鉴于是淋巴细胞,极易引起不良反应,而通过去除后,再实施输血操作,可提高输血安全[2]。而本文分别对比了两种输血方案优势以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12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3月12日至2019年6月20日期间完成。观察组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86±7.18)岁;性别:男性32例,女性28例;出血原因:14例为外伤出血,10例为产科大出血,31例为外科手术大出血,5例因其他原因出血。对照组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5.32±7.54)岁;性别:男性33例,女性27例;出血原因:13例为外伤出血,11例为产科大出血,32例为外科手术大出血,4例因其他原因出血。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法,主要输注成分为悬浮红细胞,在输液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还需使用抗过敏药物或静卧休息,且准备好急救药物,以便及时急救。

观察组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采取少白细胞输血模式,在输血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应对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储存期末溶血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热情况。

输血不良反应:在输注期间或输注完毕后120分钟内发生皮肤红疹、消化道反应、寒战、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部分严重者还可出现血红蛋白尿。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当统计值为P<0.05时,即说明存在统计差异。

2 结果

两组对比输注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的储存期末溶血率无统计差异性(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输血是一种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进入人体方式,不仅能够及时补充血容量,弥补机体所需的各种凝血因子,还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其作用性已得到广泛学者认可,也开始大面积运用,但随着相关研究深入,临床学者发现部分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各类不良反应[3]。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是一项新型输血方式,能够提高输血安全性。有研究表明,人体中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能够将白细胞作为病毒宿主,在输液过程中,若无法过滤此项病毒,可导致受血者出现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日后身体健康,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还需注重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从而防止白细胞进入后传播疾病或释放炎性介质[4]。分析本次结果,两组患者在对比储存期末溶血率时无统计差异(P>0.05),由此说明,两种输血方式均具有显著作用,但观察组输血后超过37.5℃、输血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通过“滤白”技术能够减少高活性的氧自由基等对机体免疫功能和红细胞的损害,减少机体血小板氧化代谢产物、血小板、白细胞的积累,更好保证输血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虽然效果显著,但本次实验中仍存在输血反应,对此需注意:(1)操作环境需控制在18~25℃之间;(2)过滤前动作轻柔,充分摇匀血液,且为了保证过滤效果,还需检查旁路是否关闭;(3)为了避免产生溶血反应,还需规范存储、制备、运输等流程,且不可用力挤压血袋和滴管,时刻注意管路是否通畅。

总而言之,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且通过规范操作、過滤时间、优化过滤温度,还可提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降低输血反应,利于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王振财.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8,31(1):181-182.

谢谷恒.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7,30(6):1331-1332.

曾少丽,曾演强,陈媛等.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4):156-157.

李景兰.不同输血方法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54(8):136-136.

猜你喜欢
输血不良反应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双创需要金融创新“输血”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