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探析

2020-11-11 10:44李晓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

李晓露

【摘 要】虽然我国整体卫生水平在不断提升中,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升,但高效的治疗技术也需要配合高效、安全的护理技术,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而心血管内科的中医护理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笔者对此进行分析,探析高效、安全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9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1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中医护理措施,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50岁~76岁,平均(61.2±4.7)岁;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1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实施科学的护理,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52岁~77岁,平均(62.1±4.1)岁。两组共计12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性冠心病。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中医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包括及时针灸、按摩、更换中药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护理小组,每个小组有1名护士长、3名护理人员;护理小组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分析中医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后参考护理人员的建议,优化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并且应用在实际中,观察本组患者实际护理效果。具体的护理对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做好护理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实际疾病类型准备护理需要的药品、仪器,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以及年龄等资料;同时,树立安全护理意识,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其次,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容易出现恐惧、担忧、不安等情緒,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鼓励和安慰,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精神放松,避免不安全问题的发生。再次,有效配合医生,强化与医生的沟通和联系,并做好记录,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等数据,全方位落实安全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注重护理方面的细节,以确保对患者的护理安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利用中医式药物法进行治疗,引导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接受良好的护理。再者,需要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最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病情进行控制,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配合其他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其次,控制心律失常。很多患者在疾病的治疗中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心律失常患者产生的病因,对发病原因进行消除,从而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情况,避免患者出现危险。再次,有效处理并发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包括休克、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等问题,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做好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有助于保证护理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指标包括:1)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即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等;2)观察患者护理效果,即显效、有效、无效三个项目,而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安全因素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异同之处,将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总结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因素三个方面。

2.2 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值为0.031,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大多有一定的致残几率,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如果在临床上能够给予患者中医护理支持,则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中医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措施相互配合,其临床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但是,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普遍比较复杂,并且通常发病比较急。因此,在使用中医护理措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现实中医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因素三个方面。针对以上原因,临床上可采取如下护理对策:第一,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展开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识,提高其护理依从性,降低由于患者不配合而引起的护理风险。第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中医护理能力。培训要有针对性,即分析传统的中医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护理人员的不足进行培训,使其更为全面、扎实的掌握中医护理技巧,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康复。第三,医院需要完善关系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的管理制度。制度是确保顺利实施中医护理的前提条件,医院需要结合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的特殊性、考虑中医护理措施的特殊性,制定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并且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中医护理的规范性与制度性,进而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第四,需要做好患者的安全隐患的预防工作。如,很多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出血、躁动以及呼吸障碍等,护理人员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专业护理知识、护理经验以及患者情况等角度出发,制定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案,并且随着患者病情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疏导其负面情绪,可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患者的安全护理中,需要分析其并发症类型、性质和特点等因素,采取科学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全面保证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顺利治疗,确保其身体的快速康复。总之,在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于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才能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患者疾病能够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快速的康复,进而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在本次的临床分析工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显效率为50.82%,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效率为40.98%,总有效率为90.16%。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针对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效果,这对于患者、中医护理以及医院发生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临床上要注意合理使用中医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中医护理由于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管理等诱发的不安全因素,临床上对其展开具体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落实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消除或是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全面改善中医护理质量,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石岐培.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44.

游莉,吴焰,涂宗灵,尹一鸿.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7):156+167.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