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0-11-14 10:46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分子脑组织水肿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姚洪超 卓丽华 陈 娟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VD)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类疾病[1],以小动脉硬化、持续性高血压等为诱发因素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一种特殊CVD,多见发于内囊、脑干等部位[2]。LI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多见于男性。该疾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4,近期预后虽相对其他类型脑卒中较好,但复发率与其他类型脑卒中相当,中远期预后并不乐观[3]。临床通过颅脑CT、MRI为LI提供颅脑病变范围及病变部位、数量、大小、程度等影像学信息进行有效诊断,是LI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4]。CT检查便捷、快速、价廉,MRI分辨率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研究对MRI、CT对LI的诊断效能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64例L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LI诊断标准[5];年龄18~75岁;首次发病。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者;精神病及家族史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患者男39例,女29例;年龄39~75岁,平均(63.48±9.25)岁;头晕头痛者49例,嗜睡者33例,面瘫者30例,感觉障碍者22例,语言障碍者15例。

1.2 检查方法MRI:采用Siemens 3.0T Skyra超导MR机,头部线圈;先进行常规TlWI、T2WI扫描;后行DWI扫描,参数:TR/TE4800 ms/780ms,矩阵208×130,层厚5mm,FOV24cm×24cm,层间距1.5 mm;采用Syngo.Via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CT:采用Siemens128层螺旋CT机,基线为听眦线(OM),颅底到颅顶逐层扫描,常规轴位,局部放大扫描疑似病灶,为获取更加清晰图像,可行多个连续层面扫描。图像均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分别分析,意见分歧时,协商达成一致。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检出病灶部位数、检出率等分类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表2 MRI与CT诊断LI对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比较[n(%)]

2 结 果

2.1 MRI与CT对LI检出病灶部位的诊断比较64例LI患者经MRI、CT检查分别检出病灶565、112个。MRI对LI额叶、丘脑及小脑病灶检出率较CT高,对内囊病灶检出率较CT低(P<0.05)。MRI和CT对其余部位LI病灶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MRI与CT诊断LI对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比较对于直径≤5mm的LI病灶,MRI较CT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5)。见表2。

3 讨 论

LI为脑组织深部腔隙性病灶,临床上LI患者多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度眩晕、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表现,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者约占约75%,近期预后相对较好[6-7]。但有研究表明,无症状LI患者中远期可能出现明显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血管性抑郁等情况,且其复发率类似于其他类型脑卒中,中远期预后不乐观[8]。

LI病灶相较于正常脑组织,CT显示低密度,但短时间内CT图像可能因患者病灶改变不显著而无显著异常改变[9]。对于LI所致脑组织水肿,CT通常在LI发病1d后方能显示,敏感性较低[10]。且CT对后颅窝、脑干、小脑半球LI病灶敏感性较低[11]。MRI组织分辨率高,能够获取更清晰的图像对比度,在显示脑白质与灰质的信号区别上具有优势,且对间质性、细胞毒性水肿较为敏感。在LI发病少于6h时,细胞毒性水肿并未引起病变区域总含水量增加,仅引起细胞内外含水比例变化,T2WI呈阴性[12]。在LI的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梗死期(6h~14d),脑组织细胞仍在持续损伤,脑细胞损伤发生坏死、破裂后,因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大量水分子及其他内含物向细胞外游离,血管内水分子进入细胞间隙,使得细胞毒性水肿逐步发展为血管源性水肿,T1WI、T2WI分别呈低、高信号[13]。DWI可在宏观水平反映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ADC值可定量测量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速度的运动信息[14]。DWI检查中水分子磁化状态受MRI控制,随机扩散运动却不受MRI的影响,因此MRI序列中诊断脑梗死最敏感的是DWI[15]。文献显示,DWI在脑组织发生急性水肿时即可显示异常高信号,能在LI发病3h后显示病灶,而其他序列则难以观察到阳性表现,几乎同 步[16]。

本研究中,64例LI患者MRI、CT分别检出病灶565、112个;MRI对LI额叶、丘脑及小脑病灶检出率较CT高,对内囊病灶检出率较CT低,对于直径≤5mm的LI病灶的检出率较CT更高;显示MRI对LI病灶尤其是额叶、丘脑及小脑等部位病灶及直径≤5mm病灶检出率方面显著优于CT,是LI的重要诊断方法。虽然理论上MRI在LI诊断中早期检出率显著优于CT,但CT对大病灶及内囊等部位病灶亦有良好检出效果。且临床MRI应用常受到限制,如许多患者常急性发病,MRI开夜诊较少、且无法及时准确了解患者是否有MRI检查禁忌,部分患者已带着心电监护,亦不宜进行MRI检查,而CT临床应用普遍,具有快速成像、软组织分辨率相对较高的特点。此外,CT在早期区分脑出血与脑梗死方面也较MRI更具优势,故CT在LI诊断中亦有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MRI对LI病灶尤其是额叶、丘脑及小脑等部位病灶及直径≤5mm病灶检出率显著优于CT,是LI的重要诊断方法;CT对大病灶及内囊等部位病灶检出仍具有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水分子脑组织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两颗心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