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思考

2020-11-12 07:31张晓黎
时代人物 2020年19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生产力

张晓黎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区别于现存有其它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的五个短句是相互联系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同时它又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物质条件;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要求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主要是从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方面而非单纯地从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主要原因是为了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针对改革开放以前片面强调变革生产关系来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观错误而提出的科学论断。

一、社會主义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中国建国后,在五十年代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改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有认识方法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在主观上想加速生产力的发展,用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办法,对有限的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是越分越小、越分越少,但还是想在贫困的条件下寻求社会公平,意图消灭阶级、消灭差别。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向了贫穷,但是那时人们没有意识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价值目标的统一体,它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思想,而解放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社会主义的理念主要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方面来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把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及其具体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看作是否是在搞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的标准。在生产关系方面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在分配问题上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在生产组织和经济管理上追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这一切认识和做法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结果造成了“贫穷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而正是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差别、贫富和社会阶层、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而总体来说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又包含着退步,出现了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是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必然要经历和发展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基石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过分强调后者的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流派。

在小生产占优势、工业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国家,用变动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改归国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主义,这是自列宁以来共产党人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而发生的错误认识,列宁在晚年认识到了这个错误,并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他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道路、方法和方式。”

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也认识到这个作法有些欠妥,因此也提出过类似的新经济政策,但最后却由于考虑到“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会影响政权和人心的稳定,所以没有实行类似的新经济政策。邓小平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修正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机械、片面的思维,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发展。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更是评判一个社会形态先进与否的根本依据。因此正确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质、量、度的统一,是质变和量变过程的辩证统一,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因此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中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但这并不排除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富不均等,这是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统一。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要保证人民的各方面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效率而出现严重的社会不公。

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在某些发展阶段上,可能首先就要讲求效率,讲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就有可能出现财富分配中的不均等,影响社会公平。虽然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平与效率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二者互为基础、条件和保证。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公平和效率的侧重点也会各不相同。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最早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只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就是在二者的矛盾的统一体的不断运动中发展前进的。

从某一个角度来讲,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的分配的差异,是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全面的进步和社会整体的效率。操纵和正确运用这个杠杆,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超过了这个“度”,社会就面临动荡和危险;,消灭了这个“度”,社会就会缺少了活力和动力,其结果都是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让位给新的王朝或新的制度。掌握好、控制好这个“度”是领导者或者统治者需要准确掌握的领导艺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超过了这个度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无数次造反、起义和革命。欧美资产阶级在几百年的统治中的最大成就是找出这个“度”,这也是过去几百年资本主义制度能够相对稳定发展的原因。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度”的掌握也变得难度越来越大,没有一个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政党是很难继续把握好这个“度”了,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奋斗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前政策上的最大失误是就企图消灭这个“度”。用“大锅饭”的办法“均贫富”,只要公平,不要效率,甚至以“均贫”而自豪,使社会主义逐渐缺少了存在的活力前提和动力,造成几十年内生产力发展的不稳定,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人类美好的理想搞得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也不能只要效率而忽视公平,这同样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到战略高度,历次党的会议都围绕着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我们现在实施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和“精准扶贫”等政策,实际上就是在控制调整这个“度”。在收入悬殊、差距拉大成为一种社会现实甚至是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如果仍然视而不见,继续片面强调效率优先,那么,只能导致离公平越来越远,最终也会牺牲效率,两败俱伤,造成公平和效率这个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影响社会的稳定的继续发展。

因此,不管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掌握好社会发展过程中暂时的不公平和最终公平的这个“度”,做好社会保障,建立完善和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高效率和社会发展的公平和谐之间的关系,不以高速增长为目的,而是要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民族振兴为根本目标和总任务,达到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完美统一。

三、社会主义本质是党的宗旨和人民意志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本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政党,代表着全体人民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現在党员人数已经超过九千万人,这是人民拥护的结果,说明中国共产党充分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理论的体现,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发展目的的统一,才能使中国沿着正确的道路永续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民的愿望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实现途径必然是要消灭剥削和消灭两极分化,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人民的意愿,也是我们党必须坚守的方针和原则。而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也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带领全体人民经过努力奋斗才能够实现。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谈及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就内在地体现了党的宗旨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是根本手段和终极目标的统一,是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统一。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全面、客观、辩证地去分析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经纬.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J]求是,2019(08)

[2]丁俊萍,嵇丈羽.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J[观察与思考,2018(04)

[3]潘喜莲.国外学者对中国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本质的解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生产力
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来不及生产力
浅谈良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