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视阈下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研究

2020-11-12 07:31韦哲
时代人物 2020年19期

关键词:美国文学;小镇文学;文化批评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8年河套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文化批评视阈下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YSY201805。负责人:韦哲,参与人:顾云飞、李昊宇、王亚娟、张雅茹。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小镇文学在美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然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小镇文学看作一种文学形式。事实上,小镇是独立的社会实体,小镇文学作为城市文学的补充,可以更好的完善文学研究的版图。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文化、叙事学、现代主义角度,或分析这一时期小镇文学中的某一部作品,或研究美国文学的小镇文学,或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小镇书写,对于某一个特定时期小镇文学的文化批评研究,却鲜少涉及。本文主要选取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的诗歌《匙河集》,桑顿·怀尔德的戏剧《我们的小镇》,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小镇畸人》,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大街》以及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嚣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这几部作品,分别从半工业化的中西部小鎮、没落的南方小镇以及传统的新英格兰小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半工业化的中西部小镇

美国中西部地区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大机器进入工厂,小农经济开始没落,农业经济经历大变革,小镇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大批的作家以此为背景,对中西部小镇进行书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诗歌《匙河集》,小说《小镇畸人》和《大街》。《匙河集》由245篇自由体墓志铭组成,假托墓地下掩埋的众多死者的口述,让他们毫不隐瞒自己身前的隐秘,互相袒露心迹,展示了20世纪初中西部乡镇生活的方方面面。《小镇畸人》又名《俄亥俄·温斯堡》,由23篇小故事连缀而成。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俄亥俄的温斯堡镇,反映了乡镇生活背后的黑暗以及陷落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的小镇居民。《大街》讲述的是城市姑娘卡罗尔嫁给乡村医生肯尼科特并随之来到丈夫的故乡戈弗草原镇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这三部文学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小镇的文化特点。

首先,小镇是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地带,小镇出现了邮局、银行、法院、图书馆等现代机构,火车和有轨电车也在这里通行,小镇居民的职业也开始多样化,这就使得现代工业文明渗透到农业文明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衣食住行,进而对小镇居民的价值观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小镇居民思想狭隘保守,传统美德败坏。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下,小镇居民开始体验城市的生活,但他们的思想却是狭隘保守的。在《匙河集》的《密涅瓦·琼斯》中,他们嘲笑别人的外貌;他们对文化人也充满敌意,田纳西·克雷布林·肖普因熟知“薄家梵歌”而被取笑。在《大街》中,小镇人狭隘功利,虚荣刻薄。“凡是埃兹拉不知道的和不认可的事情,那人们大可不必去了解、思索,因为它们肯定是异端邪说。”[1]在和谐生活的表象下,人们或尔虞我诈,或沮丧厌世,或通奸作恶,揭示了伪善的小镇生活。第三,小镇居民对小镇和城市化有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们怀念田园式的传统小镇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享受工业化带来的财富和便利的同时却又本能的抵制它。在《匙河集》中,小镇人到了城市不是变得堕落,就是开始迷惘;在《小镇畸人》的开篇,安德森就提到“真理让人变成畸人”[2],这里的真理指的就是旧有的生活秩序。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小镇的生产生活方式被颠覆,固守传统的居民们迷失了自我,最终在孤独中苦苦挣扎。

这一时期的中西部小镇文学全面地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小镇风貌,从优美的自然风光,到杂乱无序的街道,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小镇人民的怀旧、迷惘、无所适从。由此也体现了作家们对于这个时期的反思,他们看到了工业化对小镇外貌及小镇精神的冲击,他们对这样的小镇怀着既热爱又憎恶的情绪,但他们却始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没落的南方小镇

南北战争之后,蓄奴制被废除,种植园经济被摧毁,随之被摧毁的还有南方人的精神世界。二十世纪初,现代化又冲击影响着具有独特历史和传统的南方小镇。在这样的变革下,南方文学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最能反映这个时期南方小镇的当属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与《我弥留之际》,前者是关于南方没落贵族康普生一家的悲剧,后者讲述的是南方农民本德伦全家为遵守妻子的遗愿,将其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历程。这两部作品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极其重要的两部作品,从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当时的美国南部小镇。

首先,贵族府第日渐破败,贵族世家走向没落。旧南方的贵族尊严和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一现象在《喧嚣与骚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没落贵族康普生一家中,老康普生不学无术、嗜酒成性,妻子自私冷漠,长子昆丁守着南方旧传统,最终因妹妹凯蒂风流失贞而自杀,次子杰生贪婪,三子班吉却是个白痴。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坏境中,传统的南方种植园世家日渐没落。其次,种族问题依然严峻。福克纳曾经说过“最痛恨的是,人们之所以对黑人施以私行并非因为他们犯了什么罪行,而是因为他们的皮肤是黑色的。”[3]在小说中不时地出现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甚至黑人自己也在不自觉地歧视自己。迪尔西称自己的孩子为“臭小子”,称白人主人的孩子为“宝贝”“乖孩子”,每当自己的孩子与白人主人的孩子有冲突时,总是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欺负他们。第三,新兴的工商势力逐渐渗透到南方小镇中。小镇上也出现了火车、商店、酒馆等现代化的现象。在福克纳的眼中,正是这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造成南方小镇道德的败坏,人们变得贪婪冷酷,下作无耻。在《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中,福克纳写出了一群“丑陋的美国人”。安斯懒惰、自私、虚伪;艾迪悲观、自怨自艾;达尔敏感、偏执。但同时,仍然有一部分人拥有着旧南方的美好品德:勇敢、守信、忍耐、爱正义。

福克纳在这两部小说中描述了发生在南方小镇杰弗生镇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福克纳对二十世纪初南方小镇的文化反思,他痛恨蓄奴制,反对种植园经济,但是也怀念旧南方的美好品德;他希望小镇越变越好,但是也抵制新兴工商势力带来的道德败坏。

三、传统的新英格兰小镇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正是大萧条时期,股市崩溃,工厂倒闭,人民失业,怀旧文化开始占据主流思潮。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桑顿·怀尔德创作了戏剧《我们的小镇》。戏剧的时间背景设定为1901年至1913年,地点在新英格兰地区的格罗福斯角小镇。《我们的小镇》共有三幕,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小鎮的琐事,展示了二十世纪初新英格兰地区传统的小镇文化。

首先,小镇自然风光优美,小镇居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剧作一开始就描述道“在我们的山后面,东方的天空开始露出鱼肚白”“花园里有玉米、豌豆、豆荚、蜀葵、芥菜、太阳花等等”[4],可以看出小镇远离都市的机器轰鸣,给人一种恬淡静谧的自然美。其次,小镇居民生活简单质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在格罗福斯角小镇上,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和睦。家庭主妇一边劳动一边聊天,同学之间互相批评互相促进,小镇居民一起去练合唱,他们互相关心,共同解决难题,充满和谐、友爱。第三,小镇居民奉行平等和民主的信条。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互相平等尊重,父母总是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和他们共同商量,而孩子也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吉布斯医生在劝自己的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并没有通过展示自己的权威而达到目的,而是和孩子一起展望未来、描述母亲的辛劳,以及通过提高零花钱的方式提醒乔治他已经长大了,应该跟家人一起分担家务。此外,在面临自己的人生选择时,乔治的家人也给与了帮助和尊重,并充分理解他所作出的决定。总之,戏剧中的新英格兰小镇还未受到工业化的冲击,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自然和谐共存,与他人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相尊重,呈现出一派传统的田园小镇的景象。

《我们的小镇》作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当时大萧条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怀念传统的小镇生活,传统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传统的美好的品德。事实上,除了怀旧情结之外,《我们的小镇》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大萧条之后,作家们从最初的激进、不满转而开始进行文化反思,认为二十年代的大繁荣掩盖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因为人们摒弃了一直以来的传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追忆传统的小镇生活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希望,同时也为小镇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某种解决办法。

结论

二十世纪初,许多美国作家纷纷以小镇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为背景创作出了戏剧、诗歌、小说等各种文学作品。通过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这一时期小镇文学的代表作,本文发现,小镇文学作品分别对半工业化的中西部小镇、没落的南方小镇以及传统的新英格兰小镇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书写:中西部小镇的半工业化及其带来的冲击和碰撞;南方小镇的没落、种族问题及新兴工商业的不良影响;新英格兰小镇的质朴、和谐。同时,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反思,他们注意到现代化进程中小镇居民因为文化水平的落后而开始道德败坏,他们热爱过去淳朴和谐的小镇却讨厌世俗化、功利化的小镇,但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他们最终也没有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辛克莱·刘易斯.大街[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1.

[2]舍伍德·安德森.小镇畸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3]WilliamFaulkner.Essays,SpeechesandPublicLetters.NewYork:RandomHouse,2004:37.

[4]桑顿·怀尔德.我们的小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