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研究

2020-11-16 06:07李常太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初中

李常太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内容,是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了解生活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初中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思想道德,还可以强化法律素养,推动全面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的应用,导致教学效果在不断下降。为此,本文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并且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了有机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8-097-2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和落实,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在不断地变化,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并且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成为一名有德、有智、有才的合格的社会公民。但是就目前而言,随着一刀切、讲授教学等方法的运用,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仅难以激发学习兴趣,还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有了厌学的情绪。为此,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情况、联系社会时事、依据课标、融入学情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进程。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1.从学生身心发展特性来看

初中生大都处于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正是青春期和叛逆期的时候,不论是思维还是行为方式,抑或者是兴趣爱好等都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会产生偏激的思维和行为,从发展来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其中涉及法律、道德、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既可以调节情绪,又可以促进发展。

2.从教材课标来看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面临国际竞争问题的加重,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综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旨在以青少年发展为核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它不仅具有思想性、人文性,还具有实践性,它的开设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带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路

要想有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要做到结合以下进行教学探索:

第一,要提升参与度。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才会出现有效沟通,其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生活实际入手,在拉近距离的同时,激发学习动机,让师生交流更加顺畅。

第二,要充分解读课标。在教学中,课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善于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以课标为教学引导,在课标解读中,深入文本进行资源分析和拓展,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化,提高教学效果。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策略

1.在生活情境创设中提高参与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到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生活的态度。那么,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为教学辅助,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拉近与生活距离的同时,引领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价值,在参与生活的同时感悟人生,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例如,在教学《集体生活邀请我》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列举生活中参与知识竞赛时,集体取得荣誉、集体合作探讨学习、集体相处的事情,从生活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在集体中自己的角色是怎样的?通过集体生活自己学习到了什么?有哪些集体生活印象最为深刻?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尊重、理解,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个性、丰富自我。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集体生活场景进行现场演绎,在表演的过程中,使其认识集体的力量,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2.运用实际案例强化探究过程

案例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案例集中注意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讲解案例的同时,满足好奇心,挖掘教材资源,用案例促进发展。例如,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内容时,可以为其列举生活中,如某某在生产中掺假以次充好、仿造日期,被判处有期徒刑;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等案例,也可以为其列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等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列举,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分析以下问题:第一,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第二,如果生活离开法律将会是怎样的?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强化探究过程,让学生认识所学重难点,在案例分析中,提供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其联系实际案例和所学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培养批判思维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在学法的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结合时事热点提高教学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识社会生活、了解个人与社会、世界、国家的关系。为此,教师要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在构建联通桥梁的同时,端正学习态度,利用时事热点,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价值。例如,在教学《中国担当》内容时,可以展示此次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有序抗击疫情,迅速研制核酸试剂组织生产,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火神山、雷神山迅速建立,各省市派出医疗支援队伍,全国人民共抗疫情的视频,在时事热点导入中,导入“中国担当”这一内容,让学生依据时事热点分析,什么是中国担当?中国此次表现体现了什么?中国积极有作为的表现有什么?中国担当是如何贡献中国智慧的?结合时事热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教学应用价值,使其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时事热点的关注提高教学价值,深化学习质量。

4.开展实践探索强化教学效果

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背诵课程,除了背还是背,再加之教师枯燥的讲授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出现了厌学的情绪。为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思想和态度,运用实践探索的学习方法,使其化被动为主动,在自主探索和亲身经历体验中,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积极奉献社会》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环卫工人、售票员等角色进行社会实践体验,在体验不同职业的同时,提高对社会活动的认识,强化体验感,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孤儿院送图书、养老院照顾老人、慈善机构组织募捐等活动,在实践探索中,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从实际出发,传递正能量,然后让学生小组将此次实践过程进行视频或者图片拍照,整理报告进行经验分享,让学生说一说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的认识,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说一说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体验中,认识自我价值,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课程开设的意义,结合教学思路,进行策略优化。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实际案例分析、时事热点引导、实践探索体验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理解,在关注学生主体体验感的同时,利用多元教学手段,使其化被动为主动,使得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参考文献]

[1]李永成.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研究[J].学周刊,2020(14):73-74.

[2]郎世保.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181.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山东 日照 276800)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初中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研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妙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