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楼阁”到“落地生根”

2020-11-16 06:59吴奇
师道 2020年10期
关键词:酒客孔乙己课程标准

吴奇

一、对“课程意识”的浅解

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课程意识”,学术界出现了多种界定,但大多源于西方教育理论;一线教师对“课程意识”的真正理解,并不是很多。认识“课程意识”这两个词,但其内涵外延却不甚了了。理论研究者可以“雾里来雾里去”“一千个读者”,但一线教师必须有“雾里看花”的慧眼,哪怕是一个点。笔者认为,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课堂”“教材”不放松。

毛泽东在著名的《实践论》中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儿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显然,对“课程意识”光有感觉是不行的,必须理解,必须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唯有如此,才能解决现实问题。“课程意识”是由“课程”和“意识”组成。可以解读为“要有课程的意识”,这是针对“教学大纲”而言的。课改前是“教学大纲”,课改后是“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教师要改“拥有《大纲》”为“拥有《课程标准》”。亦可以解读为“对课程的觉察”,也就是教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全方位学习,要“庖丁解牛”。

何謂“课程”?“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虽然孔颖达、朱熹对“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学程。近代西方教育,因为班级授课制的施行,“教学过程”受到重视,于是又有了“教程”。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直到进入21世纪,教学改革改为“课程改革”,“课程”一词才又进入人们的视线。

“课程”一词,用的是古老的“坛”,装的却是“新酒”,这“酒”多来自西方教育理论,不过也有我国传统教育理论。

二、对“课程的觉察”的理解

对“课程意识”,笔者重点谈的是“对课程的觉察”。“对课程的觉察”,是指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动机的认知。课程改革要改的是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增加了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对课程的觉察”,是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要到位。课程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完整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立体式路线图,不同于以前的关于课堂教学的不完整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平面路线图。

“对课程的觉察”,是指教师要有观念的转变,做好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可以说,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当课改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之后,教师才会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教师角色的转变,既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又需要评价体系的变革。随着教师价值观的变化、行动的落实,整个课堂教学系统才会发生变革。

“对课程的觉察”,是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主体。要明白“课程意识”最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这是“主”,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是“宾”。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以及具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对课程的觉察”,是指教师对各自学科课程标准的关注,对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全方位学习、理解,还要学习专家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如果对课程标准迟钝,仍在刻舟求剑,死死抓住“过去的教”,这势必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对课程的觉察”,是指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科的核心。无论是课程,学科,教材,课堂,围绕的核心必须是“学科”。

“对课程的觉察”,还指教师的生活方式要转变。教师要从长期处于“优雅地服从”的位置上下来,从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

以“语文课程意识”为例,稍作说明。

首先,要知晓《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比如关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更新了教学内容,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增加了教学与评价案例”等。

其次,要明晰课程标准的“纲目”。语文学科标准是由“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学习要求)”“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组成。

再有,要认真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及它下面的十二个课程目标。

更要搞清楚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标准》规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重点是“是一个整体”,不是各自独立的四个王国。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四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割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点是“语言文字”,是核心的核心,是“牛鼻子”,一切都要从“语言文字”生发。

还有,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从紧扣“教材”转变为紧扣“课程标准”;从“备教材、备学生”转向“备课程、备教材、备学生”;从“单元教学”转变为“任务群”“项目学习”;等等。

三、对课程觉察后的实践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毛泽东《实践论》)

对课程标准,如果只限于“学习”,而没有“落地”,不在课堂上扎扎实实走上几圈,没有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标准再“标准”,那也是“空中楼阁”;所谓的“课程改革成果”,无非是美丽的肥皂泡,“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永远不会落实。

笔者举语文学科两个“点”来简单说明。

其一,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求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够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教材,一切围绕“教材”,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用教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切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是被教材所奴役,而是教材要为我所役。“用教材教”,还体现在教师能够自己编订教材。

在商友敬《过去的老师》一书中,介绍了民国时期很多国文教师编订教材的例子。金克木在《化尘残影》中写到:“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60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自己記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章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

如今,虽说教师不能自编教材,但至少还要有能力能在教材范围内“重组”。比如,笔者在教《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修》时,围绕“写法”重组了学习课文的顺序。将新诗《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和散文《葡萄月令》(汪曾祺)组在一起,抽取两篇的共性“时间”,但又各异,前者选择了一天之中“晨、午、暮、夜”中的“暮”,后者选择的是一年“十二个月”。由此拓展“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节气”“一季孟仲季”等。将《都江堰》《特利尔的幽灵》《埃菲尔铁塔沉思》编为一组,组成“名胜”篇,指导学生研究每篇的“开篇写法”“侧重点”,为写“名胜古迹”积累写作方法。再如,把必修、选修中的《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重组为“兴亡”篇;把《滕王阁序》《赤壁赋》《兰亭集序》《项脊轩志》重组为“情感转换”篇。

其二,文本解读,教师要能够作出“示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假使教师自己昏昏,岂能使学生昭昭?教师只有自己会解读文本,才能教会学生解读文本;教师只有自己能从文本中寻找出生存智慧,才能教会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生存智慧。

请看课例一:

生读: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最好能把角色的内心想法也一起说出来。请同桌先分角色尝试朗读,然后交流。

【酒客】:(瞧不起的神气和语调)“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画外音】:听,诱敌深入啊!酒客的“问”看似简单,实则很刁。因为这“问”的对象不是短衣帮的酒客而是读书人孔乙己。要是问短衣帮,短衣帮就直接回答“不认识”,即使回答“认识”,大家也不信,一笑了之。但要是问孔乙己呢?不管孔乙己怎么回答,酒客都会给孔乙己重创的。假如孔乙己回答“不认识字”呢?

【孔乙己】(赌气地)“我不认识字!”

【酒客】(大笑,挖苦)“那你的书白读了,真完蛋,真窝囊!难怪你中不了秀才!”

【画外音】对于读过书的孔乙己岂不是白白受一顿揶揄?假如不屑回答,那就是证明自己是“认识字”的,那么正好落入酒客的圈套,酒客趁此杀个回马枪。

【孔乙己】“问我这个读书人这样的问题简直是无聊之极,我还不认识字么!切!”

【酒客】(鄙视地)“你当真认识字么?别吹牛!”

【孔乙己】(一脸不屑置辩的神气)“我还不认识字么!超鄙视你们!”

【酒客】(坏坏地)“你认识字,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我、我、我……”

【画外音】这“半个秀才”是何等歹毒!何其残忍!像匕首一样直接刺进孔乙己心窝,一招毙命!此时,孔乙己像被扎的皮球顿时瘪了下来,精神立刻颓唐不安,脸笼灰色,无力争辩!这又何其令人可怜!

……

师:我们这样分析,酒客之丑恶嘴脸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在眼前!我们一面对酒客人性之恶憎恶,一面又对孔乙己受如此嘲笑而痛心可怜。酒客、孔乙己鲜明的形象及作者对人性深沉的批判,通过文字背后的逻辑之光给照亮得分外鲜明。(节选自《挖出藏在文字背后的逻辑》《语文学习》2016年第4期)

在这节课备课中,笔者对文本先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思考,然后立足在言语细微处去推究品味,以精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不仅找出嵌在文字表面的“小”,而且还深入文字的背面寻找其中的精彩。我带领学生,通过对“当真”“长”“短”等语句的追问,挖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话语逻辑,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也作出了另一角度的丰沛的阐释。

“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空泛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只有那些能够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够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怀特海《教育目的》)

再看课例二。

《红楼梦》借贾府兴衰说尽天下之事,贾府的故事对我们当代人也是有影响的。有人从书中“挖”出现代管理的策略,有人从书中“挖”出与人交流的妙招,有人“挖”出养生之方法,等等。刚刚一起学完《林黛玉进贾府》,我们能不能从文中也“挖”出一些影响我们生活的智慧呢?

……

“初入职场,做事说话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我认为这就是林黛玉在贾府的生存智慧。”

这位同学的回答就像火种一样,点亮了课堂,同学纷纷举手发言。

“林黛玉初到贾府,见了外祖母是‘拜见,见三春姊妹来是‘忙起身迎上来见礼,见王熙凤来是‘连忙起身接见‘忙陪笑见礼……从黛玉的婉言谢绝中,我发现黛玉能顾全大局,思考周到,回答得体。在处理一些纠结的问题时,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人生智慧吗?”

……

同学们,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更需要智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多方面从林黛玉身上“挖”出这么多的生存智慧。请大家铭记并运用之。同学们,今后无论阅读任何文本,我们都要试着从文本中寻找并挖出人的各种生存智慧,为自己人生行走找到智慧背囊。(节选自《挖出文本中的生存智慧》《语文学习》2014年第7期)。

从文本获得知识易,获得智慧难。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生存智慧。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中学)

猜你喜欢
酒客孔乙己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是谁害死了孔乙己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孔乙己》人物的言说方式及思考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梅信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