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讨

2020-11-12 07:31米日古丽·阿不力米提
时代人物 2020年19期

米日古丽·阿不力米提

关键词: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再一次强调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任务,无论在建设实践过程中哈市改革开发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都非常重要,对各项实践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发展,探索最佳的策略,营造良好的民族关系。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分析

(一)本质分析

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言,从本质来讲强调“和谐”,主要是由基本结构部分、实现形式部分与运行机制部分,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具体性质,对民族关系的组成部分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和谐也属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体本质的真实表现,只有满足和谐发展的需求,才能形成良好的民族关系。

(二)特征分析

从特征方面来讲,主要表现为:其一,具有平等性特点、团结性特点、互助性特点,属于最为基础性的特征。其二就是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其三就是具有利益公平性特点、安定有序性特点,符合公平性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其四就是共同发展、繁荣的特点,有着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可以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和形式[1]。

(三)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民族关系的论述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构建,并且其综合分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对巩固和发展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论述,提出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民族互助,要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加强“三交”与促进“三和”,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要求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论述,体现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发展性的融合、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并重、求真性和务实性的平衡,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也能促进新型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属于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在行动纲要还有奋斗目标方面,都强调制健全相关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此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属于党的领导核心,通过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强化党的领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属于党在领导过程中的必然选择[2]。目前我国在各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通常会比汉族地区落后,很少会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无产阶级的条件与政党条件,虽然在解放初期阶段中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有经济发达的发展趋势,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经济欠发达的现象,和汉族地区相较,少数民族地区的资产、工人阶级的产生数量很少,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良好进步。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念的带领下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充分落实国家宪法等法律中的民族平等要求,在民族团结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消除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的隔阂,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领域,在党的带领之下形成较为良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党的领导,还可以凸显民族平等的理念。

(二)能够满足客观发展的要求

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来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属于基本性的社会关系,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也是对民族关系进行全面调节的基本性制度,此类制度的核心在于各个民族的政治平等,强调民族之间的民主性,是国家各个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3]。近年来我国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各个民族之间的平等性、团结性、互爱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受到了广泛重视,在此情况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仅能够提升各个民族的平等性和团结性,满足当前的民族关系发展根本需求,还能在调查研究中凸显出各个民族的贫困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利用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在有效处理民族问题的情况下,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战略要求探索有效的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策略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还能满足当前的时代进步和发展根本需求,坚持民主建设、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任务,属于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必然发展方向。

(三)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上是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中国梦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的梦想,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在巩固和发展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将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主要的目标,促进各民族力量的凝聚,能通过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构建调动各民族群众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实践,在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新型民族关系的作用下能促使各民族之间形成和谐互助的关系氛围,从各民族角度开拓创新、探索民族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使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形成全新的、系统的认识,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加快中国梦建设进程[4]。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在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积极引领下,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新时期在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过程中,要将加强“三交”与促进“三和”作为核心内容,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构建归结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上来,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发展方向[5]。下面就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措施進行细化分析:

(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和谐社会建设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各民族群众的交流交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发展阶段,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工作方向。在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作用下,能促进各民族之间实现空前团结,促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有助于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综合效果,要对民族差异性和共同性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处理,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促进各民族关系的构建,确保能形成对各民族文化差异形成全新的认识,探索有效的措施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逐渐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助力。在工作实践中,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民族管理和民族关系构建工作,保障各民族实践能主动接触、主动联系、主动交流、主动沟通过,形成各民族群众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娱乐的良好和谐社会文化环境,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融贯通,使各民族能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缓解民族发展方面的矛盾问题,增强社会团结安定大局的稳定性,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新时代能谱写新篇章,提高建设总体成效[6]。

(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提高和谐社会建设速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其在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有意识的巩固和发展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面向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需求,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逐步取得显著的成果。在工作实践中,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具体指各民族群众之间能平等对待交往、包容共处,形成友好互助的社会关系,保持积极交往的心理状态,促进各民族之间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交往和交流;各民族和衷共济具体指在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的过程中,要互相帮助、共渡艰难[7]。同心协力解决社会建设发展实践中雨大偶读问题,形成民族间团结互助的全新发展生态系统,使民族间能共同促进价值理念的践行;各民族个写发展具体指各民族自身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民族之间能基于互利互惠的价值理念对共同发展道路进行探索,保障能实现各民族互利共存的关系,在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作为前提条件,推进各民族之间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形成“三和”现实样态,能真正将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基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努力奋斗,促使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构建上升新的台阶,在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的基础上,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关系的构建提供现实支持,创造现实条件。

(三)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社会结构,营造和谐社会建设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关系的构建,并且提出在实际开展民族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构建能凸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在民族工会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实现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目标。在实际探索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會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我国历史经验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社会结构的建设入手,结合全国范围社会结构、大地区范围社会结构、县市范围社会结构的建设进行分析,营造乡村和城市交汇融合的新发展社区环境[8]。在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社会结构的基础上,能有序扩大少数民族到汉族群众生活地区接受教育、参与就业,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规模进行调整,使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进感情、加深了解,保障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逐渐任何和吸纳,在民族心理方面形成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保障能形成和谐共进的民族关系,夯实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基础。如此就能借助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构建,真正实现各民族群众相互沟通和相互认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归属感、参与感,切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型民族关系的作用下取得显著发展成果。

综上所述,新时代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并且习近平总书记也关于新时代民族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论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三交”与促进“三和”的主张,对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构建产生重要的影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在未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实践中,要注意加强对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的重视,从和谐社会建设角度对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进行探究,力求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进程,在党的先进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38(5):42-46.

[2]李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23(5)133-158.

[3]周国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促进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以吴忠市利通区为个案[D].北方民族大学,2017,35(56)144-167.

[4]崔晨涛.新中国70年“直过民族”跨越式发展与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9,11(5):42-48.

[5]戴小明,冉艳辉.新中国民族区域法治运行轨迹与基本经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6):123-147.

[6]张文斌.民法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探讨[J].法制博览,2019,24(26):236-237.

[7]刘素.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9,35(26):318-319.

[8]尹晶晶.在改革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J].新经济,2019,22(8):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