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价值意蕴

2020-11-16 01:52曹立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哲学思维价值意蕴脱贫攻坚

曹立

摘要: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解决。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包含了丰富深远的价值意蕴。从目标维度讲,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依归;从理论维度讲,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向;从制度维度讲,完善了脱贫治理体系;从实践维度讲,探索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从精神维度讲,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世界维度讲,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战略维度讲,奠定了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脱贫攻坚;哲学思维;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5-015-008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解决。意味着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6日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1](P6)。可以说,中国扶贫规模之大、脱贫力度之大、减贫成效之大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执政原则,才能凝聚起浩荡之力,团结起人民之心,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所包含的价值意蕴丰富深远。

一、目标维度:人民至上的价值依归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人民至上作为始终坚守的根本立场和价值依归。因此,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人民至上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逻辑之中,并转化为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一整套制度、政策和措施。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近百年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贫困奋斗史。毛泽东1921年11月在《劳工周刊》撰文指出,革命就是要“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享有经济幸福”。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解决温饱,消除贫困。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任务,来诠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以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彰显了党对脱贫攻坚的强大决心和坚定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全党全国全社会动员起来,以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要目标打响脱贫攻坚战。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国要比世界银行确定的在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时间提前十年。党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是下了决心的。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2]进一步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的执政原则,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党中央把“扶贫攻坚”改成了“脱贫攻坚”。把扶贫脱贫作为关乎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脱贫攻坚成果由人民共享,指引全党全国全社会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人民至上作为脱贫攻坚的价值依归,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的深厚的人民情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贫困和农民摆脱贫困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陕北梁家河的七年岁月,给他本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河北正定县、福建宁德市、福建省和浙江省乃至在中央的工作中,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项重要工作。四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县、市、省到中央始终牵挂着农村贫困群众,始终关注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破除致贫根源精准谋划、为满足脱贫需求精准帮扶。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富起来、好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关注的问题和最深情的牵挂。

二、理论维度: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向

消除贫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根本指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维度看,回答了三个问题:发展的主体是谁?怎样实现发展?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

发展的主体是谁?脱贫攻坚,实現全面小康,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把人民当作发展的主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历史活动是群众性活动,人民是生产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当然,人民群众也是脱贫攻坚的实践主体,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行动主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由于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一方面使贫困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提高,人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和培养了扶贫干部。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体会人民的需要,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学习人民群众的创造思维、优秀品德、务实作风、朴素情感,自觉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从中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

怎样实现发展?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小康,要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要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因此,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来精准帮扶。要着力培育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发展技能,提高脱贫的能力,实现“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真正靠自己的努力“拔穷根儿”、奔小康,改变自己的命运。

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新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回应人民的需要,实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全面需求的过程。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见,保证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的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建立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注重培育贫困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能力;践行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要;扶志扶智,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要,提升贫困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等等,使脱贫攻坚有了超越温饱目标和面向美好生活的全新内涵,有了超越物质之上的精神追求,使全面小康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饱满。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逻辑主线与根本指向,所蕴含的唯物史观认识论思想,对于我们党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以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都将产生积极影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依然需要一如既往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三、制度维度:完善有效的脱贫治理体系

贫困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战中,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这套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不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而且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了有效路径和具体方法。从脱贫攻坚制度建设上看,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贫困治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责任体系包括“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领导责任体制、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帮扶责任体制。二是形成了完善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13个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0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了“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政策落实落细。三是建立了扶贫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坚持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解决扶贫资金投入使用中的“小散乱”问题,有效提高了资金整合使用的效率;完善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四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监督体系。为把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实践中去,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出台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建立起多渠道全方位的督查巡查制度,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五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考核体系。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从考核的适用范围、考核时间、考核实施主体、考核主要内容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根据中央的要求,也相应出台考核办法,加大对脱贫攻坚的考核评估。通过实施史上最严格的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从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法上看,形成了贯穿贫困治理全过程、确保扶贫效果可操作、可评估、可量化的措施体系。“六个精准”规定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即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贯穿于扶贫、脱贫全过程,从而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扶贫方式创新、政策措施创新整合到识别、帮扶、脱贫等各个环节;采用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以确保脱贫攻坚质量,从中央到地方,对于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均设置了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和考核奖赏责任制度;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传导压力,夯實责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精准落实;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成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另外,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看,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党组织是关键。通过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支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人,为打通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基础。通过党建促扶贫,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扶贫实践中的群众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在培育脱贫产业,变革生产方式,壮大集体经济的进程中,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基层组织,推进了乡村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

四、实践维度: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

中国在贫困治理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体系,探索了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路径。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开辟渠道,激活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支持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协同参与,拓展了脱贫攻坚的资源总量,形成了全社会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党和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等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军队和国有企业,均被赋予具体的定点对口帮扶目标任务,发挥各自优势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脱贫攻坚。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的力量也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民营企业成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党的十八以来,全国工商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起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万企帮万村”是新时代民营企业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截至2019年12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9.99万家,精准帮扶11.66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56万个);产业投入819.57亿元,公益投入149.22億元,安置就业73.66万人,技能培训111.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434.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定点帮扶之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万企帮万村”行动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指示,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还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先后开展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怒江行”“临夏行”“南疆行”和“精准扶贫西藏行”“民营企业南疆行”等一系列活动,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80多个,投资金额达3387.76亿元,捐款捐物5.15亿元,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援。“三区三州”内的民营企业在区域内开展重点结对帮扶,截至2019年底共有2 473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帮扶到5 542个村、79.18万贫困人口。

建立了东部发达地区带动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早在1996年,党中央就确定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大连、青岛、宁波、深圳等9个东部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与西部10个省区开展扶贫协作。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将京津冀纳入扶贫协作体系,进一步突出了对民族地区、西部贫困程度深的市州全覆盖重点支持,并将“携手奔小康”行动聚焦到县县结对帮扶,确定了东部9省对西部14省的协作扶贫目标任务。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和培育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持续贫困治理和促进发展的有效机制。摆脱贫困首要的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东西部扶贫协作要注重发挥东部地区的智力资源,坚持互派干部等好经验、好做法,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理念、经验等传播到西部贫困地区,促进观念互通、作风互鉴,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五、精神维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脱贫攻坚凝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将广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民族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从古代社会开始就追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理想。《周礼》所记载的治国安民之策即为“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日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从此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围绕扶贫济困开展的救济活动,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最典型的就是仓储制度,在丰年之时把百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发生灾荒时便开仓赈济。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济贫、养老和育幼等慈善事业。其中有唐朝的悲田养病坊,宋朝范仲淹举办的“义田”和刘宰举办的“粥局”。到了明朝,出现了最早的以民间互助为主的慈善社团——同善会,主要在发生灾荒时对百姓“开仓济贫”“放粮赈灾”。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有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并且不断发扬光大、延续传承。这种优良传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所领导的每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均铸就一种伟大精神:自红船精神起,经由革命战争烽火淬炼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锻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作为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所铸就的脱贫攻坚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内涵,进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及独特的精神标识。

六、世界维度:昭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的设置本性是以资本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设置本性是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花费巨大成本全面扶贫并不符合资本追求不断增值的本性。自19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来,社会主义实践一度步入低潮、遭到怀疑。在这一背景下,数十年来,中国扶贫实践不仅贡献了全世界绝大多数脱贫人口,更是从根本上彰显了社会主义追求人的发展的本质属性,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脱贫攻坚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彰显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执政原则,才能凝聚起浩荡之力,团结起人民之心,形成全国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伐、统一标准的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大成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中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东西携手扶贫,互补实现共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指挥,才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具备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具备敢打敢拼的恒心和毅力,才能在脱贫攻坚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认可。

脱贫攻坚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彰显了制度自信和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务实的举措服务于最貧困的地区和群众,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中,先富带动后富的以人为本理念凝聚了人民的共识,契合了人民的愿望,激发了人民的斗志,汇聚了全国的帮扶力量,大大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了贫困落后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区域的均衡发展,这是以资本投资回报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制度设计无法比拟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优越性,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代国际竞争中焕发出强大活力,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为世界发展道路多元化路径选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中国方案”。

七、战略维度: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国扶贫任务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平稳转型。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1](P1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目标追求的统一性与行为的耦合性。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追求。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所对应的时间段不同、侧重点不同、机制不同,但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聚焦农村农业现代化,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全过程。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全面现代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正是致力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现代化发展、高速经济增长、缓解经济危机等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等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公共服务不平衡、要素由村入城的单向流动等问题导致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效应”“木桶效应”逐渐显现。由此,我国必须调整城乡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缓解社会矛盾,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要素双向流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2]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首先要增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的意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要统筹推进、协同推进,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所谓耦合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工作和基础任务,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的根本途径。

一是机制行为耦合。精准扶贫实施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治理机制,这不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证,也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奠定了工作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治理机制,以“关键少数”汇聚各方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层层签责任书、立军令状,是党和国家对如何开展扶贫工作的创见性思路,保证了精准扶贫工作自上而下强有力的贯彻推动,体现了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把好政治方向,建好基层组织,引进创新人才,发展主导产业,确保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同时,我国通过精准扶贫工作,抓牢抓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等政策落实,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基层干部、驻村干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基础行为耦合。精准扶贫大力推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在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推动“五大振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 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 808元,年均增幅30.2%;从基础设施上看,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同时,特困地区、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基础建设,特别是在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充分激发了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的内在动力,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政策行为耦合。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多元性、差异性,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施了产业扶持政策、医疗救助政策、教育帮扶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等一整套政策体系,构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制度、中央定点帮扶制度、驻村工作队制度等一整套组织制度和政策体系,同时建立了第三方评估、省际交叉考核、市级交叉考核等一整套考核评估体系。这些政策行为,一方面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政策、组织、考核方面的成熟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精准扶贫,创新性地实施了电商平台扶贫、龙头企业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等一系列发展模式,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打通了购买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打通了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外连接的渠道和平台,拓展了市场空间。另外,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中央明确提出政策行为的“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这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在短期内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由此可见,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已经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决战決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4.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3.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Lifting the Remaining Impoverished Counties out of Poverty

Cao L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91)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on the way to push and achieve the target of poverty eradication in 2020, which means the problems of absolute poverty plagued the nation for thousand years is about to be solved historically. The great practice of poverty reduction of China contains far-reaching value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the objectives, it adheres to the people-first approach. In terms of the theory, it expresses the orient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terms of the system, it improves the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governance. In terms of the practice, it explores the specific path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In terms of the spirit, it demonstrates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erms of global influence, it shows the superiority and vitality of socialist system. In terms of the strategy, it lays solid foundation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Lifting the Remaining Impoverished Counties out of Poverty; Philosophical Thinking; Value Implications

责任编辑:春 柳

猜你喜欢
哲学思维价值意蕴脱贫攻坚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
政治学科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