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戈壁草原的守护神“都贵楞”

2020-11-13 06:0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阿拉善盟农牧区治安

文| 实践全媒体记者 王 婷

“都贵楞”和边境军警民巡边护边

在阿拉善盟广袤的戈壁草原上,有这样一群队伍,他们以维护社会治安、防火安全和保护草原生态、调解民事纠纷等为己任,用热血和汗水义务守护着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就是治安消防群防群治的自治组织——“都贵楞”,被当地农牧民亲切地称为“戈壁草原的守护神”。

自发组织创新群防群治模式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阿拉善左旗巴彦朝格图、上海嘎查由于守土戍边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草原资源,致使周边地区一些不法人员在草原上盗采砂石料、搂发菜、抓蝎子,滥挖锁阳、草苁蓉等,每年6 月至10 月是高峰期,破坏草场的同时还威胁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当地政府、嘎查的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2002 年以来,巴彦朝格图等嘎查“两委”班子对嘎查进行深入走访调查,详细了解外来人员活动规律和牧民牲畜被盗情况,认真查找牧区治安防范的难点和盲点,按照就近快速反应的原则,积极发动群众,选出年富力强、防范意识和责任心强的牧民,由嘎查书记、主任兼任组长,组织建立适合农牧区的“都贵楞”治安群防群治队伍。“都贵楞”在嘎查党委和派出所的积极指导和帮助下,自发承担起巡边护边的责任,协助当地派出所严厉打击乱挖、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维护了草原牧区和谐稳定。

为积极推广“都贵楞”群防群治模式,2012 年,阿左旗正式挂牌成立了农牧区“都贵楞”治安联防大队,在4 个嘎查成立了联防小队。制定了工作职责、联防队员管理办法,统一配发了服装、安全头盔,配备了对讲机、橡胶棍、宣传工作袋等,为联防队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今天的“都贵楞”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治安防控组织,发展成为一支集治安维护、消防管理、草原管护、调解纠纷等职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群防群治组织。

治安联防促进草原和谐稳定

2019 年6 月22 日和8 月8 日,巴润别立镇发生两起非法宗教出版物传入事件,共传入各类宗教出版物、宗教用品一万两千余件。“都贵楞”治安联防队员发现后,监督维护现场并及时向镇党委和派出所汇报相关情况。镇党委在派出所、盟旅游和文化行政执法局、阿左旗宗教局等部门的配合下,及时稳定态势并妥善处理全部传入物品。

这是“都贵楞”治安联防组织及时有效维护治安的一个缩影。阿拉善牧区地广人稀,每当发生违法犯罪案件时,警力往往无法及时到达。而“都贵楞”联防队员都是当地的农牧民,具有人数多、分布面广、对当地情况熟悉、机动性强等优势。当发现有不法人员和车辆时,队员立即通知附近“都贵楞”联防小组组长,再由组长召集其他联防队员,队员们迅速从各自的联防点驰援到事发现场,在茫茫的草原上构筑起一张打击犯罪、区域联防的流动天网。

此外,“都贵楞”联防队员还充分发挥懂双语的优势,向牧民群众宣传讲解《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常识。同时深入走访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嘎查、矛盾不上交”。在“都贵楞”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遵法守法,通过法律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了毗邻地区、邻里关系的和谐。

防火救灾筑牢绿色安全保护网

“一开始我们只有6 个人,自己买装备,在阿拉善盟消防救援支队的指导下训练,附近牧民家着火了我们就去义务灭火。”张金军是巴润别立镇阿拉腾塔拉嘎查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当地“都贵楞”义务消防队的队长。

巴润别立镇是阿拉善盟主要粮草料生产基地,十几年来,有许多农牧民因用火不慎或疏于防范,一场大火烧毁了房屋、烧掉了粮草、烧死了牲畜,多年辛苦积攒下的家产顷刻间化为乌有。面对一次次火情火灾,面对在火灾中致贫的农牧民,嘎查“两委”班子痛定思痛,多次商量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2008 年,班子成员经与阿拉善盟消防救援支队商议,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挑选年富力强的7 名农牧民组建了巴润别立镇农牧区草原119“都贵楞”阿拉腾塔拉嘎查义务消防队。

牧区远离旗县,防火救灾专业力量薄弱,一旦发生火情,专业消防队伍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草原119“都贵楞”是一种“接地气”的消防模式,虽然只配备简易的消防车及必要的灭火器材,但应对农牧区的消防工作却非常“管用、实用”。发生火灾后,熟悉地形的草原119“都贵楞”义务消防队往往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场,在进行灭火救援的同时,第一时间将火情报告给阿拉善左旗消防救援大队,真正成为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消防救援队。

自从成立了草原119“都贵楞”义务消防队,不仅当地的火灾发生率逐年下降,也给当地农牧区防火工作筑牢了一道绿色安全的保护网。

为进一步推广草原119“都贵楞”消防救援体系,阿拉善盟行署专门成立草原119“都贵楞”体系工作小组,在全盟境内的各旗县区、苏木镇、嘎查(村)逐级成立相应的消防救援机构,进一步加强、完善嘎查(村)火灾扑救和其他消防管理职能,与此同时,由阿拉善盟行署出资为嘎查(村)、苏木购置以改装水罐车为主的消防车辆以及消防器材、装备等消防灭火设施,并对草原119“都贵楞”消防救援队的成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近年来,“都贵楞”治安消防群防群治模式,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边界地区、农牧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都贵楞”模式被认为是当前农牧区最有效、最成功的治安消防群防群治模式,是阿拉善左旗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

猜你喜欢
阿拉善盟农牧区治安
Me & Miss Bee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
阿拉善盟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阿拉善盟蒙药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