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比较

2020-11-11 10:44胡燕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养老模式老年人

胡燕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生活满意度如何。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某社区老年人200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分析采取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结果:家庭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他们具有更良好的心理状态,认知和智力良好,适应能力更强。结论:家庭养老下的老年人生活状态更好,具有丰富的兴趣生活,思维更活跃,更愿意与他们互动交流,更幸福。

【关键词】养老模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

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将社会服务更多着眼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考虑如果更合理的布局老年人生活服务内容,以营造社会和谐氛围[1]。老年人具备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每个家庭的整体幸福感。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满意度是每一个家庭都格外关心的事情[2]。本文探讨采取哪一种养老模式能有助于老年人有更加乐观开朗的心态和更满意的生活状况,以此推广开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某社区老年人200人,平均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心理健康问卷上采取选择题的方式,选项包括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认知和智力良好、适应能力良好、人格健全、幸福指数高[3]。生活满意度问卷上采取选择题的方式,选项包括经济、健康、居住、休闲活动等的满意度[4]。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来处理,计数资料由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取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各项指标普遍良好,但是采取社会养老的老年人除了情绪较为稳定之外,其他指标良好的人数并不多。毕竟老年人见过不少事情,对于物质、地位等身外之物较为看得开,年轻遇到的很多事情,等到了有一定年龄之后会更加淡然,所以能够造成他们情绪波动的事情并不多,会更加释然。但是采取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在人际关系方面难以较良好,毕竟服务人员会更加忙碌,难以真正做到熟悉每一位老年人,缺乏时间相互沟通交流,自然人际关系较为生疏。并且社会养老的老年人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甚至有的老年人脾气较为极端,要么暴躁不安,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固执,他们之间交流和沟通起来可能都较难。这就导致他们与社会越来越隔绝,个性会更加偏执,不利于人格的健全,这使得他们较难对整个社会产生信任感,自我缺乏安全感,感觉不到幸福感,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极为不足,缺乏合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家庭模式养老的老年人,他们既能享受到服务,还有家人悉心的陪伴,并且在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环境中,会有他们悠然自得的一片天地,不需要还要看人脸色行事,自然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会更高一些。在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之中,有助于老年人走出去,多与大家沟通交流,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做运动,活跃身心,这都有助于塑造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积极的看法,健全人格。在认知事物上较为清醒,智力不会退化得很严重,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加幸福的可能性。

2.2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较

从上表可知,不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老年人对于他们目前的生活满意度都还不错。不管是实际他们居住的环境,还是说他们本身对于这些物质的要求不高,至少证明目前的养老服务所提供的环境符合他们的基本要求和预期,不至于太差。但是相比较而言,采取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对于目前自己的经济、健康、居住、休闲活动等方面都更加满意。采取家庭养老的老年人相对而言,削减了部分居住开支,当然这是对于家里有留存空间可以让老年人居住,或者是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他们本身的经济状况就相对不错。这些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加随行灵活的去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不用受到一些场地和管理服务人员的限制,自主决定的范围会更大一些,自然对于目前的生活满意度更高。

3 讨论

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去外面打拼事业,那么对于家庭的照顾往往自顾不暇。这就使得部分老年人不得不采取社会养老的形式。但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仍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采取这种方式的老年人虽然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已做出的選择,但是对于这些奉献了大半生为家庭,为儿女的老年人来说,心中不免有些难以接受。更有甚者是因为老年人的脾气较为古怪和刁蛮,双方感情难以调和,老年人身体不好不愿意照顾而将他们推诿出去,这些都使得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更加不好。他们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自己失去了社会价值,越来越缺乏自我生活的能力,身体各项技能逐渐衰退,智力和认知逐渐难以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使得他们深深地感觉到与这个社会的脱离和隔绝,造成一种严重的无助感,逐渐开始减少与社会和人群的接触,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他们大多数又受限于社会养老的居住环境和氛围,不愿给服务人员添麻烦,缺乏适当的兴趣活动,使得他们对于晚年生活不太满意。但是采取家庭养老的家庭,他们对于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更加关注,会给以他们更包容的心态,富有爱的关怀,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好的帮助他们过渡到晚年生活之中。鼓励老年人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体育锻炼的机会,也能增加和他人闲话家常的机会,增长见识和视野,分享各自的晚年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参考文献

梁宝桐,黎海祥.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研究报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46-47.

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1(17):3343-3344.

罗盛,张锦,李伟,郭继志,庄立辉,王雪净.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6(05):1176-1179.

郑娟,许建强,卓朗,苗春霞,董甜甜.养老模式对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05):383-386.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养老模式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关于大学生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