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生命力的音乐课堂

2020-11-16 05:52刘彦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音乐兴趣考核评价多角度

刘彦孜

摘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时代发展赋予音乐课程的初心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利用“互联网+”等网络资源拓展音乐课程内容,改革音乐素养考核评价机制,让音乐课更具灵魂和生命力,使学生更加喜爱音乐,从而全面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學质量。

关键词:音乐兴趣;多元化;多角度;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223-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158

一、营造温馨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美的传播者,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

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以情感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主要是用“爱”沟通师生的情感,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音准、节奏、注意力,多鼓励、多指导,学生才会从心底喜欢老师、喜欢音乐课堂。情由心生,这样师生演绎出的音乐才会温馨,才会有灵魂。

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手段,营造温馨的氛围,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拓展音乐课堂的厚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课教学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内容和形式要紧跟时代步伐,让音乐跟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授之以渔,鼓励张扬个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1.    情感价值观教育。音乐教学和情感价值观教育不能脱节,二者相互依存。在教学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抓住了鬼子的“凶残”和王二小的“勇敢”这条主线,让学生课前自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课上交流,突出了王二小为了保护家乡、保护亲人,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品格。我没有直接教唱,而是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抓住人物特点,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诵歌词,然后编排了课本剧,让学生去演,鲜活的场景再现,对鬼子的“恨”,对王二小的“爱”这种爱国的情感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我们的混搭节目《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的合唱和场景表演有效融为一体,真挚感人,得到一致好评。

2.    音乐创造力养成。今年上半年,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结合广大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不分昼夜奋战一线的感人画面,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天使之歌”的创作活动,向白衣天使致敬。孩子们纷纷行动,有的写诗朗诵、有的写快板、有的演唱、有的写歌曲……学生们的创作激情空前高涨,作品形式也是五花八门,他们脑洞大开、思维敏锐,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心中的爱和敬。其中,笔者的一名学生录制的音乐视频《唱给妈妈的歌》,获得了一等奖。

3.    爱的鼓励。在我的合唱团里,有一个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唱歌时声音也非常小。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她单独交流:她很喜欢音乐,还会吹葫芦丝,更喜欢唱歌,就是因为胆子小,怕唱不好被人笑话。于是我鼓励她:你的音色很棒,平时大声演唱练习的少,越少越不敢张嘴,难免跑调,那就越来越不敢唱……从那天起,我连续一周给她开小灶,鼓励她大声唱出来,观众从一个到十个,越来越多,她也唱的越来越好,得到全体团员的夸赞。

4.拓展激情。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建立“酷我音乐”专栏。在这个专栏里,教师可以把“音乐鉴赏”、“音乐常识”“、音乐作业”、“音乐沙龙”、“音乐采风”等内容放到平台里,与学生、家长互动交流。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可把自己的“视唱作业”“、音乐原创”“、酷我秀”等自己的原创作品传到这个平台上。老师、学生、家长都能够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有人还会把录制的“抖音”“、快手”小视频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的“粉丝”关注自己,无形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多的家长也乐意支持,大家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孩子们音乐创造力和音乐素养不断提升。

三、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让音乐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1.    操控性较强的考试—--“考场超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自选考试方法。主项方面可以演唱、演奏自己最拿手的曲目,也可以和别人合作,还可以求助老师;副项方面以展示自己的另一个长处,曲艺、朗诵、戏曲、器乐、舞蹈等均可,通过专业老师的点评和学生评委的点赞,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

2.    利用网络终端,建立“多元评价”平台。学生考试的音乐常识方面的问题,教师建立题库,放在“多元评价”平台上,学生可利用家长的手机下载 APP,然后完成登录等一系列程序后,进入单选、多选答题模式,然后系统自动评分。同样,学生也可在家完成“歌唱”方面的考试,首先下载曲目伴奏音乐,进入“K歌”模式,再利用家长的手机把自己的演唱录下来(一直唱到自己满意为止),学生和家长分别评价,然后传至平台,由老师评分并进行点评。这样的评价方式彰显了“跨界融合”和“尊重人性”的特点,让音乐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S].2011.

猜你喜欢
音乐兴趣考核评价多角度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