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算计”造币供货商

2020-11-14 05:38
文史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造币厂便士牛顿

牛顿

科学家牛顿(1643—1727)过了50岁后,由于身体透支严重,整个人消瘦不堪,很难继续从事自己钟爱的科研工作。1694年,他接受了忘年好友、时为财政大臣的查尔斯·蒙塔古的举荐,在政府中谋到皇家造币厂督办的职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牛顿刚一就职,便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币制改革中去。他先在财政部的花园后面建起了10座大熔炉,用来熔化召回的旧币。待旧币熔化之后,他便命人将所得的贵金属运往伦敦塔,去铸造新的货币。在牛顿的严厉督导下,工人们加班加点工作,很快缓解了市场上新币短缺的情况。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币制改革进行之时,一些不法商贩千方百计提高金属原料的价格,大发国难财。这让正直的牛顿很气愤,于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根据铜、银和金等金属的市场售价以及铸造合金的成本,很快计算出每磅合金的价格为7.5便士,而当时皇家造币厂购买金属原料的价格,却远远高于这个数目。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声称要以低价向造币厂供应合金原料。牛顿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将商人请到办公室,直接与其接洽。一见面,牛顿就要求商人报价。商人恭维牛顿说:“艾萨克·牛顿先生,您可是全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在您的面前,我们可不敢耍花样。”

“你直接报价就可以了!”牛顿轻轻地回了一句。

商人狡猾地说:“牛顿先生,看在您的面子上,我就报一个最低价,每磅12.5便士。”

牛顿瞥了商人一眼,说:“这个价格是怎么定的呢?”

商人回答:“这可是最低价格了,是根据铜、银、金的价格以及铸造合金的成本核算出来的。”

牛顿:“是吗?那么你能在我面前再演算一遍吗?”

商人知道,在牛顿面前进行数学运算简直就是班门弄斧,自讨没趣,他只好继续撒谎道:“牛顿先生,这个价格确实是根据成本核算出来的。不过,在您这位伟大的数学家面前,我可不敢运用数学。”

牛顿笑了笑,提起笔在稿纸上涂写起来。他一边运算,一边对商人说:“听着,我事先已经算过价格,每磅定价7.5便士就可以保证你的利润了。如果你再敢哄抬价格,小心我上报国王陛下,治你死罪!”

商人一听牛顿这话,脸上窘得红一阵白一阵,最后以7.5便士成交。

牛顿看着商人滑稽的表情,不禁微笑道:“先生,你实在用不着这样!以后只要本本分分地给皇家造币厂供应原料,你肯定会赚大钱的!”

面对狡猾的商人,科学家牛顿巧借自己的数学计算天赋,智劝商人自动下调造币原材料的价格,既彰显了个人智慧,又维护了商人利益,还间接为国家减少了开支,可谓一举三得。

猜你喜欢
造币厂便士牛顿
牛顿的实验室
近代上海造币厂(原中央造币厂)研究(1920-1949)
牛顿忘食
苏区“中央造币厂”发展始末
澳大利亚造币厂看不到门卫
失信的牛顿
湖南造币厂滥铸铜元利润考察
愚蠢的百万富翁和聪明的女孩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