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者:白族话让日军成了聋子

2020-11-14 05:38
文史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卢汉电话线台儿庄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走过了崇山峻岭,开到抗日的战场。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发扬了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滇军60军182师通信排排长余才镐和战友们,高唱着冼星海和田汉的夫人安娥创作的这首60军军歌,从云南昆明巫家坝出发,徒步穿过崇山峻岭来到长沙,再坐运煤火车,于1938年4月22日上午到达台儿庄南部的车辐山车站等地。

原来,台儿庄大捷后的4月中下旬,日军调集30余万精锐部队,分六路向鲁南迂回,欲一举歼灭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主力,形势万分危急。滇军60军在军长卢汉的率领下,奉命前来增援。

4月的台儿庄,春寒料峭,凛冽的北风吹得刚刚架起的电话线“嗡嗡”作响。余才镐正为一件事焦急着。来到鲁南抗战前线后,余才镐已多次冒着危险将日军炸断的电话线接通。然而,由于通信器材简陋,敌军窃听通话非常容易,使得中国部队在作战中处于被动地位,损失非常大。

如何防止窃听,这在当时是个世界性难题。对一位通信排排长来说,这并非分内之事,但作为一位有血性的中国人,凡是有利于保存中国战士,消灭敌人的事,是不分分内分外的。

台儿庄战役中的滇军将士

北风依然呼呼地刮着,又有几架日军轰炸机呼啸而来,余才镐大声指挥正在抢修电话线的战士赶紧卧倒。敌机刚走,一位战士便向余才镐汇报请示工作。

待他们说完,身旁的战士问余才镐:“你们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仿佛是听风在说话。”余才镐是云南白族人,向他汇报请示工作的战士也是白族人,他们是用白族语在对话。

这位战士的话让余才镐心中一亮。在带领队友完成电线抢修任务后,余才镐急急来到军长卢汉的指挥部,说:“卢军长,我有办法了。”

原来,受到那位战士问话的启发,余才镐建议卢汉以白族人为电话兵,让他们以“家乡话”通话,这样窃听的日本人就成了“聋子”。卢汉连称“好计!”立即下令把通信连的电话员全部换成白族士兵,并派往各指挥部,用他们的家乡话进行联络。

日军窃听人员听到电话中的话,惊诧地说:“这歌一样的声音,或者说好像风在言语,难道这是中国军队发明的一种新密码?”

日军找来语言专家、密码专家,命令他们在3天内破译。然而,不说3天,就是30天,日本专家对这些“密码”也是一筹莫展。

白族语言是白族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短时间内无法破解。当日军明白这不是密码,而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白族的语言后,企图胁迫白族人为他们做翻译,可为时已晚,在60军的掩护下,第五战区主力部队已突出日军重围,安全撤离。

为了对这些在抗战中做出贡献的白族电话兵表示敬意,人们称他们为“风语者”; 余才镐作为以“风语”为“密码”的建议者,更是受到世人的敬仰。

猜你喜欢
卢汉电话线台儿庄
绿色的电话线
绿色的电话线
解放昆明:起义义举中有憾事
绿色的电话线
绿色的电话线
台儿庄:让抗战记忆不再尘封
卢汉巧与蒋介石周旋—昆明起义前的一场尖锐斗争
是捍卫还是曲解?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卢汉与云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