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

2020-11-16 01:50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钱塘太白风霜

过苏州

◎〔宋〕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①,萧萧疏雨更②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③。

无穷好景无缘住④,旅棹区区⑤暮亦行。

注释

①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

②更:改变。

③俗人轻:被世俗之人所看轻。

④住:留住。

⑤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译文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叙事,交代行踪和写景的观察点,同时引出第二句的写景。前一句以“刮眼明”突出景物给人的感受;第二句以“更”体现景色和光线的变化。

B.颔联两句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有情。绿与白,色彩鲜明对应;近与远,层次分明,写出了诗人在经过苏州时看到的美好景物以及自己的愉悦心情。

C.颈联两句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天意在”隐含诗人的随缘自适的旷达,“俗人轻”流露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悲叹无奈和对世俗的愤懑。

D.最后一联以“无穷好景”与“无缘住”形成反差,构成主客观矛盾;“区区”和“暮亦行”却具有正衬的意味,突出了人生的艰辛和内心的悲苦。

2.这首诗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②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③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④,浮天渤澥⑤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

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②樟亭:钱塘县城外一观潮亭,后改为浙江亭。

③鸣弦:《吕氏春秋·察贤》中有“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鸣弦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此处暗用此典称颂颜钱塘的治理功绩。

④迥:远。

⑤渤澥:即渤海。

译文

江潮如雷,声震百里,隆隆滚过,手中的鸣琴呀,暂且停止了弹拔。府中的官员一个接一个骑马而出,观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边等着。阳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远,海水在天际浮动,显得特别宽阔。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阅读训练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声夺人,渲染出江潮磅礴的气势,并且巧妙地用雷声来衬托潮声。

B.颔联描写了县衙门内连骑涌出,赶到江岸观潮的盛景和望潮人的心理。

C.颈联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等为背景,写大潮远远到来的壮丽景象。

D.这是一首咏钱江潮的名作,张弛有度,句句紧凑,结构严谨,雄健阔大。

2.本诗尾联极富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

答:

游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徙倚①对珠林②。

雁塔风霜③古,龙池④岁月深。

绀园⑤澄夕霁⑥,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注释

①徙倚:犹徘徊,逡巡。

②珠林:指林木的美称。

③风霜:一作“丹青”。

④龙池:又名九龙潭,是少林寺的名胜。

⑤绀园:佛寺的别称。

⑥霁:雨后转晴。

译文

在高声歌唱中游览宝地,徜徉在清幽静谧的树林之中。寺中雁塔历经风霜显得古朴庄重,九龙潭因岁月久远而更显幽深。佛寺在雨后斜阳里显得分外明亮,碧殿如蒙上秋阴的暗淡色调。日暮归途中只见烟霞满天,山路上蝉鸣声到处可闻。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诗属于记游写景类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佛门圣地少林寺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B.“宝地”“珠林”写出了少林寺的优美环境,“长歌”充分表现了诗人游览寺院的愉快心情。

C.颔联描绘眼前动态实景,写雁塔、龙池在寒风、霜雪中,更显古朴、苍凉。

D.尾联的蝉声相送,与开篇的长歌来游前后相应,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

2.清代何焯说:“五、六(句)不但字法之妙,能使‘风霜一联精神又倍。”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答:

太白岭

◎〔宋〕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释

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译文

太白山势高峻且东南边像飞一样,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它。山上的烟云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树木石头疏密排列得刚刚好。温暖的春天已過去但鸟鸣叫的声音是快乐的,溪水平静不动但鱼行走的速度是慢的。百姓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样美好的处所,与这鱼鸟(大自然)共享和谐美好。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

猜你喜欢
钱塘太白风霜
风 寄
钱塘·花已开
钱塘、仁和、余杭三县的排名之争
太白湖畔
深夜拟词有感
咏迎客松
王为民
潮起钱塘
白居易写诗
采桑子·秋夜书怀