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初探

2020-11-12 07:31张洁
时代人物 2020年19期

张洁

关键词:教师角度;课堂教学能力评价;四个方面

传统意义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基本上是以教论教,以教师的活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关注的是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表达是否流畅准确,板书是否规范,教材是否吃透等等。这种评价观念违背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思想。笔者认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变为以学论教。即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在这堂课上是否有所收获,是否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发展了智力。从教师角度可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

一、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学生到学校里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水平,把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放在首位。课堂教学目标应凸显两个方面的内容:

重方法指导特别是认知方法,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老师“硬灌”的,而是通过老师给予的某种方法,学生自己去获得的。不管这方法是教师自己的经验还是教材中隐含的方法,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如:教学的内容是材料小议论文的写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方法,先读懂材料(文字或漫画);再抓住材料的关键之处,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取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观点进行写作。

关注学生主体潜在的智能水平。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而且又必须是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解决的,形象地说就是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目标设计过难,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失去信心;过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索然无味。经常可见一些课堂热热闹闹的,但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理解和判断,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思维。显然过难或过易的目标设计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要看在具体的某一堂课中运用是否得当。提到自主、台作、探究式学习,很多人就会想到课堂讨论,毫无疑问,课堂讨论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多安排一些讨论,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其实,还要看讨论的问题有没有值得讨论的价值。只有对那些书中没有直接答案,而且可从多方面去思考,有很大的思维余地和空间的问题进行讨论,才有相互启发思维,训练创造思维和合作交流的价值。换言之,一堂好的组织讨论课,应该能让学生的脑力劳动渐入佳境,思维能不时迸出火花。

三、教师教学流程的安排是否注重师生平等互动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课堂教学流程的完善、顺畅,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实际,整个教学程序是教师设计好的,它充满着教师认识事物的经验。学习一篇文章,研究一个定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教师已设计好了,并把它分解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学习目标也就实现了。但是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要提这么多问题,以后自己学习类似内容的时候,怎样能提好问题,当然,更谈不上能举一反三了。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互动。要做到真正的平等互动,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要有宽容之心,真正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相信只要教师指导的方法得当,角色转换到位,学生是能学得好的。

四、教师教学效果的显示应着重关注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非常注重教学的结果,即通过这堂课教师传授了哪些知识,学生掌握了多少。这种评价非常不科学。因为教育教学的效果既有立竿见影的短期能见效的效果,也有许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效果的情况存在,特别是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方面的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应重在考察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获取知识的本身;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自身,它应该重过程、重体验而非学习的结果。如听一堂古诗文阅读课,评价其效果,不应只考虑学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考察学生是否是自己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等来理解诗文大意,能否在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探问题。也就是说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主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显得主动和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激发和体现;关注学生的意志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锻炼和熏陶。

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笔者衷心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